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荣欣 《中国报业》2012,(18):84-86
2011年以来,政务微博发展迅猛,成为政府及公务人员发布信息、了解民意的又一渠道。但是,政务微博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开通政务微博还没有成为大多数公务人员的自觉行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微博数量少,规模不够;一些政务微博更新缓慢,内容空洞,与网友的互动少。为此,办好政务微博,要有"公共意识""媒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微博作为近几年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正以迅猛速度发展成为信息交流发布平台之一,并在公共议题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越来越多的政府开设微博,以发布信息,与民交流,微博逐渐成为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民意表达的又一个重要网络渠道.本文通过对一些政府微博的研究,总结出政务微博对于政府管理的作用,并且对理性建设政府政务微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政务微博已成为微博舆论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务微博客网站已成为政务公开、为民服务、了解民意、政民互动的重要平台。为加强我区政务微博建设。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政务微博是我国政府专门设立的官方微博,其主要职能是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倾听民众呼声、做好舆论导向、树立政府形象,为民众充分参与民主政治提供便利。政务微博是利用新型的网络平台作为起点参与建设服务型社会、创新型社会、诚信社会的一种联合体系,从而提升社会和政府的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互动,使得政府政策贴近民意,有助于推广宣传政府政策、集中民智。将政务微博推广到公共管理中去实践网络问政,确保政府职能的转变,发挥政府和官员的职能作用,避免形式主义的产生从而脱离群众。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提升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县政府,同样也是为了加强社会舆论的导向工作。  相似文献   

5.
王晶晶 《中国电子商务》2013,(20):248-248,281
微博时代,越来越多的官员,公共部门也开设了微博,将其作为信息发布的渠道,为民服务的平台,了解民意的手段和官民互动的空间。但随着政务微博的出现,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与问题。因此本文以政务微博的功能异化现象出发,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政务微博能真正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商》2016,(7)
政务微博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工具,具体而言在政府信息公开、汇集民智渠道、预警风险、政府危机公关和维护社会稳定表现出强大的影响力。本文在整合型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之上,考虑政务微博的独特性,了解公众对政务微博的要求和期望,结合问卷调查,来研究政务微博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究出影响政务微博使用的因素,为我国政务微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2011年,我们沈阳市工商局纪检监察部门根据省市两级纪委要求,在原有“民心网”、“96123市民服务热线”两个民意诉求平台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民声微博”和“网上评议”两个网络评议监督平台。对及时解决问题,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提升工商部门社会公信力等都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政务微博的评价指标在悄然发生变化,对政务微博而言互动比粉丝更重要,"专家和媒体说你好,你不一定是好,但是网友反映你好,那是真的好。"从新兴到现在的上市,经过5年的发展,微博已成为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除去个人微博和企业微博,政府微博成为微博上的一道特殊风景。不少政府机构和官员个人将微博作为一个新型的沟通渠道,及时发布信息、了解民意,以便改善公共服务。最新数据显示,已有超过10万政府机关和官员开设了微博账号。  相似文献   

9.
《工商行政管理》2012,(6):78-79
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工作的要求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政务微博建设的部署,我们上海市工商局于2011年12月8日在新浪网、腾讯网、新民网、东方网4个平台同时上线运行“上海工商”政务微博。在建设政务微博的过程中,我局准确发布资讯,主动回应关切,接受群众监督,推动改进工作。政务微博作为工商部门服务大局、引导舆论、沟通大众、塑造形象的平台作用已初步显现。运行仅1个月,“上海工商”政务微博获得“2011年腾讯微博十大工商消协影响力官方微博”称号。今年2月,我局在“全市政务微博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10.
从2007年中国第一家带有微博色彩的饭否网开张以来,特别是2008年8月新浪微博上线以来,微博以迅猛的发展速度快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及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政府官员及职能部门试水微博,将其作为政务公开的新渠道、为民服务的新平台、了解民意的新方式。在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带动下,"微博问政"逐渐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刘凌之 《商》2014,(37):241-241
政府是社会运行的“掌舵人”,在突发事件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对突发性事件信息的发布是人们获取权威信息的主要渠道。近年来突发事件的频发给政府治理带来了挑战,政务微博以其独有的传播特点给政府应急管理带来了新的景象。政府通过微博平台开展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政民互动和社会动员等工作。本文探析了政务微博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功能,并对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谢刘波 《商场现代化》2012,(20):366-367
近年来,政务微博在我国不断兴起,发展迅速,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尤其是2011年政务微博出现井喷式增长,堪称中国的"政务微博元年"。目前,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府与网民沟通、倾听民众呼声的平台和重要渠道。但政务微博运作与网民的信息需求尚存在差距,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对策,以便更好地促进政务微博健康的发展,真正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王莉 《商》2012,(7):137-138
3月16日以"微常州"(常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为主微博名的常州政务微博群,开始正式在新浪、腾讯两大主流网络微博同步上线运行。其实,"微常州"并非是政务微博的先行者,早在2009年,湖南省桃源县的政务微博"桃源网"就已经开通,成为了中国政府最早开通的政务微博,而紧接着,政务微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微博云南"、"平安北  相似文献   

14.
王君超 《中国报业》2014,(13):90-91
微博担负着信息传递和民意集散工具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是"微博新闻"的载体。微博语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在干预和推动社会、独立性、为公众服务并反映民意、自主有效经营、约束机制及信息源等方面,具有不同于传统新闻专业主义的特点。在专业范式、客观性和道德规范方面,微博新闻对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又有着明显的消解作用。  相似文献   

15.
《商》2015,(51)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媒体的传播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开始的传统媒体(例如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发展到数字化新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随后人们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的传播者。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媒体,每发布一个信息,就会成为互联网海量信息的一部分。媒体逐渐变的个性化、个人化和言论自由化,微博对许多重点、热点事件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不仅是对社会,也是对传统媒体的推动。因此政务微博成为搭建政府机构与公民参政、议政、问政的网络交流信息平台。目的在于发布信息,收集民意,通过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更好的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文章主要从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6.
微博已经凭借其独有的传播特性,成为一个公众关注和讨论公共事务的公共平台,众多的学者以及政府和其他机构的实践者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在检索和梳理政务微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评述了政务微博的研究现状。从研究视角看,中国政务微博的研究内容大致可概括为发展现状、社会管理、参政议政、政府公关、运营管理等五种视角,后续研究可在已有研究视角下进一步深化。也可扩宽视角,结合技术和管理等因素探索新浪政务微博的创新管理。从研究的性质上看,定性研究居多。从研究的方式上看,实地研究居多。应加大国外范围的研究力度。政务微博的发展已有五年之久,有必要对政务微博新闻执政效度进行检验评估。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作为中国政务微博元年,见证了中国政务微博的飞速发展,然而在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的同时,相关的具有可执行力的规范条款并没有出现,为政务微博的良好发展,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8.
戴苗  刘邦凡 《电子商务》2014,(12):40-41
政务微博的发展在中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政务公开、信息透明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政务微博对于政府公信力的积极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政务微博的出现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带来了转机,政务微博应用的好可以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但是如果应用的不恰当,也许会出现反作用。政务微博可以强化政府的执政能力和自身素质,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健康发展,加深公众的认知和理解,还可以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这些都能够促使政府公信力得到提升。因此,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政务微博的运行,通过政务微博的不断发展,推动我国政府公信力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9.
于燕萍 《商》2013,(18):306-306
2011年开启政务微博元年,经过两年的大发展时期,政务微博的数量急剧攀升,同时在运营管理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关注政务微博在开通后,运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并探寻解决对策。分析微博运营的特点,对政务微博进行准确的定位;提高运营主体的专业性;加强政务微博的规范化、常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商》2014,(25)
自2011年"政务微博客元年"以来,政民互动的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政府通过微博发布信息、搜集民意,民众通过微博获取和传播信息,表达利益诉求。本文简单梳理了近年来的几个典型案例,发现微博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发挥了危机预警、信息公布、政民互动等作用。同时对微博时代的公共危机沟通进行了反思,指出当下通过微博治理危机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