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8月5日,标准普尔公司调降美国主权债务信用评级是一个标志性事件——美利坚在世界纪年史上的衰落已反映到其资产负债表上。毫无疑问,与欧债危机相比,美债风险是更大的全球性金融风险,随着时问的推移。它走上前台。美国的债务上限危机不仅仅是单一国家的债务风险,也不仅仅是债务风险。它已引起美国社会的动荡,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16.7万亿美元的新债务上限预示着什么?为什么美国会如此债台高筑?美国债务上限还会继续提高吗?新的债务上限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风险?让我们通过讨论来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2.
孙杰 《中国金融》2012,(21):51-52
近期应推动融资平台信贷资产证券化,确保潜在金融风险的化解;远期应着眼于融资平台企业资产证券化,彻底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整体风险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到2011年欧债危机,再到2012年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政府债务问题逐步成为  相似文献   

3.
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的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理的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管理策略对于政府积极面对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金融市场及汇率的稳定乃至经济的快速复苏至关重要目前,各方关注的美债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连锁反应,全球经济再次面临严峻考验。尽管美国目前就国债上限上调问题初步达成一致,但是美债危机仍让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复苏充满了不确定性,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应该说,从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直到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充分说明合理的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管理策略对于政府积极面对经济和金融危  相似文献   

4.
张茉楠 《中国外汇》2010,(15):50-51
近期主权债务危机动摇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内稳性,甚至开始干扰市场对风险资产的有效定价和资源配置。债务违约风险对全球金融市场存量风险资产带来了明显的风险敞口,并加剧了风险定价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的上升和避险需求的增加导致近一个月来大量资金投向包括美国国债、股票及其它机构债券在内的美元资产,2年期国债收益率及5年期国债收益率大降19.35%和12.38%,纷纷创出新低。然而,美债受捧不仅仅是出于避险.这背后折射出的恐怕还有全球“去杠杆化”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从各个维度的数据看,2022年外资是在增持而非抛售美国国债。与此同时,外资还增持美国证券资产特别是生息债券资产。因此,对于全球去美元化趋势不宜过度解读,更不要出现误判。从美国财政部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数据看,2022年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以下简称“美债”)余额下降。但这并非来自外资主动抛售,而是美债收益率上行、美债价格下跌带来的负估值效应。从更广口径看,2022年外资回流美国和美国贸易赤字双双创纪录,全球遭遇的是“美元荒”而非“美元灾”。  相似文献   

6.
次贷危机的形成既有美国自身的原因,又有国际性因素。由次贷危机的爆发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足。要避免因美元贬值带来的资产价值缩水以及国际贸易中的“原罪”问题,我国现在应该积极推行人民币国际化,从根本上防止汇率风险造成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7.
范晶晶 《云南金融》2011,(9X):188-188
美债危机,经济"二次探底"阴云笼罩全球。我国作为美国的最大债主,在本次危机中面临着外汇资产严重缩水,出口受阻,及货币政策操控难度加大等问题,作为一个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经济大国如何在本次危机中抵抗风险,降低美债危机影响,这些研究对我国国际经济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范晶晶 《时代金融》2011,(27):188+214
美债危机,经济"二次探底"阴云笼罩全球。我国作为美国的最大债主,在本次危机中面临着外汇资产严重缩水,出口受阻,及货币政策操控难度加大等问题,作为一个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经济大国如何在本次危机中抵抗风险,降低美债危机影响,这些研究对我国国际经济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债危机爆发后,中国作为美国在海外最大的债券持有者仍然不得不继续增持美债,一方面是由于人民币汇率长期与美元挂钩,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主要以美元结算以及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短期内无法改变均导致外汇储备被动积累,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一旦我国大规模减持美元资产,将引起全球外汇市场对美元的恐慌性抛售,并最终危及我国在美金融资产安全。美债危机表明我国经济对美国高度依赖,并凸显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对高额外汇储备有效管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贷危机于2007年4月爆发,并迅速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它给全球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损失。美国的次贷危机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监管提供了反面的教训,尤其引起人们对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以此来完善、加强我国的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对金融风险这一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金融系统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商业银行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防范商业银行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对商业银行风险的认识商业银行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主体。具体表现为: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坏帐急速上升,案件频繁,存款被挤兑,资金周转困难。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大则危及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少则关系自身的生死存亡。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大小是一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和银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2.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琦 《新金融》2008,(4):51-54
2007年2月以来,美国次级债危机上演了全球金融市场近几年最大一次"蝴蝶效应",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为之震荡.这场风暴已迫使世界主要中央银行不断地向金融市场提供巨额的流动性,以稳定投资者的信心.虽然这场危机目前对我国影响不大,但其展现出的现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深度和波及范围大大超出了我们对传统金融风险的认知,其根本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过度膨胀所带来的资产价格泡沫增加了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贷款机构在利益驱动下放松了信用风险的管理.观察这场危机的演变过程并剖析其根源,将对我国既有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和监管模式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债一直被认为是与美元等量齐观的全球流通性最好的金融资产,且基本无违约风险,是各国政府和投资者的优选投资品。201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债上演了一轮“超级行情”。然而近期,欧债危机进入中场休息,美国国债收益率却出现罕见的火幅飙升,这是否意味着美田困债市场牛市接近尾声?  相似文献   

14.
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肩负着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的任务.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金融形势下,如何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规避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既是紧迫的现实问题,又是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新问题.本文就人民银行如何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作些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的首要使命。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全球金融监管组织对危机进行了深刻反思,推出了众多金融监管改革措施,但各界对于改革后的金融监管依然存在疑虑。本文通过分析现代金融发展史发现,监管缺失导致金融风险积累越过边界,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金融自身的逻辑决定了市场机制纠偏的代价很大,甚至大到难以承受的地步,需要政府监管的介入;次贷危机后美国推出的监管改革举措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较多争议,金融监管改革仍在探索之中;判断监管改革措施到底是过度还是不足,核心是科学定位金融监管与金融市场的边界,既要避免监管缺位,又要防止监管越位。  相似文献   

16.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货币领域,美元占据了先导优势和霸权地位。为了巩固自身的国际货币地位、谋取更多的利益,本世纪以来,欧元与美元竞相扩张,由此加深了两大国际货币中心和全球经济的虚拟化,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利用美元霸权地位,美国将金融危机的风险转嫁给了欧洲,欧元区成为危机的最终接力手。欧债危机的事实证明,美元依然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角,欧元只是配角,这为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央行于前两月创下了金融危机以来争相抛售美债的风潮中,中国政府也加入到了大规模卖出的行列。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今年8月间,中国大幅减持美国国债365亿美元,结束了此前连续4个月增持的历史。不过,尽管中国对美债进行了大幅减持,但目前仍以11370亿美元的美债持有量位列各国之首。手握着巨量美国国债,中国无疑可以从全球最发达国家的身上获得共同成长的机会,但由于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与干扰,作为美国最大债主的中国更有可能面临着诸多的持债风险。  相似文献   

18.
2007年2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低迷期,金融稳定与监管立法的“空白”,成为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我国金融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金融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应汲取美国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我国金融稳定和监管法律制度,从根本上建立起金融业稳定发展的法律保障,防范和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3个经济体,美、欧、中应对危机所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走势都有重要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以求稳定金融市场、经济增长与就业市场。危机虽然发源于美国和欧洲,但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中国  相似文献   

20.
2008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凸显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后危机时代加强和强化金融监管职能具有重要意义.重塑监管理念、健全监管机制、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是进一步改进金融监管工作的关键,以此达到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和化解,实现金融业安全稳定和良好运作秩序的金融发展目标,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