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春英 《现代商业》2015,(2):227-228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利率市场化冲击下财务公司这个特殊行业群体的存款定价策略研究。本文在结合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对存款业务分利率市场化初期和后期分别采取不同的定价模型,在初期宜采取基于存款利率弹性分析的价格追随型策略,在后期宜采取博弈均衡后基于存款规模和资金集中度的自主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存款利率定价和评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存款业务利率定价模式和定价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边际"理论,提出了一种评估财务公司存款利率定价合理性的模式,并发展了一种符合当前各大商业银行经营实际的财务公司存款利率定价方法,以期能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存款业务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使用一个全局变量来刻画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并假定只有制造商承担因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而产生的相关成本,分别分析了集中式和分散式双渠道供应链的最优定价以及社会责任绩效决策。结果表明:在集中式双渠道供应链中,最优直销价格随着顾客对于零售渠道的偏好程度的增大而减小,而最优零售价格则随着顾客对于零售渠道的偏好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分散式双渠道供应链中,当顾客对于零售渠道的偏好程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最优批发价格与最优直销价格相等;如果实现社会责任绩效的单位成本越低,顾客对直销渠道的偏好程度越强,那么制造商的最优社会责任绩效水平越高;零售商的最优利润随着顾客对于零售渠道的偏好程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实现社会责任绩效的单位成本的增大而减小;而制造商的最优利润则随着顾客对于零售渠道的偏好程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实现社会责任绩效的单位成本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商》2015,(26)
本文通过介绍比较国内外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定价理论与实操的差异,努力找出在各阶段适用于财务公司的贷款定价方法。本文旨在为财务公司建立科学合理的产品定价模型、实现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5.
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理财的关系,然后基于此系统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理财产品定价的影响。可以发现:贷款利率市场化和存款利率市场化对理财产品的定价影响具有区别性,利率的市场化有利于提高理财产品定价的层次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许波 《中国市场》2014,(9):99-100
2012年67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这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以利差收入为主的赢利模式受到巨大冲击,经营转型要求更加迫切。如何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强化存贷款定价管理,尤其是贷款定价管理,增强创利能力,提高净息差(NIM),是我国商业银行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造成的重大影响、目前贷款定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利率市场化环境下贷款定价的几点对策和建议,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贷款不仅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也是其最主要的赢利资产,是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主要手段。贷款定价方式与策略会影响银行的赢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制定正确的贷款价格对于银行来说至关重要。从2004年央行宣布放开企业贷款上限就意味着商业银行从此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贷款价格。但是,由于基准利率缺失、利率定价决策程序不科学等因素影响,导致商业银行的理论定价与实际操作出现明显背离。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管理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对改进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陆军  赵越 《财贸研究》2015,(1):106-115
为了分析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后的利率结构变动,构建一个符合中国银行业特征的寡占模型,推导得出存、贷款利率和利差水平的长短期变动路径,并采用国际上已完成存款利率市场化的38个国家(地区)1973—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存、贷款利率和利差水平的长短期影响。理论推导和实证结果都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初期,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会同步上升,但存款利率比贷款利率上升得更快,存贷利差会收窄;存款利率市场化之后,长期来看,存、贷款利率会回落,利差水平会回升。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国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对银行的中小额贷款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商业银行贷款客户的行业类别、信用级别和贷款年限,利用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AROC)模型测算出非上市公司贷款客户的贷款利率,表明现行贷款利率总体偏低,存在低估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的可能性,同时RAROC模型能更好的区分不同贷款期限、违约概率、预期损失等差异所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商》2015,(36):204-205
2015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不再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设置存款利率上限,至此利率管制基本取消,利率市场化基本结束。商业银行可以自己决定贷款利率及存款利率,存贷利率差是我国商业银行以前的主要盈利方式,所以贷款模型选择是否合理,贷款价格是否能够补偿银行的风险与成本,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目前已基本实现资金价格的市场化确定。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及转贴现利率对利率市场化分别呈现出不同变化和特点,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银行、企业、借贷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利率市场化同时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促使银行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加强流动性及负债管理,提高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目前已基本实现资金价格的市场化确定。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及转贴现利率对利率市场化分别呈现出不同变化和特点,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银行、企业、借贷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利率市场化同时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促使银行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加强流动性及负债管理,提高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3.
连飞 《财贸研究》2019,30(7):1-14
构建带有利率双轨和利率并轨情况的DSGE模型,研究在双支柱框架下利率"两轨合一轨"过程中,宏观金融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分析表明:商业银行在取消利率管制后采用更具竞争性的利率吸收存款,利率传导渠道更为顺畅,市场利率的调控政策能更深度地影响经济动态;利率并轨时,宽松的贷款价值比和存款准备金利率激励商业银行更积极地发放贷款,但存款利率降低相对较少,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降低;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存款管制利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强;利率并轨后,逐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利率传导效果更好;当发生利率冲击时,利率并轨在短期内加剧社会福利损失;面对贷款价值比冲击和存款准备金利率冲击,利率并轨可以有效改善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4.
贷款定价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当贷款利率不能弥补贷款风险成本和支出时,银行将无法充分计提各项损失准备,信贷资产的损失会直接侵蚀银行资本,威胁其持续经营。制定正确的贷款价格对于银行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商业银行重要组成部分,为地方经济的持续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我国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机制给城市商业银行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和生存挑战。本文针对城市商业银行目前普遍采取的成本加总定价法,在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中提出优化策略,对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策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已经完全市场化,而存款利率市场化步伐一致迟缓。2012年以来,存款利率市场化开始提速。存款利率市场化带来三个方面的挑战:金融机构如何对存款定价以开展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金融监管当局如何适应存款利率市场化而更加关注金融业的公平有序竞争及金融稳定;存款人如何存款。应对之策是,金融机构理性看待存款利率市场化、综合各方因素正确给存款定价;金融监管当局调整监管重点与方法;存款人理性对待存款利率市场化,接受一个相对合理的存款利率。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成为迫切任务。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总结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利息收入影响;其次,构建基于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对商业银行存贷款产品定价模型;最后以招商银行为例,探讨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在该银行的具体应用。本文的研究对商业银行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银行新一轮非对称降息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包括:存款利率定价差异化进一步加剧,存款流失加速,银行净息差被挤压,引发敏感性缺口。基于预期收入理论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结论认为,利率降低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性资产收入,扩大中长期贷款及消费贷款需求,从而提高银行盈利能力。提出加强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提高盈利资产规模和质量,有效规避利率市场化风险,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金融管理体系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之路全面开启,有着"企业集团内部银行"之称的财务公司,面临着巨大自主定价压力,本文以开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以下简称开滦财务公司),探索如何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利率定价管理机制,更好地发挥企业集团"内部银行"的金融服务功能,助力企业集团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汇率利率走势及预测:第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贬值达2.64%,同时美元融资利率大幅上升约1.5%,预期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将总体保持稳定,但双向波幅将加大,而美元融资利率则将继续上升。
  对航空公司产生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将增加航空公司汇兑损失,美元贷款利率上升将增加航空公司利息支出。建议和对策:继续坚持贷美元策略;适当调整存款结构;尝试运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利率,提高对汇率变化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