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旅融合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也是很好的发展路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之一即嵌入式,本文以嵌入式为切入点,通过对大运河文化资源开发适宜性进行层次分析,找出在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基于此,结合沧州市大运河文化资源的现状,提出沧州市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文兴业:文旅融合时代下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如今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旅游特色小镇通过挖掘地方资源,将其激活、价值延伸、变现,在繁荣文化旅游市场的同时,实现了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而"千镇一面"、文化内涵薄弱、区域联动不足也暴露出部分旅游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旅融合时代下旅游特色小镇差异化建设创新发展的路径应立足内容为王,进行差异化小镇I P打造,要"以文兴业",书写独特的产业故事和小镇故事,并通过深入探究游客文化心理,进行产品与服务的特色打造,推动消费者在旅游特色小镇获得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科学规划布局,系统化联动小镇开发,从而真正实现旅游特色小镇I P高质量的开发与打造。  相似文献   

3.
<正>乡村旅游是一种依托乡村资源,以乡村自然景观、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为基础的旅游形态,满足消费者游览观光、认知和情感体验等个性化需求的旅游方式。文旅融合则是强调重视旅游文化内涵建设,挖掘乡土特色,通过本土文化的嵌入凸显旅游文化特色,提升乡村旅游文化旅游辨识度。本文以大余县丫山旅游度假区为案例,来探讨乡村旅游在产品端、营销端、服务端如何做好文旅融合。  相似文献   

4.
文旅融合背景下,城市旅游综合体是新生旅游业态.浙江发展城市旅游综合体的主要模式有:文旅融合旅游综合体、健康旅游综合体、融合型主题公园旅游综合体、商业旅游综合体、遗址遗迹旅游综合体.其中融合型主题公园旅游综合体指以特定文化、珍稀动物或动漫文化为主题,运用前沿高科技机械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强互动的主题娱乐设施和特色景观,并融入文化表演、各种餐饮、主题酒店、纪念品商店为一体的综合性主题乐园.杭州helloKitty主题乐园作为动漫主题乐园存在一系列问题,为将其打造成融合型主题公园旅游综合体,提出了以下发展对策:优化经营模式、创新策划,突出文化、开发融合型品牌产品,拓宽市场、加强营销,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留住人才,采取多元综合收益模式,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经济圈建设,川渝两地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项目,合作推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致力于文物遗产保护,打造文旅融合特色线路,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作为一个融合了自然风光和丰富历史文化的重要旅游资源建设项目,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本文通过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其区域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包括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与文化保护、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等方面,以期促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旅融合发展问题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在政策推动和产业发展的作用下,文旅融合已成为当前转型发展的新动能。本文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文旅融合深度不够,西南民族地区表现出文旅资源共用共享界面窄、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层次浅、产品沉浸式消费功能弱、文化和旅游产品结合花样少、文旅产业链协同性水平低等现象,并提出今后应从资源的充分挖掘与整合、产品与市场精准化融合、产业链的延伸三个层次的深度融合模式出发,助力西南民族地区文旅高质量发展,利用科技创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7.
大众旅游时代,公众对文化和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游客越来越热衷于人文历史景区,文旅融合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文旅公共服务的融合又是文旅融合的难点和重点。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具有天然的耦合关系,二者的融合既要充分发挥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文化传播功能,又要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旅游服务功能,使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资源充分涌动。本文以天津市为例,根据实地调研、访谈和查阅相关资料,梳理了天津市文旅公共服务融合现状,并对文旅公共服务融合的优势和挑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文旅公共服务融合的路径,主要包括抓住游客体验,创新文旅公共服务供给手段;注重对公共场所文化氛围的营造;引导社会力量,打造社区化文旅公共服务;挖掘文旅公共服务需求,倒逼数字文旅产品升级。  相似文献   

8.
文旅融合发展是当前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推动文化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文旅项目是载体。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可以借鉴的文章少之又少。因此通过咨询政府部门、业内专家和项目负责人,构建文旅项目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所占权重,从而找出主要影响因子,为沧州市文旅项目高质量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丽娟 《商展经济》2023,(23):60-6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既是对我国文旅融合发展经验的高度总结,又为新时代新征程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近年来,我国文旅融合持续深入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促进经济增长、传承中华文化、推动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相互促进,需要在路径探索与模式创新上下功夫。在城市发展中,将城市文化和旅游进行融合创新,是现阶段文旅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文旅产业改革发展的要求,城市文化旅游的融合创新发展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以数字技术为根本依托,对改造传统文化旅游业态起着积极作用,不断推进文化旅游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新动能。以此为研究契机,本文简要阐述了数字经济及文旅产业,重点探析了数字经济下城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与路径,为打开城市文旅融合的新发展格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房芳 《北方经贸》2023,(1):149-151
后疫情时代的工业遗产型文化产业园需要转变经营模式,以缓解过度依赖空间租赁收入的风险。文章结合文旅融合背景,提出以文化艺术为灵魂,传承历史文化、教育大众审美;以休闲旅游为载体,打造体验式休闲游、提高商业文化“浓度”;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满足游客求异心理、提升旅游商品品质及开发特色夜游项目;以空间设计为特色,空间设计新旧融合、科学规划公共空间等系列发展策略,以期为工业遗产型文化产业园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赵昊琛  王慧 《北方经贸》2023,(3):141-143
当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产业融合已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从产业链角度可以将目前文旅产业融合模式归纳为“特色文化主导型旅游产业链、旅游主导型文旅产业链、文旅主导型衍生产业链”等三种基本模式,上述模式各有其优势及适用性。沈阳市唯有从自身实际出发,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根据各类资源的不同特点,选择富有本地特色的融合发展之路,方能推动当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蔡利 《现代商业》2023,(1):31-34
目前我国的旅游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旅游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以旅游为主的特色小镇应运而生,而如何促进特色小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让文旅融合助推特色小镇的经济发展,成为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芙蓉镇特色小镇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还有便捷的交通条件,随着张吉怀高铁的开通,芙蓉镇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这些都为芙蓉镇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建设过程中也显现了旅游内涵挖掘不深、旅游与文化、农业融合不够、旅游服务品质不高等问题,因此深度挖掘芙蓉镇特色小镇文化内涵,全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思路贯穿在芙蓉镇特色小镇建设中,通过旅游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以“一业兴”带动“百业旺”,助推芙蓉镇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甪直镇是一个独具江南水乡文化特色的千年古镇,随着多轮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兼有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文旅产业共存的宜业、宜居、宜游特色的城乡复合型小镇,2016年甪直镇以模具产业优势成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开启了模具特色小镇建设新征程。本文从"全域游"视角出发,剖析甪直特色小镇的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甪直镇需结合全域经济、产业、文化和生态发展的需求,主动从工旅融合、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等方面入手,精准开发、优化全域旅游资源,提供多样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和体验,同时加强基础旅游设施配套和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旅游全要素品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实现甪直全域产业经济跨越式融合发展,以期为甪直镇及其他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马婷婷 《北方经贸》2023,(6):156-160
我国旅游业发展进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甘肃作为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大省,文化旅游是甘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基于文旅融合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以及甘肃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分析甘肃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优势与机遇,找出发展中存在的困境与挑战,提出文旅融合视域下促进甘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以期推动甘肃文旅大省向文旅强省转变。  相似文献   

15.
孔捷 《中国商论》2023,(13):27-3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这一战略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在我国既有一定的时间积累,又有一定的经验积累。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及旅游市场的日益成熟,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走文旅农融合之路,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阐述乡村旅游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文旅农融合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文旅农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伴随数字时代的到来,以数字经济赋能文旅产业,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是品牌国际化建设的新举措。数字经济是无锡"三大经济"的重中之重,政府应重视数字经济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因此,无锡应乘势而上,以数字媒体夯实文旅品牌国际化建设,通过数字媒体手段让无锡形象和地标在国际上加快传播并识别;以数字内容供给为无锡文旅与科技融合发展增添新活力,将非遗文化数字化,打造文旅品牌国际化建设和文旅融合多元化发展;以举办各类展会和节事节庆活动打造全球文旅融合交流合作新平台。未来"十四五"期间,应深化"互联网+",开发新型优质数字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把文旅品牌做强做优,提升文化旅游整体竞争力,打造现代化文旅产业新高地,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旅游行业也因此得到迅速的发展。而且旅游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目前,文化+旅游的模式越来越受欢迎。也正因为这样,不论是哪的旅游景区,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旅游品牌,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旅游品牌,当地的文化旅游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文化旅游品牌能更好的让游客记住,区别于其他旅游景区,让区域旅游更具特色。本文主要是以长白山地区文化旅游品牌的开发、塑造为重点。对文旅品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措施,突出品牌在区域文旅品牌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文旅融合发展迅速,IP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的重要创新路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作为国内冬季最热门景点之一,面临着品牌升级的严峻挑战,需要解决景区文化创意吸引力不足的难题。采用SWOT分析方法审视景区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提出设计个性化景区IP、开发文创旅游产品、跨界品牌联合推广、塑造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设立全年旅游活动项目、完善景区产业链的对策,探索打造景区文旅IP的新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高歌  吴慧 《商业文化》2021,(6):140-141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实施融合发展,是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重要发展战略。之所以推出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产业融合的战略,是因为这二者在融合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本质层面具有相似性,而生态文化是文化和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集合,生态旅游则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走向,这两种产业无论是在发生背景、目的或者意义方面都具有较为紧密的关联。相关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也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20.
张娜  徐童  葛学峰 《对外经贸》2019,(10):66-68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传统单一的旅游形式已不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时代新趋势。而IP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开发核心之一,拥有着优质的核心内容和庞大的粉丝用户群体,利用文化旅游IP的粉丝经济效应可以成为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目前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特点,梳理了在文旅产业融合背景下文化旅游IP融合的各种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