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利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机互助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机互助保险费率水平对农机互助保险发展的负向影响显著;农机户人均纯收入、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动力占比、农机跨区作业面积、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人数、保费补贴对其正向影响显著;农机监理人员数对其正向影响不显著。为促进农机互助保险持续发展,应降低其他农机的保险费率,帮助农机户增收,为农机跨区作业提供优质服务,大力发展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完善保费补贴政策,提高农机监理人员业务技能。  相似文献   

2.
引入农机互助协会、保险供给主体、政府三方为合作博弈主体,利用夏普里值(Shapley Value)求解法来分析农机互助保险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博弈收益,探求我国农机互助保险可行的发展路径与模式选择。结果表明:当农机互助协会、保险供给主体与政府三者之间进行合作时所得收益最大,是我国现阶段农机互助保险较优模式。  相似文献   

3.
农机互助保险是农民为防范在农业机械作业过程中发生的机具损毁、机手意外人身伤害等风险,自愿开展的以互助共济为目的的合作保险。2009年陕西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机互助保险试点,2010年湖北在借鉴陕西经验的基础上,也开展了农机互助保险试点。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在商业保险长期冷落甚至拒保农机风险的情况下,2009年自陕西开始的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则异军突起,与农机安全管理服务紧密结合,保农惠农,取得了稳步推进和谐发展的效果。迄今,陕西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已从2009年的3个险种19个县,发展到201 1年的4个险种80个县,互助会员从6800户增加到20000多户,覆盖了各类农业机械,为参加互助的会员兑现了会员  相似文献   

5.
朱丹 《中国保险》2010,(5):30-31
“农机保险该如何办”在中国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按照商业保险的思路搞,实践证明有诸多弊端。改革开放30年,全国农机保险参保率不到10%。2009年,在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精神指引下,农机保险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陕西也因此成为最先受惠的省份。  相似文献   

6.
渔业是高投入高风险行业之一,由于渔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渔民抗风险能力脆弱,迫切需要渔业保险提供保障。在商业保险逐步退出市场情况下,渔业互保协会遵循"互助共济,服务渔业"的宗旨组织渔民开展互肋保险,成效显著。近年,又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开展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出一条国家政策引导、渔民参保互助、财政保费及费用补贴和互保协会基础运作的渔业保险新途径。山东的渔业保险事业在山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的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本文通过对山东渔业互助保险运营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山东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纵向渗透以及高风险社会保障需求的增长,我国诞生了一种类似于保险的创新模式——类保险网络互助。类保险网络互助作为风险保障领域的新兴事物,自诞生伊始就势如破竹,迎来快速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运营模式和可观的规模效益。然而和经济领域的其他创新一样,该新兴模式在运营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各界对其模式安全、经营合规、监管归属等诸多方面的考量甚至质疑。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类保险网络互助的发展概况、运营模式、性质厘定、风险识别、监管策略等进行全面审视,为网络互助行业和监管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农业互助保险制度的构建:以广东为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互助保险是农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法律规范的缺失,农业互助保险制度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就其组织形式而言,农业互助保险分为农业互助保险公司和农业保险合作社。针对目前立法与理论的滞后,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农业互助保险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对广东农业互助保险制度的构建提出建立保险与再保险体系、完善法规、加大扶持等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保险》2013,(5):F0003-F0003
4月22日,湖南省农业机械安全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长沙召开。这标志着继陕西、湖北开展农机互助保险后。湖南正式成为全国第三个开展农机互助保险的省份。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持续下行和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建立农信社行业性风险互助基金是当前农信社省级联社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在回顾梳理世界各国农信社已有存款保险方式的基础上.澄清了我国建立农信社风险互助基金的若干认识问题,并提出建立农信社行业性风险互助基金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持续下行和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建立农信社行业性风险互助基金是当前农信社省级联社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在回顾梳理世界各国农信社已有存款保险方式的基础上,澄清了我国建立农信社风险互助基金的若干认识问题,并提出建立农信社行业性风险互助基金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要求我们密切关注来自方方面面的风险。随着形形色色风险的不断加剧,必须突破传统的保险和再保险的模式,寻找一条化解风险的路径,即保险风险的证券化。本文首先介绍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内涵,其次以保险风险债券为例分析了保险风险证券化的运作流程,再次重点对我国开展保险风险证券化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保险风险证券化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论文基于陕西、湖北省5个县(市、区)514个农机户的调查数据,利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实证模型,研究影响农机安全互助保险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年收入、需求程度、保费金额是否合理、赔偿金额是否合理以及政府补贴等五个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保费金额是否合理的影响为负相关关系,其他因素与农机户购买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的意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刘国艳 《中国保险》2007,(3):F0003-F0003
1月25日在江泰保险经纪仃限公司协助下,北京市果树产业办会任果树风险互助保险试点的基础上成立了首家果树行业风险互助保险机构:北京市果树产业办会风险互助金管理委员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险》2011,(9):F0003-F0003
由民盟中央农业委员会主办,湖北省农机局,洪湖市人民政府,湖北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湖北省农机安全协会,中国农机安全报社,江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研讨会”于9月1-2日在洪湖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因"保险乱象"而起的保险强化监管,是发生在中国保险及其监管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本文在对"保险乱象"及其监管治理的案例分析中,通过比较保险与银行、保险与证券的功能后提出,保险的本质是互助,保险的功能是造血。在保险属性分析中指出,只承认保险的保障属性而不承认保险的金融属性,必然会产生理论上的误导;只看到保险的财务属性而不看到保险的服务属性,必然会导致实践上的偏差。中国保险市场的"保险乱象"并不是近来有之,早期的"保险乱象"是一种难以避免的市场行为,当下的"保险乱象"则是一种触碰底线的犯规行为。"保险乱象"不仅导致了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匹配错位、保险供给与保险需求出现失衡的后果,而且降低了社会对保险行业的信度。"强化监管"是国家治理"保险乱象"所采用的特殊手段,目的在于防范化解保险业已存在的重大风险,需要重点处理好三大关系:"黑天鹅"风险与"灰犀牛"风险;被监管者风险与监管者风险;"进入机制"与"退出机制"。未来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成败,取决于保险机构、从业人员和监管部门对保险经营性质和风险管理规律的认知水平。保险业是一个充满温度的行业,需要继续坚守和不断认知。任何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变幻无常的自然风险和神秘莫测的生命风险面前,都没有足够的骄傲资本,只能依靠现代科技力量,运用人类共同智慧,在与风险共舞的同时,认真做好重大风险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7.
自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试点启动以来,部分地区以互助保险为基础架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制度框架、筹资机制、支付范围、服务提供方式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基于北京市海淀区试点政策的评估表明,以自愿参保、同质群体风险分摊和收益分享为前提的互助保险机制不能兼顾保障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可负担性等多重目标。应坚持以社会保险为基础构建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公司提供多层次、补充性的保险产品。同时,要做好医疗、养老服务体系的改革和衔接,充分发挥护理保险基金的保障功能和保障潜力。  相似文献   

18.
日本农业保险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农业保险(在日本称“农业共济”)开始于1947年,渔业保险开始于1937年,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和运行机制。日本的农业共济属于互助保险范畴。  相似文献   

19.
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是指依托国家政策支持和政府财政补贴,通过参保者互助共济,对渔业生产中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2004年起,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试点探索。经过九年的不懈努力,互助保险覆盖面迅速扩大,保障程度显著提高,成功摸索出了渔业风险保障的发展路子,有效化解了渔业生产的作业风险,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渔民  相似文献   

20.
叶晓凌 《上海保险》2011,(10):49-51
政府目标包括政府在产业政策、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要实现的目标。渔业互助保险的政策功能表现在与国家渔业补贴政策调整、渔民风险保障及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等政府目标的实现相契合,因而成为实施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