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扶贫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必须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模式。近几年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也为农村脱贫提供了新的思路,不少地方自下而上兴起各类"淘宝村",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农民通过这一方面增收创收,实现脱贫致富。国家出台政策鼓励这一应用,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将"电商扶贫"正式纳入扶贫政策体系,并将其作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这些都表明通过电子商务扶贫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电商扶贫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电商扶贫在农村取得快速发展,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从电商扶贫的概念内涵、作用意义、发展模式、发展对策等4个方面对近年来学者对农村电子扶贫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从农民对电商扶贫的响应及如何建立有效的引导机制的角度,对农村电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提出新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
农村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新思路,成为"十三五"期间,推进农村"互联网+"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也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践中发挥重要导向作用。湖南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模式的研究,从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的独特性出发,来探讨农村电商扶贫模式构建原则,并从不同农村电商扶贫模式对比分析中,来梳理各自的优劣势。最后提出农村电商扶贫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打造特色农村电商园区,强化特困地区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和引进电商人才,做好电商巨头企业战略合作等,来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4.
自2011年开始我国提出电商扶贫理念以来,八年间农村电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该理念更是被纳入国家扶贫政策体系。由于当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政府扶贫工作也需要立足农村贫困地区,结合扶贫开发过程当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对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分析精准扶贫战略下农村电商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开展扶贫工作仍然存在时间紧迫工作任务繁重等问题,迫切需要借助其他途径推进农村扶贫工作以改善当前现状。近年来,电商扶贫作为我国政府极为重视的"十大工程"之一,为农村精准扶贫提供了现实基础。本次研究主要以辽宁省为例,调查该地区农村电商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辽宁省农村电商扶贫的主要作用途径,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战略由城市转向农村,结合"精准扶贫"战略方针的制定,孕育出一种新的扶贫方式——电商扶贫。广东省揭阳市军埔村作为电商扶贫的雏形,自发探索出一条以电子商务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径,积累了农村应用型电商人才培训、农村普惠金融、运用创新商业模式,立足本土资源,发展特色经济等宝贵经验,对开展我国"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仍有4335万农村贫困人口,其中中西部贫困人口占比超过90%。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背景下,东部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取得了较大发展。在精准扶贫战略下,农村电商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十大工程之一,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让农民和市场对接,农民成为市场的主体,提高扶贫效果。本文将重点探讨农村贫困地区如何实施电商扶贫,电商扶贫如何对接精准扶贫,以确保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农村电商为农村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农村电商扶贫应立足扶贫现状,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将电商发展的优秀经验融合于农村精准扶贫中,通过关注扶贫目标提高扶贫精准度、增强扶贫对象的主体意识、加强电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并结合参考国内典型扶贫经验及模式,共同推进电商环境下农业经济和农产品的发展创新,实现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农村电子商务的到来为陕西精准扶贫提供了新路径与新方法,为陕西实现减贫脱贫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资料和相关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通过调查了解陕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电商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陕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在产业扶贫实践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应充分发挥电商产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当农业碰上电商,农业经济发展将开辟新篇章。中国的农村需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借助大数据,结合农村电商人才匮乏的现状,通过校企村协同培育手段,向社会推送电子商务的专业经营人才,为助力农村脱贫致富推波助澜,以此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到电商产业运营的产业链条之中,实现增收奔小康。  相似文献   

11.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大互联网+扶贫的力度",充分发挥互联网先导力量和驱动作用,凝聚全社会力量,推进精准扶贫,让互联网成果惠及全国人民。本文以湖南省永州市11个县区精准扶贫工作数据为基础,运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对"互联网+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模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模式目前存在自上而下、借台销售两种主要模式,为促进"互联网+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参考。政府应对贫困户进行精准分类,加强"扶贫模式"探索,培育电商专业人才队伍和电商龙头品牌,健康科学实现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村电商扶贫助力精准扶贫的格局已然形成。农村电商作为扶贫的重要载体,可促进农业产业兴旺、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为贫困群体赋能、增收节支,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电商扶贫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行政推动和市场驱动相结合,尊重贫困群体的主体地位,打造产业脱贫、就业脱贫、培训脱贫、创业脱贫、教育扶贫的立体脱贫体系,推动贫困群体自主、自立,可持续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经济活动,电子商务在深化侧供给改革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发展农村电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助力农村经济脱贫致富成了当下扶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在此现实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农村电商精准扶贫路径的研究,为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行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电商的发展对于农村脱贫目标的实现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福建寿宁县下党乡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现状的实证调研,总结了寿宁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经验与不足,概括我国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现状,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5年电子商务被列为我国精准扶贫"十项工程",在随后几年中贵州电子商务行业蓬勃发展,作为全国大数据主要建设中心,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贵州省城市电商平台趋于东部沿海城市发达水平,近年工作重心逐步向农村地区转移。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贵州农村地区,未来的工作重点大扶贫+电商战略将继续深入,农村电商已成为2018年贵州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基于对近几年贵州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总结农村电商扶贫工作经验,发现电商扶贫工作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可行建议制定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以农村电商扶贫实施路径分析与解读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农村电商扶贫实施现状为主要依据,从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力、推动政府正确引导,解除思想困境、打造特色产业,提高网络销售量、增强电商人才培养,授之以渔几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农村电商扶贫效果。  相似文献   

17.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农村电商物流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在农村电商物流人才方面解决农村贫困人员脱贫致富、共同奔小康的目标。农村电商物流加快了农产品的流通,促进了农产品贸易,可以实现"按需定制",给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途径。本文从南充农村贫困的基本情况,南充农村电商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南充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的现状和瓶颈以及南充农村电商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与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CNKI期刊文献数据库平台,检索以农村电商扶贫研究文献为文献源,从发表年度、作者与机构分布、学科分布与研究主题、发文刊物与被引用情况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把握其发展动态并熟悉我国电商扶贫的热点问题,探讨我国农村电商扶贫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扶贫项目的实施及相关的理论研究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网络信息的发展普及,电子商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进步,农村电商不仅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而且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对株洲市贫困地区现状及电商扶贫基本情况,电商精准扶贫模式,农村电商精准扶贫问题及对策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已经从高速增长期进入稳定增长期,电商扶贫也逐渐成为贫困偏远地区脱贫攻坚的主要手段。然而与我国城镇电商相比,农村电商还存在着宣传力度低、人力资源不足、物流系统不成熟等缺陷。本文基于农村电商及扶贫现状给出相应策略建议,以期积极促进农村电商及电商扶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