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建设项目内部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项目前期决策审计时,应以内部审计为主,外部审计要依赖内部审计的结果.要将建设项目审计延伸到设计质量本身还有一个艰巨的过程,内部审计机构的跟踪审计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工程的招投标和合同的审计,外部审计不具备跟踪审计的条件,必须通过内部审计来完成.在施工阶段应以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为主,内部审计监督进行协调配合.审计机关对建设项目财务审计力度很大,内部审计相对来说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内部审计机构如何对质量要求高、建设规模大的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审计监督,降低审计风险,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是我们内审部门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严晖 《新智慧》2005,(3):54-55
一、制定本准则的意义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3号——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简称“本准则”)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二十五条的相关规定制定的,主要对内部审计机构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活动进行规范。本准则所称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是指由内部审计机构对外部审计工作过程及结果的质量进行评价的活动。外部审计包括注册会汁师审计与政府审计。本准则就内部审计机构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的目的、评价过程、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报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范,有利于指导内部审计机构实施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论国家审计质量的外部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谁来审计国家审计人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建立一整套正式的、行之有效的国家审计质量评价与控制体系,尤其是要重视来自国家审计机关外部的评价与监督。负责对国家审计机关进行评价与监督的机构必须同时具备独立性与专业胜任能力,应以对于国家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评审为重点,同时辅之以对于审计结果的事后调查。在这些方面,美国审计总署的同业互查制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加强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而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同时,要使单位会计监督发挥有效作用,必须要有外部监督对内部会计监督进行再监督。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经济危机的爆发,审计监督受到了更多关注,社会公众希望通过外部审计的作用来确保企业信用,保障自身的利益需求.当然,只有外部审计是不够的,企业的内部运营质量才是关键,这就涉及到外部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的交流与协作.本文就是要探讨内部审计对于外部审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内部审计的积极推动下实现外部审计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6.
《新智慧》2005,(3):77-7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对外部审计工作质量的评价工作,有效利用外部审计成果,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相似文献   

7.
产权制度的缺陷、会计制度和方法存在缺陷以及外部监督不力是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内容。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社会会计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相似文献   

8.
浅析内部审计的外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计因代理问题而产生,其目的在于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表现形式为:①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协调和配合;②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机构签约,由其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将一些高度专业化的内部审计工作委托给专门的会计职业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将极大地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本文只就注册会计师(CPA)充任内部审计主体这一形式进行探讨。 一、CPA充任内部审计主体的可能性 1.理论基础。按照受托责任学说,审计是在会计提供的各类受托责任报告的基础上,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进行重新认定、计量和报告。由于公司外部各委托人往往以自己确定的标准来评价公司最高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所以,公司最高管理当局会依据这些“委托人标准”来评价其下属各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结果,这样最高管理当局对外是受托人,对内是委托人。这说明内部受托责任是外部受托责任向公司内部的延伸,内部受托责任的基本目标就是完成外部受托责任。这种内、外部受托责任的一致性,使外部审计取代内部审计成为可能。 二.内部审计目标可以通过外部审计来实现。内部审计目标是通过分析、评价、建议和恰当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来帮助公司管...  相似文献   

9.
黄京菁 《新智慧》2004,(8A):35-36
一、制定该准则的目的 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审计督导》(以下简称《准则》)的目的是对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审计项目负责人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工作人员的监督与指导行为进行规范,使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审计项目负责人能够进行正确督导,确保审计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加强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而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 ,同时 ,要使单位会计监督发挥有效作用 ,必须要有外部监督对内部会计监督进行再监督  相似文献   

11.
严晖 《新智慧》2004,(9A):45-46
一、制定《准则》的意义和依据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以下简称《准则》)所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国家审计机构在审计工作中的沟通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内外审计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按其执行主体与被审对象的关系不同,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外部审计是指由被审对象以外的政府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所进行的审计;内部审计则是指由组织内的审计部门或专职审计人员所进行的内部审计活动。从完整意义上看,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一个国家的审计体系,应由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社会经济利益矛盾的合理协调,经济营运秩序的正常维护,离不开外部审计监督;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及其有效运作,内部审计是其中重要一环。我们肯定地说:组织内部审计的状况,是外部审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外部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从另一角度看,外部审计力度的增  相似文献   

13.
严晖 《新智慧》2005,(10):36-37,35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4号——利用外部专家服务》(简称“本准则”)是对内部审计机构利用外部专家服务的行为进行规范。本准则对利用外部专家服务的领域、外部专家的聘请、内部审计机构与外部专家的职责划分以及对外部专家服务结果的评价与利用等方面做出规范。  相似文献   

14.
严晖 《新智慧》2005,(4):36-37,35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4号——利用外部专家服务》(简称“本准则”)是对内部审计机构利用外部专家服务的行为进行规范。本准则对利用外部专家服务的领域、外部专家的聘请、内部审计机构与外部专家的职责划分以及对外部专家服务结果的评价与利用等方面做出规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踪审计是建设项目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跟踪审计理论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理论研究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内涵、"跟踪审计"模式、跟踪审计相关概念要素以及其他研究四个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目前我国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理论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发展下去,必须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本文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并提出了完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林波 《企业家天地》2007,(2):111-112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中高职院校的发展尤为迅猛,内部审计已成为实施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与监督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对内部审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进行探讨。笔者认为提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在维护高职院校健康与稳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顺女 《全国商情》2010,(12):57-59,67
随着市场竞争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审计作用越来越重要,呈现出企业内部管理的必然选择.但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内部审计职业化程度不高、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的素质不高、企业回避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的审计手段落后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找出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改进措施:一是企业内部审计的定位要明确,二是合理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三是扩大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四是改进内部审计的管理方法,内部审计的规范化管理,五是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相似文献   

19.
内部审计部门是现代企业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重要机构,是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但现实中很多企业的审计质量控制存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规范、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内审质量控制手段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应从完善审计保障机制,提升审计人员的能力,健全内审质量控制手段,建立质量控制保障机制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证券分析师是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者,有效缓解代理问题冲突,成为外部治理的重要力量之一,并对审计监督产生一定影响。通过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样本,从投资者、上市公司、审计机构三个主体研究证券分析师评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发布的评级越乐观,审计质量就越高,且企业所面临的诉讼风险抑制了证券分析师评级对审计质量产生的作用,企业客户集中度在证券分析师评级与审计质量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为进一步理解证券分析师的外部治理作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