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推进下,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日趋活跃.继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之后,东盟国家已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四大经济体.在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进程中,潜藏着诸多外汇风险与问题,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由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所面临外汇风险的表现,随后深入探究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外汇风险发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2.
陈婉 《商》2013,(22):112-113
本文基于中国向东盟主要成员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标准引力模型的研究框架,分析研究了中国向东盟主要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其各方的经济总量、地理距离之间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技术距离变量,试图从母国与被投资国技术差距角度探讨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技术距离差距与中国对其国际直接投资额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来把东盟作为对外农业投资的重点区域。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近年来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投资比例大,投资的企业数量逐年增长。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面临的优势有:东盟国家农业资源丰富,东盟国家政治和法律环境较为稳定;面临的劣势有:东盟国家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面临的机会有:“一带一路”倡议等的助推作用,东盟经济飞速发展;面临的威胁有:新冠疫情的影响,金融市场风险带来结算困难。为此,中国应加大对东盟国家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双方应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农业合作;中国应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抵御金融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4.
双边政治关系、东道国制度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政治因素纳入制度分析框架,考察了双边政治关系和东道国制度风险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机制和效应.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2003-2013年在117个国家直接投资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1)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趋于流向政治关系好和制度风险高的东道国;(2)政治关系和制度风险的效应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异;(3)在制度风险大的东道国,良好的政治关系作为一种替代性的制度安排,减弱了在东道国经营的不确定性,有效地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而在制度风险小的东道国,良好的政治关系没有带来对外直接投资的明显增加,更多地起到了对东道国环境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如期建成。在CAFTA的背景下,东盟市场进一步向中国企业开放,投资壁垒逐渐消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投资东盟视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步骤。然而,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投资环境相对复杂,中国企业加强对东盟的直接投  相似文献   

6.
霍杰 《对外经贸》2024,(3):10-13
自2010年中国与东盟正式建立自由贸易区以来,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主要省份之一。为了促进广东省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政府和企业应采取优化投资产业结构、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对东盟法律制度的了解和研究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肖杨进 《商》2012,(17):163-16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后,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也呈加速增长之势,但是今年以来,部分东盟国家时常与中国在南海挑起领土纠纷,给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蒙上了阴影。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是否安全,如何从法律层面保护好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2001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启动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双边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深化。中国与东盟之间年平均26.7%的贸易增长速度使东盟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同时,双边相互的直接投资(FDI)也有较快增长。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签约金额高达63.6亿美元。签约金额不断增长的背后,是中国企业对东盟各国广泛的商贸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9.
《国际市场》2005,(12):1
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加快上海企业投资东盟国家的步伐.促进东盟各国企业落户上海投资.积极贯彻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上海市对外投资促进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跨国经营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区域合作研究室、《世界经济研究》和《国际市场》杂志共同发起.于2005年12月15日下午借座上海市对外投资促进中心举办“上海—东盟经贸合作与投资前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东盟矿物产品贸易表现出产业间贸易特征,有向产业内贸易发展的趋势。双边产业内贸易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产业规模差异、经济开放度差异,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与东盟矿业产品贸易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制定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加强政治互信,发挥政府在经济合作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加强对东盟国家矿业的投资,以产业投资促贸易发展;三是正确处理竞争,更大程度发挥互补;四是加强自主研发,提高产品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崇泉 《国际贸易》1999,(5):20-22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政治关系的不断改善,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也得到迅速发展,并达到了一定规模。1994年中国-东盟经贸联委会成立,启动了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全面合作机制,这对进一步探讨发展双边经贸合作的新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永康 《商业科技》2010,(28):11-13
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双方2010年建立起自由贸易区之后,这种贸易关系在未来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深化拓展。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中,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占据了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通过搜集1997年~2006年中国与东盟制造业贸易统计数据,对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算,同时运用计量模型对影响我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东盟之间制造业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趋势,人均收入水平、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有正向影响,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了促进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双方2010年建立起自由贸易区之后,这种贸易关系在未来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深化拓展。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中,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占据了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通过搜集1997年~2006年中国与东盟制造业贸易统计数据,对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算,同时运用计量模型对影响我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东盟之间制造业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趋势,人均收入水平、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有正向影响,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了促进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情况近年来,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快速增加。2003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额合计只有1.3亿美元,到2010年,已达44亿美元。2003—2010年,中国对东盟投资累计达到113亿美元,年均增长80%,高于中国全部对外投资年均增速16个百分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东盟市场进一步开放,贸易壁垒逐渐消除,中国企业对东盟的投资也日趋活跃。但由于东盟各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企业在不同的东盟国家投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影响。因此,中国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规避在东盟各国的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外贸易》2010,(11):52-57
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和东盟财经杂志协办.发起“2010中国企业家投资东盟意向调查”,从2010年4月起向中国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广西,云南等省市企业发出共计8000份问卷调查,收回1472份有效问卷.其中1308家企业在东盟国家有业务投资或未来有意向投资东盟。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第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提出要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使中国与东盟之间货物贸易达到1万亿美元,投资达到1500亿美元,开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钻石10年”。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已在第13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正式启动,对中国来说,顺应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充分挖掘双方潜力,选择适宜的路径与东盟国家深化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也有利于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边合作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表明,东盟对华投资表现出明显的地带差异,区域内差异也比较显著。在区内差异中,东盟老成员国区内差异大于东盟新成员国区内差异。东盟国家经济增长有助于东盟对华投资,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了东盟对华投资。在东盟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和东盟对华出口方面,二者表现出较大差异。未来,我国需要进一步改善国内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合理引导东盟对华投资投向,加快双边贸易的发展.从而缩小东盟对华投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7—2015年"一带一路"44个国家税收数据为样本,编制国家税收竞争力综合指数,测度"一带一路"国家税收竞争力水平,并基于GMM模型实证分析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1)"一带一路"发展中经济体税收竞争力两极分化明显,发达经济体税收竞争力水平较高;(2)"一带一路"国家税收竞争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税收负担竞争力和税收管理竞争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贡献最大;(3)由于税收竞争力差异的影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更多地流向了"一带一路"市场规模较小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4)经贸合作区的设立可以提升"一带一路"国家税收竞争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国家间判决的流通关系着公民的合法权利能否在域外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也关系着我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管辖权制度总是和外国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制度紧密联系,违反协议管辖通常构成东盟各国拒绝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理由之一.通过研究分析2005《选择法院协议公约》和布鲁塞尔条例的模式和其中的协议管辖规定,对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