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刘艳清 《北方经济》2009,(16):92-93
政府经济管理行为优化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其内涵在于经济法要赋予政府依法干预、管理社会经济运行的职权,强化其权威.同时依法限定政府经济管理行为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这就要求经济法要为政府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具体规定政府干预和管理经济的法定次序和范围以及越权干预的法律后果,明确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的监督和补救措施。为政府合理、有效调控经济运行创造条件、提供保障,以获得最优的经济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2.
政府经济管理行为优化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其内涵在于经济法要赋予政府依法干预、管理社会经济运行的职权,强化其权威,同时依法限定政府经济管理行为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这就要求经济法要为政府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具体规定政府干预和管理经济的法定次序和范围以及越权干预的法律后果,明确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的监督和补救措施,为政府合理、有效调控经济运行创造条件、提供保障,以获得最优的经济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3.
摆在案头的这本颇具份量的专著———《经济法与政府经济管理》 ,作者为中山大学法律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程信和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 0 0 0年 5月出版。本书的主题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家(政府 )管理国民经济的法律模式问题。作者从“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高度 ,就政府如何依法管理国民经济、协调市场经济正常运行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全书分为两大部分 :(1)理论部分 ,以邓小平关于经济法制的理论为指导 ,探讨如何推进经济法制建设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 ,实现国民经济管理的现代化 ,在此基础上探讨…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两条主线。在经济改革与经济法治化的互动发展中,经济法发挥了连接市场和法治国家建设的纽带作用。回顾经济法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经济法理论与实践在发展变迁的不同阶段,对经济改革发挥着不尽相同的功能和作用。当前,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以新的起点和历史机遇来检视经济法,研究经济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事关经济法的自身发展,也事关经济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连灿 《中国经贸》2009,(8):91-92
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载体,是政府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国计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背景下,如何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转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佳佳 《魅力中国》2013,(16):318-318,319
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新时期,我国现行经济法实践活动正经历着由全能政府逐步向有限政府转变的发展过程。现行经济法不仅要确保国家权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有效协调.而且要保证经济个体在市场竞争中的相关权利保障。我国经济法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调整中已具有促进、协调、组织、参与、引导等内涵,并成为促进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垄断的背景下,由于市场调节机制缺陷的日益明显,市场失灵现象迭出而产生的,它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的产物。经济法价值的定位问题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法立法、司法所亟待解决的一个全新课题。本文试图从我国经济法学基本理论出发,分析和论证经济法价值的定位,认为经济法的价值应定位于“效益——公正”,社会整体效益兼顾社会总体公正是经济法价值的脉络。[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樊珍珍 《魅力中国》2011,(17):134-134,132
经济法产生于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因此肩负着矫正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双重使命。本文主要分析了市场失灵的成因及经济法解决市场失灵的手段,介绍了政府失灵的表现形式以及经济法对政府失灵的克服。  相似文献   

9.
在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正在急速发展,同时也在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经济法律体制,尤其是建立经济法对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但在建立经济法的过程中,同时也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当今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法的应用价值现状,来说明经济法的应用价值,并对于经济法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为确保经济法顺利应用提出一些措施,确保经济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孙梓萌 《魅力中国》2013,(26):307-307
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推动了传统法学学科体系的变革.而且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经济法能站在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通过协调平衡各种经济关系,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东部地区在现阶段,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的效率,应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步伐;中部地区应强调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在现阶段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够有效地扩大经济总规模。非国有经济比例的增长在中部和西部都能提高资本的市场收入而降低劳动的市场收入,容易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12.
曹帅  姜帅 《特区经济》2020,(3):147-149
最近几年,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金融经济领域实现了快速发展,而经济数学相关理论知识在金融经济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能够让经济数学在金融经济分析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则需要进一步研究微分方程、函数模型、极限理论、导数等等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以期望能够更好的解决金融经济方面的问题,从而促进金融经济市场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战后日本经济波动解读日本经济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其经济绩效.战后日本经济波动是日本型经济体制变迁的反映.同时,日本型经济体制的变迁也对日本经济绩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战后日本经济呈现出了增长性衰退的特点,其绩效的变化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也恰巧是日本传统型经济体制形成、强化和变革的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中,决定宏观经济运动方向的是经济系统中的微观机制,即由厂商行为、利润、相对价格组合、投资和结构变动等因素组成的经济调节机制,这种机制具有促使经济作周期运动的客观性。我国现有各方面的经济条件,如投资规模的下降、产出品价格的上升速度慢于投入品的上升速度,企业效益的下降,货币供给的减少,比例结构的失调等等,都说明我国经济面临衰退过程。同时,总供求的变化也反映了这种趋势。由于衰退过程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累加性质,因此可能加剧我国经济今后数年都将处于疲软之中。  相似文献   

15.
唐晓 《科技和产业》2010,10(5):70-72,103
本文从民工荒与就业难两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出发,用经济学角度分析在中国经济回暖的新形势下两者仍然并存的原因,指出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局面是市场的一种自我调整方式,是中国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弊端的显现。只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才能防止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现象的长期性存在,才能保证经济持续正常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国 《改革与战略》2010,26(5):66-69,136
计划经济,在目前经济自由化、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似乎不再受人欢迎,但全面否定计划经济,显然是不符合辩证法、也不符合历史的。苏联经济成功的一面充分说明了计划经济对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来说虽然有许多的弊端,但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或许,对于自然资源丰富的苏联而言,其解体最主要的直接原因是民众的基本生活不能得到保障、已有福利水平不可持续,而深一层的原因是其极不对称的谈判势力结构。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循环积累起的“全球失衡”使美国全球经济“火车头”地位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大国群的“引擎”作用逐步显现。如果主要“利害关系者”能进行互利互惠的协同调整,进一步增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多元化发展趋势,不仅能使降低矫正失衡的成本,更长远地看将造就一个更加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19.
蔡增正 《南方经济》2001,140(5):8-10
本文简要地描述了眼下时髦的“新经济理论”是怎么来的,继而说明了“知识经济及其发展所需的条件,特别是产权明晰与“经济基础设施”的齐全至关重要。中国欠缺的恰恰是这两次大条件,本文指出,就中国整体而言,发展比较“原始”的生产更为实用,提倡知识经济应在一定的范围内。中国资源的两大“瓶颈”是粮食和石油,而这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开发西部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和石油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辨析各种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尝试划分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次,在与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次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特征:无主权让渡和超国家权力机构的存在、具有毗邻的地理因素和地缘关系、内部市场的开放性以及合作领域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