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2001年农村富余劳力转移的成效和经验 2001年初,嘉定区委、区政府提出净增1万个非农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奋斗目标后,各镇、街道纷纷出台措施,努力推进.到去年底,全区已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504人,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奋斗目标.各镇、街道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农村富余劳动力中80%是青年。共青团河南省委以促进和服务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为重点,启动实施了以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信息服务、劳务输出、权益维护为主要内容“的工岗快递转移就业促进计划”。仅2005年一年,建立农村青年中介组织1303个,建立培训基地772个,建立外出务工团组织1100多个,培训农村青年11.2万人,筹措用工岗位42.52万个,促使26万名农村青年实现就业和创业。发展劳务经济,特别是促进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引擎。促进观念更新是前提促进青年创业和转移就业首先要解决观念更…  相似文献   

3.
一、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 1、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长春市约有农村劳动力190余万人, 依照全市目前的耕地面积、耕作水平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看,只可满足约70万人的就业,这样全市就有约120万人的富余劳动力。土地资源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结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东丽区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造就“四金”农民。自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区为农民落实就业岗位1.5万个,5.1万多人享有“薪金”收入,2.4万人享有“租金”收入,2.3万人享“受股金”收入,2.8万人享“有保障金”收入。扩大就业岗位,增加农民“薪金”。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与天津钢管集团等驻区企业建立就业联盟。通过合作、组建服务公司,安排闲置劳动力就业。结合重点工程、公共设施管理等,为群众提供一批公益性就业岗位。推进体制改革,增加农“民股金”。改革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5.
陈杰  费明胜 《农村经济》2007,(2):102-104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本文论述了中小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制约中小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原因,以及未来中小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趋势,最后,提出了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6.
编辑部吹风     
中央农业部对农村劳动力 转移进行培训 农业部决定今年开始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重点抓好全国50个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县,通过典型带动,不断探索经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步伐,全面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7.
新政     
春风行动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获悉,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将于2010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积极统筹城乡就业,积极引导、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目前全省农村已有1411万人得到转移,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4%,劳务输出总量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新乡县目前有农村劳动力16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10万人,而且每年都要新增劳动力0.4万人,而全县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只有6个,培训任务十分艰巨,加之一些地方认识不到位,工作进展不平衡,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规模不大,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和不稳定性.如何有效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卓有成效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系统培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农村工作通讯》2008,(6):48-48
天津市今年将建立统一的就业失业管理制度,对外来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就业失业登记,核发就业失业证。 今年天津将着力推进城乡平等就业。外来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将与城市人口一样,享受平等的就业服务。外地与天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镇常住地稳定就业满6个月,失业后就可进行失业登记,符合条件的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相似文献   

11.
要把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辛文农村富余劳动力之大、社会就业机会之小,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矛盾;加之劳动力素质低,更增加了就业的难度。我们要把包括城市和农村在内的富余劳动力出路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组织一定的力量进行研究,拓宽就业的门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成为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实际,针对大通县农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详细阐述,并对今后农村富余劳动转移就业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解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情况,促进劳动者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近期,国家统计局青浦调查队走访相关部门和企业,调研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创业情况。调研结果显示,政府从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加强技能培训、加强资源对接、优化创业环境等多方面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但也存在相关企业和人员对各项政策的知晓度不够、就业老大难群体问题难解、技能培训实效有待提升等方面问题,亟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是转移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能否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道路,是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重大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巨大,素质较低。2003年,我国农业生产中沉淀的农村劳动力数量为3.6亿人,从农产品需求角度所进行的测算表明,我国目前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1.7亿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9亿人。而在农村富余劳动力中,据统计,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5.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到…  相似文献   

15.
农村富余劳动力洗脚上田向城市转移就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和无序转移,不但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增加了城市管理上的不稳定因素,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是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劳务服务体系和建立适应劳动转移就业的运行机制,是推动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的关键所在;切实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是缓解转移就业压力,消除不稳定因素的重要载体;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保障机制,是确保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性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责任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为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我县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拓展农民的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17.
崇明县(三岛)现有户籍总人口70.4万人,其中农村户口51.14万人,占总人数的72.6%.近几年,崇明县委、县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大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相似文献   

18.
广东欠发达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洗脚上田向城市转移就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和无序转移,不但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增加了城市管理上的不稳定因素,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是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劳务服务体系和建立适应劳动转移就业的运行机制,是推动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的关键所在;切实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是缓解转移就业压力,消除不稳定因素的重要载体;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保障机制,是确保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性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无锡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后三年“每年培训5万名本地农村劳动力,帮助4万名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作为政府的工作目标,作为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主线。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是实实在在的富民工程。这一  相似文献   

20.
《南方农村》2003,(4):1-1
国家农业部的宗锦耀、陈剑光、张国良撰文,要发挥乡镇企业对就业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乡镇企业从发展之日起,就以吸纳农村富余劳力为己任,通过各种方式安排农民就业。截止到2002年,乡镇企业已经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1.33亿人,占农村劳动力27%。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功能不断增强,吸纳农村富余劳力的人数不断增多。虽然中间年份增减变化起伏较大,但总体上增加农村就业的趋势没有变化。他们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核心在就业。发展乡镇企业的实质就是农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农村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