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重商主义之后,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开创了古典经济学时期。在国际贸易领域,古典经济学家们都主张开放贸易,从国际贸易中获益。其中又以斯密和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最为典型。亚当·斯密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反对重商主义,在对外贸易上主张实行自由贸易。各国都生产本国最有利的产  相似文献   

2.
代明 《财贸经济》1993,(5):51-53
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应归功于比较利益学说;因为所有的国家,不论是强国还是弱国,都从该学说中看到了开展国际贸易的好处。那么,我们是否也能从该学说中看到所有国家从事跨国生产的好处呢?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为什么开展国际贸易会带来好处?西方古典经济学及继承古典经济学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此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理论阐释。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主张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其  相似文献   

3.
<正>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有关国际贸易的理论具有深远影响者,当推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的比较成本说(Theory of Cmparative Cost)。这一理论是在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地域分工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现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贸易教科书中,无不将比较成本说作为基础,它已成了资产阶级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比较成本说提出至今已在一个半世纪以上,为什么经久不衰,颇值得我们思考。回顾我国长期以来,对比较成本说一直持否定态度,甚至不敢触  相似文献   

4.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国际经济理论的新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在一个日益开放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永久地自我封闭起来,而总是要以一定的强度和方式参与区域分工和竞争。但是,关于区域分工和区域优势形成机制的理论,随着现实的区域分工竞争模式的演化,以及经济学家认识的深化,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直至20世纪90年代的竞争优势论,每一次理论的突破都构成了对现实世界的更深刻的诠释。本文拟对有关国际区际分工的理论发展作一些介绍和评述,并指出新理论所具有的政策价值。应当指出,这些理论不仅针对国际贸易和国家间竞争,其结论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适用于区域这个层次。  相似文献   

5.
新贸易理论述评——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现代经济理论的专门分支始于亚当·斯密。他在其《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成本的概念,后经李嘉图修正,形成了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提示了互利贸易的基础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继而俄林在其《区域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解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即H—O模型)。这一理论指出: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在于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并且对国际贸易的商品和要素模式作了确定性的结论。至此,奠定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两个层次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韩柏林 《财贸研究》2000,11(4):51-54
<正> 税收中性的思想源于十八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他在《国富论》一书中阐述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分工能够发展,消费能够最有效地得到满足,生产效率能最快地得到提高。“市场会解决一切问题”,“人人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资源产生最多的价值。……,这样他就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牵引着,去促进原本不是他想促进的利益。”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任何干预势必破坏自发形成的市场规范和秩  相似文献   

7.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他在其巨著《国富论》一书中阐述了很多经济方面的理论,其中在货币思想理论方面也做出了很多贡献。本文将主要阐述斯密关于货币的购买力及他的货币金融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8.
黄锦明 《价格月刊》2009,(11):71-75
“绝对优势”、“市场扩张“和“剩余外溢”三个理论分支一起构成了亚当&#183;斯密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完整体系。长期以来,理论界对斯密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理解不够全面准确,但斯密的理论对后世国际分工贸易和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斯密及其发展者的理论对我国具有重大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产生的时代背景 关于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与影响,最早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在劳动价值学说基础上,从生产成本方面用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学说来说明的。斯密论证了基于绝对优势的国际贸易,斯密理论固然正确,但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各国都存在有别于别国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即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0.
苏崇华 《商业研究》2005,(12):146-149
建立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基础上的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成为指导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理论依据。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为防止跌入“比较利益陷阱”,并研究当今新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市场竞争特点,发挥竞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国际贸易竞争的特点。继而引发了对中国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并发挥竞争优势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吴安新 《商场现代化》2007,(23):387-388
<正>亚当·斯密作为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开创者。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所提出的许多结论和观点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亚当.斯密也是一个伦理学家,以《道德情操论》为代表作。也正是这两部著作,留下了一个争论不断的问题,即"亚当·斯密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刚  顾晓伟 《华商》2008,(20):6-7
斯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分工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他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分工经济思想。后来,在"边际革命"浪潮下,斯密所开创的分工经济思想逐步淡出了经济学的视野。然而今天,在边际分析方法主导的主流经济学发展困难重重,而新兴古典经济学派日益兴起的情势下,斯密的分工经济思想大放异彩,再次闪现出其不朽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以来的 2 0 0年间 ,对于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制度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观点。亚当·斯密和保罗·萨缪尔森等人都把市场竞争制度描写得至善至美 ,而卡尔·马克思则彻底否定了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制度 ,J· M·凯恩斯提出政府干预弥补自由竞争制度之不足。当前国内外的诸多市场竞争理论 ,尽管五花八门 ,各有特色 ,但从根本上说都分别隶属于以上两大派别。孙天法博士不想加入这两派 ,力图标新立异 ,独树标牌。这就是他在《理性竞争——市场经济的制度缺陷与调整》(经济管理出版社 1 999年 1 1月出版 )一书中…  相似文献   

14.
<正>竞争策略理论的研究现状国外研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说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资源禀赋条件,通过国际分工和交换可产生比较优势。俄林的资源禀赋差异论认为,各国资源的差异决定了一国的产业类型是资本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六七十年代美国学者海默的垄断竞争理论,认为在本国受反托拉斯法禁止的垄断优势在国外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可得到充分发挥。八十年代,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肯尼斯·安德罗斯和迈克尔·波特。安德罗斯在其论著《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中认为,战略是企业内部优势,劣势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当今国际贸易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是赫—俄(Heckshro——Ohlin)要素拥有理论(以下简称HO理论)。这一理论是继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之后最有影响的国际贸易理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探寻了国际贸易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十分受人推崇。1953年里昂惕夫发表了他对HO理论验证的结果,得出的结论与HO理论相悖,即“里昂惕夫反论”。继其之后,许多经济学家也对HO理论进行验证,得出的结论有的与HO理论一致,有的与  相似文献   

16.
“比较成本说”是十九世纪初英国产业革命时期产生的,学说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我认为其实质是可取的。根据李嘉图的论述,“比较成本说”的含义是:由于资本和劳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移动,支配一国商品的价值规律不能支配国际商品的交换,故通过自由贸易,各国可集中资本和劳动生产和出口“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商品,可以增加产品总量,节约劳动和资本,形成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来说,有利的是出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商品,进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高的商品,这一体现了学说实质的原则是可以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合理国际分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已有200多年历史,期间经过古典阶段、新古典阶段、新贸易理论阶段和新兴古典阶段,反映了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古典、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揭示了互利性的产业间贸易问题;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将贸易分工理论推进到新阶段;新兴古典贸易分工理论又将贸易分工理论推进到更高的发展阶段。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回归了斯密的分工专业化思想,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企业能力理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其后,马歇尔、彭罗斯以及理查德森等则进一步发展了企业能力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企业能力理论开始逐渐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旋律。能力理论虽然成为主流,但是由于概念和缺乏操作性而一直为人们所诟病。本文在分析企业能力及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能力的层次与结构模型,以及基于能力的层次与结构的企业战略管理运作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效率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经济学的核心是效率理论。古典经济学,从亚当.斯密的鸿篇巨著《国富论》那里就阐述了经济学的精髓是分工效率理论和竞争效率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继承了亚当.斯密竞争效率思想,却抛弃了亚当.斯密的分工效率理论,用配置效率——帕累托效率,取代了效率概念,虽然树立了帕累托效率在经济学中的统治地位,却由于其狭隘性和静态性质多遭批评。此后,在对主流效率理论进行批判的时候,新奥地利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动态效率理论。效率理论仍在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0.
BPR的力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绍祖 《电子商务》2004,5(5):84-85
亚当·斯密1776年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分工论”历经十九到二十世纪,一直主导着传统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按照这种思想,亨利·福特放弃“一人一事”,将生产过程拆开,每个员工负责其中一小部分,组成装配线。阿尔弗特·斯隆则将分工理论应用于管理工作中,将管理人员依照专业组合在各个职能部门之内。此外,为确保专业人员的工作成效,企业内须层层请示并层层监督,形成金字塔状的集权控制模式,企业成为管理日益庞大的组织。“分工论”在生产和管理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量、提高了效率,改变了短缺经济的被动局面,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