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信用缺失是造成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等相关行政执法机关的作用,加强对企业信用监管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本文对企业信用缺失的现象和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提出了标本兼治的任务,构建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以及工作中应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在省委的统一步署下,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成绩的背后,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比如:信用数据资源分割、信用信息应用领域狭窄、缺乏独立的信用主管部门等,笔者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佳木斯市市情,从五方面提出了完善佳木斯市社会信用体系的对策,即有效整合信用数据资源、扩大信用信息应用领域、培育精良的信用中介机构、加快信用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及加快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4.
一信用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建立和不断完善的。经济意义上的信用是以还本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让渡行为,是一种借贷,体现了特定的经济关系,即商品或货币所有者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把一定数量的商品或货币出借给需要者的一种借贷行为。法律意义上的信用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诚实、善意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信用还有信任、诚实、守信、遵守诺言等社会学的内容。现代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市场的健康运行和发展靠的就是信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伦理非常重视诚信的经世致用,强调处理…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经济中信用缺失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旺延 《经济师》2004,(9):50-51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系列的信用缺失现象 ,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应采取的对策是 :加强立法 ,对失信行为加大处罚 ;建设守信政府 ,发挥政府的信用保证职能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信用管理体系 ;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树立正确的信用理念。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时间不长,社会上还存在严重的信用缺失问题。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信用体系,必须选择好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建立政府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7.
8.
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智  李亚平 《经济学家》2002,(6):119-119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总的概念.其中包括个人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银行信用体系、国家信用体系.通过建立信用体系将个人、企业、银行和国家的信用资源公开化、信息化和社会化,从而使信用资源发挥最大化效益.社会信用体系从区域上划分可以从一个地区、农村、城市信用体系到整个国家的信用体系,在目前中国统一的信用体系还未建立时,首先建立地区性的信用体系尤为重要.东部省份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已取得成效,如南京市、苏州市、上海市、宁波市、杭州市、深圳市等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9.
构建我国信用体系的多方位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邱伟 《财经科学》2002,(6):27-30
当前,信用缺失、信用制度、信用风险模型、信用法律体系、征信等问题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但是,同国外150多年信用经济历史相比,我国6年的经历太短暂;同国外进入信用经济时人均GDP2000美元相比,我国849美元的经济基础非常脆弱。在此状况下,换位思考,强调我国转轨经济条件下建立信用体系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是作撰写此的初衷。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信用缺失的成因、危害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萍 《经济师》2002,(11):50-51
文章针对我国信用秩序中所表现出来的信用缺失现状 ,从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和法律四个方面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论述信用危机的危害 ,由此提出重建信用的对策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加强道德和法制建设 ,建立信用体系以及发展中介资信机构。  相似文献   

11.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急需建设信用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昶  李丹 《当代经济》2002,(9):35-35
现代市场经济的精髓在于公平和效率。一个公平的有效率的市场必定是蓬勃发展的市场,而使公平和效率得以实现的前提则是信用。我国资本市场建立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各类市场如国债市场、期货市场、股票市场都经历了一番曲折的过程,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导致投机成为市场交易主体的主导性行为。 毋庸讳言,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资本市场既没有建立起广泛认  相似文献   

12.
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明 《经济师》2003,(2):273-273
市场经济本质是一种法制经济、信用经济 ,因此要求我们必须针对我国当前的信用危机 ,探讨其危害性原因 ,以便建立、完善我国的信用体系 ,迎接入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服务、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差、融资难,严重阻碍了其健康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差、融资难问题,有人提出组建民营银行,即增量改革,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有人提议国有银行民营化,即存量改革,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也有人主张通过企业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尤其是二板市场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不管是选择建立民营银行的增量改革方案,还是选择国有…  相似文献   

14.
马秀东 《经贸实践》2016,(4):319-320
农村金融市场随着社会的进步日趋成熟,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由此成为了一种发展需求.课题在划分了我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村金融正式、非正式两种制度下的信用担保体系,并提出了金融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的途径.课题研究对于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推动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怎样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着重阐述了市场经济与信用经济的关系、信用危机的表现和建立信用体系的政策措施,以防止和降低信用风险,促进市场经济高效率运行和宏观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考察了信用这一概念的内涵演变轨迹,并以之为参照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社会信用问题进行分析.文章首先回顾了信用概念的原始含义即借贷信用,接着阐述其内涵如何随契约化交易和现代生产组织方式的出现和发展而发生扩充式蜕变,由借贷信用扩充为契约信用,再由有债信用形式拓展到更广泛的无债信用领域.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将着眼点放在对中国信用现状的考察上,根据前半部分的理论推演分析了目前我国信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关于信用体系重构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陈建年 《发展研究》2006,(11):93-94
中介机构信用体系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中介机构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属几十大类,数万家机构,信用体系建设是个庞大的工程。2004年,福建省政府根据全省人力、物力、财力的实际情况,确定将工作重点先集中在社会反映强烈、与市场经济秩序紧密相关的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信用建设上。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兼顾一般,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建立起全省中介机构信用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消费信贷作为推动信用消费的主导业务虽然在国外开展已经很久,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较为全面的分析了消费信贷在我国的广泛开展尚且存在的制约因素,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应积极的应对策略。相信对于现阶段的我国商业银行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架构与支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 ,是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前提。本文从我国目前的社会信用状况入手 ,提出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要内容 ,并给出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