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章依据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15年统计年鉴的制造业相关数据,以区位熵为测度工具,对京津冀地区的制造业子行业集聚程度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制造业各子行业在不同城市的集聚程度: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市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程度较高,且各城市间制造业优势交叉互补。基于上述研究,文章对京津冀制造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重视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制造业产值长期增长路径上,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仅取决于技术进步率,但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意义不仅仅是停留在靠制造企业研究与开发这一层面上,其深层内涵在于制造业相匹配的发展战略。我国大城市的制造业应该采取"适度发展"原则,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建立和完善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加强产业融合和推进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3.
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度极高,物流技术创新不仅关系到物流企业的成长与物流服务效率的提高,也深刻影响着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文章基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视角,运用实物期权方法,通过构建分析模型,研究不确定环境下物流技术创新的决策机理,并对影响物流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能扩大制造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规模,更容易满足物流技术创新对市场需求门槛值的要求,可降低物流技术创新的投资成本与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进而可提高物流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和新技术的赢利能力.因而,构建良好的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关系,是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引入交易成本、制造成本、竞争强度、技术创新等四个潜在中介变量,把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三种类型,分别研究集聚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与路径,发现集聚虽然总体上提升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但却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负面影响;交易成本、制造成本、竞争强度三个变量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具有显著的正中介效应,而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中则产生了显著的负中介效应;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中,只有制造成本的中介效应显著;虽然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均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但不论在哪种类型的集聚中,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产业集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指数,基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并实证检验两者协同集聚的演进关系及其各类效应。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地区各省市的产业协同集聚水平差异较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集聚本身都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同期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对彼此都会形成一定的阻力作用,滞后一期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会对当期制造业集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两者协同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专业化水平及产业优化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尚不明显。据此,提出有效促进产业协同集聚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聚、技术创新途径与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提出产业聚集、技术创新途径对企业出口影响理论假说的基础上,文章利用江苏高新技术企业数据,试图揭示产业集聚、技术创新途径对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相对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二次创新,自主创新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居于产业集群内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获取集聚效应从而引致出口能力的提升,集群内企业获取集聚效应的前提是能够融入产业集群式生产分工网络,或是融入产业集群产业链与产品链。据此,文章提出了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以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医药制造业作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存在技术创新效率低下的问题。基于此,通过Malmquist指数测度了我国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23个省份的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力度、新产品需求度和政府支持力度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企业规模、人力资本素质和对外开放程度却没有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总体来看,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升级进程缓慢,服务化水平不高。通过对制约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数字基建为服务化升级带来新机遇。数字基建赋能下,制造企业可以从需求端把握市场需求,通过数字化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产业链服务化、设计精确系统解决方案、产业绿色化升级,实现服务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财贸研究》2020,(4):18-35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逐渐步入后工业化社会,其中,产业协同集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依附于制造业并衍生于其内部的生产工序和环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好坏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具有重要影响。利用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系统研究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产业协同集聚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产业协同集聚对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影响显著,对高能耗类型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影响程度高于中能耗和低能耗类型企业,对国有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影响并不显著,对混合贸易类型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正向作用要远远大于加工贸易企业与一般贸易企业。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产业协同集聚会通过提升成本加成率和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的方式提高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研究还发现,法制环境和电子商务应用强化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已有调研观察及案例分析文献,文章按照空间经济学规范范式理出了两个关于KIS集聚影响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实证命题,并根据命题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进而引入2005-2007年间中国283个城市KIS产业及工业企业数据,在考虑空间互动的基础上,对相关命题予以检验。研究显示:KIS空间集聚能够显著地改善中国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效率,以两类代表性KIS产业数据为例的回归分析表明,KIS产业集聚不仅对所在地区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通过空间关联性,KIS集聚还能产生跨区域创新效应。进一步基于企业分组比对的检验揭示,KIS集聚-创新效应因企业的规模以及企业所在行业技术水平不同而异。其中:小企业的创新对本地区KIS产业集聚不甚敏感,但对其他地区KIS集聚的关联效应较为敏感;大中型企业的创新则同时得益于其所在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KIS集聚;中高技术企业较之低技术企业更多地获益于KIS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11.
金渝琳  翟进步 《商业时代》2012,(31):112-113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区域都出现了大批的产业集聚区。在产业集聚能否带来行业的高经济效益问题上,国内外很多专家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与看法。本文基于我国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20年以来从分散到集聚的行业利润率对比数据,运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对产业集聚同经济效益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产业、企业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关于产业集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浙江省为例,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集聚效应的影响作用。文章围绕以下关键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我国特有的转型经济体制下,影响集聚效应的因素有哪些,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集聚效应的影响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不同的生产性服务行业所起的作用效果大小是否相同。我们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DEA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在我们所选取的代表性的生产性服务业中,金融业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较大,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影响效应为负效应,而房地产业对制造业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先进制造业发展模式,结合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发展现状,提出以产业集聚,产业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水平提升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动力,以石油化工、钢铁、林浆纸、电子信息等产业为基础,着力打造北部湾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也是电商大国,充分利用这一双重优势,探求基于电商业与制造业集聚、融合发展的升级之路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分析了电商业—制造业双重集聚的形成机理,剖析了电商业—制造业双向融合发展的动机、模式,并基于电商业—制造业双重集聚与双向融合互动,研究了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效应。认为双向集聚与双向融合具有互动与强化作用,两者互动形成合力具有产业价值链重构效应、协同效应与创新效应,推动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波特假说”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以2009—2020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环保税对制造业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保税对制造业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在环保税与制造业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股权集中度和高管薪酬激励负向调节技术创新在环保税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丰富了“波特假说”理论,为完善“双碳”目标下环保税制和促进绿色发展提供了依据,对优化企业绿色治理机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借助CR5指标选择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六大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突变理论比较分析各地区产业集聚效率,构建制造业空间集聚适度预警指标体系及其预警模型。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资产利润率两方面进行辅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典型制造业产业集聚态势明显,但并非所有制造业产业集聚效率与集聚程度成正相关,过度集聚、要素拥挤及效率损失现象显著。最后,本文提出制造业产业区域性集聚适度问题及其产业转移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王冰 《商》2014,(24):234-234
技术创新是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的源泉。通过分析技术创新机制和产业集群理论,本文研究了影响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不仅分析了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模型,而且研究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聚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可以达到最高经济效益的空间组织,且当前我国各地很多产业都向集聚的方向发展,因此文章将用区位熵来测算江苏13个城市机电产业的集聚度,其中机电产业分为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八类,以期优化江苏机电产业集群布局空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曼奎斯特指数对我国制造业子行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基于2003-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整个制造业及按不同要素密集度划分的制造业中产业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制造业总体来看,产业集聚水平的增加可有效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按要素密集度划分的制造业中只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集聚能有效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税费优惠作为带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政策手段,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本文选取2015-2021年1396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就税费优惠对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税费优惠能够促进制造业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考虑企业类型及地区差异,税费优惠对高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越大,技术创新绩效越大,且独立技术创新优于联合技术创新。同时,经济发达地区效果明显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基于研究结果,建议进一步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提升精准性,细化政策体系,鼓励企业加强开展联合技术创新,以此促进制造业企业全面创新;根据不同企业类型及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化政策策略,促使我国制造业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