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经济》2009,(3):77-78
辽宁省省长陈政高在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表示,2009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5%,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8%。  相似文献   

2.
2009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额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5%左右;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财政收入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1—7月,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177.9亿元,同比增长23.6%,地方般预算收入1723.8亿元,同比增长26.7%,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21.2和22.6个百分点。但也必须指出,当前应该注意政府收入增长过快对于企业和个人收入的挤占。  相似文献   

4.
2011年,全省地方税务系统共组织各项税费收入2771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全口径地税收入完成1924亿元,同比增长31.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39亿元,同比增长32.2%,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不低于”的全年收入任务。同时,全省地税系统还组织社会保险费等各项收费收入847亿元,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1622元,同比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1、工资性收入人均655元,同比增长7.7%。其中,农村居民务工收入人均383元.增长8.2%。在务工收入中,本地务工收入人均135元.增长9.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248元,增长7.2%。  相似文献   

6.
葛文华  魏怀方 《开发研究》1986,(2):35-36,51
<正> 一、畜牧经济增长与实现全省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甘肃省委六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在1983年213元的基础上,五年翻一番,即到1988年达到426元,这一指标已列入目标管理。根据典型调查资料:甘肃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农业收入增长27%,牧业收入则增长51.7%。农村人均  相似文献   

7.
胡威 《辽宁经济》2009,(7):24-25
2009年,是辽宁实现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到2020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半目标的起步之年。因此,努力做好县域经济各项工作,夺取开门红,对全省保增长和实现既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喜的是.辽宁省县域经济一季度增速已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44个县(市)实现生产总值1212亿元,同比增长28.1%,是全省平均增速的2.9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0.2亿元,同比增长45.5%.是全省平均增速的4.8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9亿元.同比增长119%,是全省平均增速的1.9倍。可以说.这组令人振奋的数据传递了县域经济增长的强劲态势.  相似文献   

8.
数字     
《首都经济》2007,(7):9-9
据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对3000户农村居民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今年115月.京郊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789元.同比增长10.2%: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达到2689元.同比增长8.3%。各项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779元.同比增长7.6%:  相似文献   

9.
《天津经济》2008,(3):22-23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降低5.5%和6.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6.8%o,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低于去年实际涨幅。  相似文献   

10.
解读报告     
2012年目标: 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大连市旅顺口区抢抓机遇谋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抢得了先机。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亿元,增长26.4%;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增长4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亿元,增长3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亿元,增长19.6%;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86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920元,分别增长22%和20%,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幅位居全省涉农县区前列。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保增长政策措施,使全市经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保持了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5.24亿元,同比增长9.8%,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4.77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380.96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309.50亿元,增长13.5%。全部财政收入126.66亿元,同比增长9.7%,高于全省7.8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50.29亿元,增长1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0.60亿元,同比增长6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91元,同比增长11.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355元,同比增长8.1%。  相似文献   

13.
《老区建设》2012,(7):4-5
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60元。其中,一季度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173元。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中位数1872元。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60元,同比名义增长1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7%。其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7.5%,家庭经营收入增长15.4%,财产性收入增长12.3%,转移性收入增长25.6%。  相似文献   

14.
《辽宁经济》2006,(1):1-1
盘点“十五”,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十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7%,是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9%和8.2%,是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的五年。2005年,我们用科学发展观化解种种矛盾,用改革的手段战胜重重困难,全省国民经济呈现出工业增速、农业增产、投资增大、出口增长、财政增收、居民收入提高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达到或超过沿海省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88.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36.6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9.1%;地方财政收入151.7亿元,为口径调整后预算的120.9%,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9%。按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前口径计算,全市一般预算收入为400.9亿元,比上年增长23.4%。  相似文献   

16.
《青海经济研究》2007,(3):44-45
一、一季度我省价格总水平涨幅偏高的主要原因分析 今年以来,我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初步预计,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2%,居民收入也增长较快,消费市场繁荣活跃。1—3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9.2%,为十几年来同期最高增幅。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也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达到13.5%。  相似文献   

17.
初步预计,200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8亿元,同比增长9.8%。分产业来看,一产完成107亿元,增长4.5%,超计划1个百分点:二产完成537亿元,增长11%,超计划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完成434亿元、增长10%,完成年度计划:建筑业完成103亿元、增长17.2%,超计划12.2个百分点):三产完成364亿元,增长9.8%。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增长37.3%,超计划22.3个百分点。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5亿元以上,增长21%,超计划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天津经济》2008,(3):18-18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分别减少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9.
数据     
《浙江经济》2008,(1):7-7
2007年,预计浙江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4.5%,人均生产总值4800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27%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左右。全省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3200亿元和160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宁波通讯》2011,(21):13-14
近年来,江北区围绕“打造都市经济强区,创建生态文化大区”的发展目标,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促共赢。2006年以来,全区GDP年均增长8.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6%和12.3%。同时,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于2009年荣获“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