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提出了以国内循环为主、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双循环"角度看,高速公路正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要方式.高速公路产业对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当前高速公路产业还存在供给体系短板、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融合创新不充分、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环境有待完善等方面的梗阻,一定程度上影响"双循环"效率发挥和交通强国建设.建议从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促进高速公路产业发展,畅通"双循环",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2.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和内涵(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2020年5月下旬“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多次重要会议中被提及。  相似文献   

3.
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经济内外循环,需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也是一个治理过程,表现为治理主体、对象、制度、目标和观念的多元互动。统筹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加强两者的互动协调,有助于塑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高经济循环效率、保障经济运行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贸易投资和货币金融等领域为新发展格局形成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以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正加快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正是我国面对大变局做出的前进方向的调整,也是面对产业链重塑时做出的中国选择。新发展格局具有内需主导、创新驱动、安全可控和联通国际的特征,所以产业链安全是我国经济实现对内对外双重稳定的基础和关键。本文首先运用熵值法对产业链安全水平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然后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创新能力对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安全水平的影响,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文利 《商业时代》2022,(3):180-183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背景下,基于我国2000-2018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消费水平和技术创新对流通业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流通业发展水平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消费水平与科技创新均对提升流通业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消费水平的影响效果更明显;消费水平与科技创新对流通产业具...  相似文献   

6.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西安市作为“一带一路”核心枢纽城市,近年来面临着外贸转型升级的压力。数字外贸依托新一轮信息与数字技术将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交易链的融合发展,成为“双循环”发展的新动力。同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也能拓宽西安市数字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本文通过对“双循环”背景下西安市数字外贸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双循环”背景下西安市数字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由于逆全球化风气和新冠肺炎的打击,贸易受挫,经济低迷,中国的开放型经济格局也深受影响。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跟随国家发展的进程,进一步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是黑龙江省当下的重点。从开放型经济的新定义出发,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开放现状进行分析评估,结合双循环背景,对新形势下黑龙江省的经济开放布局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8.
“双循环”格局下,县域经济在供求两端呈现更大的可塑性。近年来,广西县域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但发展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为县域经济供给端呈现“一、三进,二退”特点,需求端消费呈现“两个低于”特点。“双循环”格局下,广西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打造优质供给体系;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市场供需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9.
戴智 《商展经济》2024,(4):15-18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基于当前经济形势和中国发展现实做出的长期战略抉择。当前经济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境况下,数字经济仍能迎难而上,保持逆势增长,成为应对冲击,提升经济韧性,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从新发展格局需要数字经济的赋能、数字经济能够赋能新发展格局以及数字经济如何赋能新发展格局三个维度来探讨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对厘清数字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我国的发展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新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情况。 “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已经成为我国的当前发展战略。 漯河在这样的一个大的发展战略布局中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克服发展短板,顺应“双循环”发展布局,实现自我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需要进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实现我国经济安全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立足供应链与“双循环”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度揭示供应链促进“双循环”的形成机理,即通过锻造供应链的韧性,提升供应链的柔性,促进国内大循环;通过增强供应链的安全性和自主可控能力,实现“双循环”的互促协调;通过提高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优化国内大循环的质量,疏通国际经济循环的堵点,进而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基于供应链的新视角,通过供应链跨境协同将由需求侧、供给侧、供应链本身的结构优化与机制创新所形成的内循环与外循环有机结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嵌套、互促协调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完整理论框架。最后,基于供应链视域提出助力“双循环”实现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2.
石玉玲  潘佳宁 《中国报业》2023,(10):214-215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出版业需要用好国内国际资源,增强出版业国内“大循环”,融入国际“外循环”,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应当塑造双循环融合发展新业态,实施数字化战略、内需主导战略、国际传播战略,推动产业链重新布局,畅通产业链循环,促进出版业跨界创新,以此构建良性生态,推动中国出版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时期经济改革发展的着眼点,也是新阶段推进强大国内市场与贸易强国建设的立足点。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新要求,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应当以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数字化、国际化、品牌化为导向,构建现代流通运行体系;以前瞻性、战略性为导向,构建现代流通保障体系;以法治化、规范化为导向,构建现代流通规制体系。重点加强流通主体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加强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提升流通渠道现代化水平;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商品流通大通道;加强流通载体的建设,引导商品交易市场优化升级;进一步优化市场营商环境,提升流通市场营商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14.
楚晓玉 《现代商业》2022,(3):107-109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双循环"是中国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主动选择,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苏州地区当抓住新机遇,以自贸片区为载体,深化金融服务创新,营造良好的投资贸易环境,发力离岸贸易,推动数字贸易,重塑"双循环"格局下苏州片区开放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15.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贸易方式大变革,催生出数字贸易新形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贸易发展,面临贸易制度体系不全、产业数字转型不一、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为实现大湾区数字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构建“数字政府”,完善区域治理;发挥各地所长,打造“数字基地”;积蓄“数字人才”,建设绿色湾区。  相似文献   

16.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对国际市场供给和国际市场需求造成了双重冲击。本文首先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并以山东省对外贸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前山东省对外贸易现状,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为切入点,分析影响山东省对外贸易的几个问题,提出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山东省对外贸易政策的有效建议,并对如何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7.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想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这一中国经济新发展战略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将对中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什么样的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正面临从经济大国向深度融入国际全球经贸体系的综合性强国的关键转型。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视角下,美国、日本和德国均是实现了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引领经济大发展的典型国家。本文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双循环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全面回顾了三国在双循环转型阶段货币金融政策调控的主要经验,总结提出了需要重点解决的优化调整国际收支、健全完善货币金融体系、妥善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通过本币国际化和对外援助掌握双循环主动权等四大关键问题,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持续提高金融服务高质量供给、更好发挥货币政策的跨周期调节作用、健全完善开放条件下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提升金融市场的全球要素配置能力、以人民币国际化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等五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超大市场规模潜力进一步激发,产业链供应链资源不断向国产品牌倾斜,“新国潮”“新国货”消费迎来发展契机,成为消费提质扩容的新动向、新趋势。本文分析了广东“新国潮”“新国货”消费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兄弟省市的主要政策和做法,提出持续推动“老字号”品牌复兴、加快孵化新消费品牌、增强科技和文化赋能、加强平台和渠道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创新策源功能,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全力做强创新引擎,高水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一、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持续发力,不断培育发展新优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牢牢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关键领域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形成标志性的自主创新成果,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