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蒙师傅,采完了今天,就不采了吧,这几天再收到蜂蜜的订单,就过了春节再发货。"2021年2月10日,农历腊月28日,桂林市龙胜县蜜源林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社长杨思以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看着脚底下一湾湾的梯田以及山脚下升起的袅袅炊烟,闻到炊烟中夹带着的阵阵腊肉香味,跟自己的师傅兼拍档蒙朝玉说。这位一年365天几乎都在山上养蜂采蜜的老汉,听了爱徒的话,点点头。  相似文献   

2.
<正>1925年5月,我出生在黑龙江省东宁县绥河镇河北街。我的家原来在山东省即墨县,当时得山东,百姓多、土地少,很多人穷得吃不上饭,纷纷逃荒到了东北,也就是俗话说的"闯关东"。当年,父亲就这样带着母亲和我的三个哥哥从山东到了东北。我出生后,家里很贫穷,没有房子没有地,只能捡人家撂荒地或者租地主的地来耕种。收获的粮食除了固定交给地主的一部分以外,勉强能够维持全家七口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是养蜂大国,蜜蜂是有益的昆虫,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蜂儿诗》:"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又带百花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蜜蜂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曾非常形象地把蜜蜂誉为"农作物的月下老人"。如果说大自然的生物链组成具有神奇的密码,那么蜜蜂就是破解密码的大咖工匠。但我国养蜂业  相似文献   

4.
在城里住的时间久了,很多韩国人又选择回归农村,并且热衷追求田园生活的人不断增多。据了解,韩国归农人口2011年超过了1.05万户人家,是2012年的2.6倍之多,达历史最高水平。所谓的"归农"是指那些本来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搬家到农村去住的这种情况。这种归农现象基本上是从上世纪末,也就是韩国爆发经济危机开始的,近些年来发展很快,2010年韩国归农人口是4000多户,一年就增加了6000多户人家,23000多人。  相似文献   

5.
养蜂巧搬家     
为了养好蜂、多产蜜,养蜂人在每年的蜜蜂采蜜期都要搬家调换蜜源区。但是很多养蜂人总是为每一次搬家就损失一批蜜蜂而苦恼。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开发区养蜂基地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总结,基本克服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6.
<正>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住山东省日照市的郭先生,凭借养殖蜜蜂发家致富,年收入百万余元,并在当地注册了自己的蜂蜜品牌,建立了固定的客户源和销售点,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蜂能手。"自从开始使用五征集团研发的养蜂车,养蜂不是难事,每年轻松就能赚到100万元左右,现在干劲越来越足了。"郭先生边搬运蜂箱边向笔者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走进闻名遐迩的乌云山茶叶公园,映入眼帘的是茶山环抱、碧波荡漾的乌云山水库,水库边住着一个世外桃园般的人家,那就是英山县红山镇乌云山村党员汪庆余的家。汪庆余一家五口人,三代同堂,日子过得相当富足,夫唱妇随,其乐融融。自改革开放时起,汪庆余便承  相似文献   

8.
甜美的事业     
<正>我是北京市平谷区地道的农民,我家祖辈几代人都养蜂,从小耳濡目染,掌握养蜂技术对我来说就是童年的游戏。2009年我从父亲手中接管了这项甜蜜的事业,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一定要做得比父辈更好!我用年轻人的眼光和智慧,边干边思索着。一个初春的中午,我发现回巢的蜜蜂腿上带着褐色的粉粒,我特意找了两棵桃树做授粉实验,秋后这两棵树比其他树多卖了120多元。第二年我在自家的桃树园普遍实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笔者走进河北省清河县马屯山楂种植合作社,只见合作社理事长高俊英正忙得不可开交。她告诉笔者:"自春节至今,网上订单的高潮一直不落。这不,我正安排今天要发出的200多个订单……"笔者看到她手中的订单,宁夏、内蒙古、海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高俊英介绍,各地的客户有要山楂酒的、山楂果脯  相似文献   

10.
<正>走进广东江门鹤山古劳水乡,桑基鱼塘、河网纵横,置身其中让人感受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一台台增氧机打出的水花,在阳光下格外耀眼。鹤山市古劳镇是江门市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镇,"渔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已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电压稳了,养鱼的底气更足了近年来,由于桂花鱼等优质品种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大,不少养殖户从家鱼转型,特别是横海村,鱼塘面积约200亩。  相似文献   

11.
《农民科技培训》2014,(11):36-37
<正>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的宽甸县,是个与朝鲜只有一江之隔的边境县。那里山高林密,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却常年有一支队伍穿梭在山林之中,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民发家致富传经送宝,这支队伍就是宽甸县农广校。农民迎接他们时,不说农广校的教师来了,而是说"农民笑"的人来了。农广校这支队伍,吸纳了涉农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23人和当地农民"土专家"9人,这些人搞起培训认真  相似文献   

12.
<正>44岁的钟亮生是一名共产党员,现任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梁野仙蜜养蜂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在"甜蜜事业"上闯出一片天地,扶助带动了众多残疾人及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创建一流业绩引领产业发展2006年钟亮生从父亲手里接过20多箱蜜蜂,走上了他的养蜂路。从事养蜂行业后,钟亮生起早贪黑,认真学习、钻研养蜂技术,改变传统的蜜蜂养殖模式,总结出一套  相似文献   

13.
《农家之友》2013,(9):10-10
谷南庄,是上林县当地有名的养猪专业村,全庄115户人家,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就达29家。很多人可能会想象,那肯定是个人畜混杂、臭气熏天的村庄。最近,笔者走进谷南庄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坐落有序的农家院落,房前屋后干净卫生,空气清新宜人。  相似文献   

14.
离开魂牵梦绕的出生地一一平林镇,已有40多年了。那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镇,镇里总共也就几十户人家。镇的东头有一条清澈见底、供全镇人生活的河;镇的西头是一片农田,穿过农田,走上山坡,就是我们的学校了。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里的街坊邻居、发小同学;那里发生的一切的一切,至今依然那么清晰地刻在脑海中。儿时的记忆总是让人难以忘怀,而最让人记忆深刻的.  相似文献   

15.
<正>到粮食部门工作后,发现这里特别注重粮食文化建设。最近,在笔者工作单位的大厅里张贴了一幅标语,引起了过往人等的驻足关注,内容是"做天下粮人,做天下良人"。两行字,一字之差,但意蕴深远,值得玩味。"粮人",自不必说,一看便知是粮食人的简称。而"良人",古时夫妻互称为"良人",后多用于妻子称丈夫,也有清白人家的妇女的含义。但此幅标语中的"良人",却不是夫妻的互称,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笔者觉得,此处的"良  相似文献   

16.
<正>小岗村有两面旗帜,一面是大包干,在全国农村改革中是排头兵,而且这面旗帜直到现在还高高飘扬。第二面旗帜就是沈浩,他在小岗村整整干了6年,一心为小岗人民服务,最终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我们共产党员一面鲜艳的旗帜。今年是农村改革40周年,笔者走进小岗村,遇到一位故事颇多的人物——"老金子"。  相似文献   

17.
<正>曾几何时,我们哪会想到,大街上一片片的自行车,扫码就能骑;曾几何时,我们哪会想到,停在路边上的一辆辆汽车,扫码就能开;曾几何时,我们哪会想到,商场中如同"救命稻草"般的充电宝,扫码就能用……"共享经济",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今,随着"共享"逐渐被消费者接受,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思考,"共享经济"是否可以在其他行业中也散发光芒。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个走在"共享单车"等"共享明星"之前的"老前辈"——"共享农业"。  相似文献   

18.
为缓解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许多人选择在"五一"小长假外出游玩。可有些人却因为权益受到损害,最终"乘兴而去,败兴而归"。那么,归来后的你究竟该如何维权呢?笔者收集了一些去年"五一"假期的案例,或许能给你有所借鉴与帮助。自驾游爱车被砸,管理方应当赔偿【案例】2012年5月1日,李某驾车带着家人外出游玩,并将爱车停至该景区内设的停车场中。可当游玩一天的李某回去取车  相似文献   

19.
<正>这是一片神秘古朴的家园,是侗族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让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梦境天堂",这就是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高友村。这个有400多户人家的村庄,位于广西东北部湘桂交界处海拔千米的高山上,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都在高山上建屋,因此他们把自己生活的村寨命名为"高友",意为高山上的朋友。高友村完整保存着千年侗族建筑和民族文化,被誉为"活的博物馆"。2012年,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山区和平原交错,高原和滨海相望,既有粮棉主产区又有非粮棉主产区,既有经济较发达地区又有经济欠发达地区,能否充分运用"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政策,对于实现农发行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近四年来辖内县级支行的业务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