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在折旧会计理论和实务方面更加规范,更加符合国际会计惯例,是折旧会计的又一理论突破。本对折旧会计的部分基本问题作一探讨,并对固定资产准则中折旧规范部分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颁布实施,在折旧会计理论和实务方面更加规范,更加符合国际会计惯例,是折旧会计的又一理论突破。对折旧会计的部分基本问题作以探讨,并对固定资产准则中折旧规范部分进行一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裴凤庆 《新智慧》2005,(1):25-26
企业集团在遵循会计或税法折旧方法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定一套不同于会计或税法折旧方法的内部折旧方法。内部折旧方法不受会计或税法折旧方法的约束,完全足企业集团基于强化内部管理与控制目的而自行确定的,既不会与会计折旧方法相抵触而直接改变外部投资对企业集团市场价值的判断,也不会与税法折旧方法相抵触而影响企业既定收益下的纳税现金流出量。企业对外会计报表遵循会计折旧方法,纳税词整依据税法折旧方法,而内部折旧方法作为强化集团内部管理与控制的手段,与自身管理控制的需要相适宜。因此,内部折旧方法在操作上可以借鉴香港“资本减免”的税法折旧方法。本就企业集团如何运用香港“资本减免”的税法折旧方法来确定内部折旧方法的问题进行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马立坤 《新智慧》2005,(9):69-69
会计实务对固定资产的减少一般都是这样处理的:①减少时.及时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②月末计提所有固定资产折旧时,当月应提“累计折旧”额=上月“累计折旧”计提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在本月应提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在上月已提折旧额。以上每个步骤的处理均符合《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清理和累计折旧计提的规定,也遵循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其实,这种操作顺序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5.
会计直线折旧法与估价直线折旧法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上固定资产的直线折旧法与房地产估价过程中的直线折旧法区别较大,体现在折1日的依据、目的、 对象和基础等四个方面,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6.
将折旧方法的变更作为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宏宇 《新智慧》2005,(3):35-36
2004年5月28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问题解答(四)》,其中第五点指出: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简称“折旧方法的变更”),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这是对以往会计规范将折旧方法的变更作为会计政策变更的修改,这一变更势必给企业的会计实务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前会计实务中存在着固定资产减值和折旧使用起来混淆不清的现象,笔者借剖析二者的关系之机提出一些建议,以澄清思想上对它们的认识,解决实务中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固定资产是单位一项重要资产,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单位成本、费用核算有着重要影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直线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中的“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方法比较复杂,现重点探讨加速折旧法中“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9.
由于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往往涉及金额巨大,因此在其确认和计量方面稍作手脚,便可轻松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这也正是许多上市公司想方设法虚增虚减固定资产价值、多计或少计折旧的原因所在。《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施行,对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范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颁布实施 ,使折旧会计理论和实务更加规范 ,更加符合国际会计惯例 ,是折旧会计的又一理论突破。然而其理论与实务中仍存在值得商榷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会计制度有关内容的变迁(折旧方法的改变由原来的会计政策变更改为会计估计变更)以及电算会计对折旧计算的更加细微要求,现有制度中的拆旧公式,无论是从内涵上还是从形式(写法)上,都存在一定缺陷.根据现行制度的变革,计算折旧应着眼于未来适用的观点,以本期为起点来计算折旧率,不采用全程(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的观点来计算折旧率.总体计算折旧额的公式是本期折旧额=本期及以后的折旧总额×本期折旧率.  相似文献   

12.
杜泽源 《新智慧》2005,(9):38-39
在所得税会计的纳税影响会计法中,最关键的步骤是计算当期的时间性差异金额。在介绍纳税影响会计法时很多教材均选用固定资产折旧问题进行说明,以便于理解。但在实际工作中,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产生时间性差异的问题经常发生,且颇具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实例分析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和计提减值准备之后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等情况下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4.
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以分为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两大类,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各期的利润、纳税、现金流量和经营决策等会有不同影响。企业应根据国家会计和税收法规、政策规定,慎重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用偿债基金法计提折旧的原理、会计处理方法以及偿债基金法计提折旧的好处,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进行了一次有效的偿试  相似文献   

16.
新<企业会计制度>给企业选择折旧方法留下了一定的空间.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需考虑哪些因素,如何选择以及如何改进现行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方法.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累计折旧依存于固定资产,根据我国现行规定,固定资产在进行处置时,其累计折旧应全额注销。  相似文献   

18.
左廷江 《新智慧》2005,(10):71-72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筹划 企业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纳税筹划主要从折旧方法的选择、折旧年限入手,同时充分利用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达到少纳税的目的。由于税法对内资企业明确规定,除列举的几种固定资产可以加速折旧的情况外,可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都采用直线折旧法,同时对折旧年限的规定也较为全面和具体,因此内资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筹划主要应利用好国家给予的有关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筹资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存货计价方法,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折旧会计既是一个重要的资产价值管理问题,又是一个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即通过提供未来服务而获得未来经重要的财务、会计和税务问题,因而其一直备受会计理论界济利益;②可供企业长期使用;③具有可衡量的未来经济利和实务界的关注。本文从折旧会计的本质、折旧计算方法、益;④是一种实体。折旧费用会计处理的模式选择等三个方面来分析折旧会计(3)企业的本质。从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来看,企业是在制度,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直接组合生产要素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一、折旧会计理论的分析的经济组织,是一个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营利为折旧会计处理模式是折旧会计理论的直接表现形式。折目的的经济实体。依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的本质是企业主体旧会计理论应该解决折旧的本质、折旧计算方法和折旧费用之间的一组契约,企业主体是在企业投入人力资本和非人力会计处理的模式选择等问题。资本的利益相关者。折旧费用的会计处理不同将直接影响各1.折旧的本质。理解折旧本质必须全面考虑产品的价值产权主体的经济利益。构成、固定资产的属性、企业的本质和固定资产及其折旧的(4)固定资产及其折旧的报告目标。固定资产及其折旧都报告目标等方面的问题。是会计报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