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效市场假说(EMH: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是现代金融学两大基石之一,也是现代金融理论体系的支柱。作为一种发展成熟的金融经济理论,EMH自提出至今受到了来自市场异象和行为金融学的挑战,EHM和行为金融学的论战也引发了人们对市场的思考。本文对EMH理论作一综述,结合金融经济学的最新进展,为正确把握资本市场特性和投资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门超  李奕 《商场现代化》2010,(21):169-169
建立在投资者完全理性的基础之上有效市场假说是现代资本市场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许多重要的金融理论都以此假说为前提。但现实市场上存在的种种异象却不能为有效市场假说所解释。新兴的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心理、行为特征和认知偏差的角度对投资者完全理性的提出了质疑。锚定效应就是行为金融学提出的影响市场有效性的心理效应之一。本文建立了具有锚定效应的投资者"反应延迟"模型,以此分析这种心理效应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有效市场假说(EMH)是现代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石,行为金融学是借鉴其他学科尤其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同经典经济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文章从质疑EMH开始,在简要介绍行为金融两大理论基石的基础上,重点对有限套利理论进行探讨,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金融学传统金融理论是建立在市场参与者是理性人的假定的基础上的。在传统金融理论中理性人假设通常包括两方面:一是以效用最大化作为目标,二是能够对一切信息能够进行正确的加工和处理。在此基础上,传统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是“有效市场假说”。根据这一假说发展起来的各种金融理论,包括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  相似文献   

5.
浅析行为金融理论之基石——有限套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市场假说是现代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石,然而在面对现实市场的异象时却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人们在质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行为金融理论。行为金融学是借鉴其他学科尤其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同经典经济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文章从质疑开始,在简要介绍行为金融两大理论基石的基础上,重点对有限套利理论进行探讨,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商》2016,(6)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噪声只是一个均值为零的随机干扰项,市场的主导是理性交易者,而近年金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经典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异象,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噪声交易理论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有效市场假说(EMH)是现代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石,然而在面对现实市场的异象时却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人们在质疑EMH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行为金融理论。行为金融学是借鉴其它学科,尤其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同经典经济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从质疑EMH开始,在简要介绍行为金融两大理论基石的基础上,重点对有限套利理论进行探讨,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检验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对证券价格的研究并不是建立在价格形成理论基础上的,真正研究资本市场有效性问题是从研究随机游走行为开始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市场有效假说才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并最终成为现代金融学的支柱理论之一.但资本市场有效性理论至今仍受到各种新学说特别是行为金融理论的质疑和挑战,围绕着资本市场是否有效、投资决策行为是否理性的讨论将更激烈,有可能发生一场金融理论革命.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现代主流金融学,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其存在着假设缺陷。其理论无法解释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价溢价之谜和期权微笑等金融市场异象。80年代后兴起的行为金融学将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分析纳入投资决策框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视角,从行为金融理论对现代主流金融理论的挑战中反思主流金融理论将如何发展这一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威 《商》2014,(42):188-189
在投资者的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做投资决策,因而一般人们都认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理性的,信奉传统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人们尤其如此,因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陈述是基于效率市场假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例子确再三证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非理性的,这也让人们对于效率市场假说是否正确或是否合理引起许多争论。为了探讨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本文拟分为导论、效率市场假说、行为金融学上的投资行为及结论四个部分来做说明。  相似文献   

11.
行为金融学是现代金融理论发展的新突破。行为金融对于证券投资的指导意义在于其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理性人"假说的突破,由此解释金融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异象"。投资者的行为、思维会受到社会、环境、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非理性。文章首先简要总结了行为金融的主要基础理论,介绍了基于行为金融的投资策略,提出了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证券投资应注意的问题,为我国证券投资者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投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股票市场效率问题研究是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个热点课题 ,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解释股市效率问题主要有 :有效率市场假说理论、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行为金融学理论、以及股市内在效率和外在效率分析等四种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现代金融理论基石的有效市场假说越来越多地被实践证明不符合现实,而建立在非线性动力系统之上的分形市场假说,利用流动性和投资起点很好地解释了有效市场假说无法解释的各种市场现象。分形市场假说对有效市场假说形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14.
有效市场假说提出后,众多的市场异象不断挑战着有效市场假说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应运而生,技术分析派又得到了理论的支撑。行为金融理论重视投资者心理而非简单的证券价值估值,而波浪理论是技术分析流派中最为神奇、最为准确的一种,并得到投资者的普遍认可。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波浪理论实质上反映了投资者的共同心态。  相似文献   

15.
行为金融学是在对现代金融理论的挑战和质疑的背景下形成的。现代金融理论是以理性人假设和EMH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关于投资者在最优投资组合决策和资本市场均衡状态下如何决定各种证券价格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是建立在有效市场竞争、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函数最大化的假设基础之上,但实际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并非如此。由于其无法解释现实中的大量异常现象,行为金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迅速发展起来。20 世纪80年代初,一些金融学家开始引入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的一些观点来解释股票市场中的异常现象,从而产生了行为金融学(Behavior Fi- nance)。行为金融学主要从实证的角  相似文献   

16.
张志斌 《商》2013,(1):122-122,106
本文希望利用行为金融学、心理学、博弈论等,突破现有的均衡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的束缚,探寻金融市场波动的特征。最终本文得铁的纪律才是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毕国辉 《商场现代化》2013,(21):188-189
在现如今的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公司金融成为了目前较为热门的话题,尤其是在公司融资研究的发展中,现代公司金融理论成为了重要的基础,同时也是西方公司金融研究和发展的主题和方向。传统的公司金融理论是建立在严格的理性假说和市场有效性假说基础上的。而与之相对,现代公司金融理论源起于对理性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和重塑,并且已经在有效的影响公司金融价值的最大化。现代化公司融资融入了内部和外部的非理性决策,而且是非市场管理者所提出的,所以说它是不同以往的。根据目前我国市场上的上市公司实际情况,对于其管理层的不合理行为,我们应该对公司金融理论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使用新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这样才能符合我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8.
王倩 《商业时代》2007,(31):86-87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核心,研究角度多种多样。国内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处于引进和初级应用阶段,本文介绍当前影响最广泛的两种行为资产定价理论、行为金融前沿的发展情况和可能的领域,以期为国内学者对行为金融的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行为金融学对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现象。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通过对投资者心理偏差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偏差进行分析,指出处在弱式有效的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行为特征,对指导投资者行为决策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机漫步理论(RWH)和效率市场假说(EMH)作为现代金融和证券理论的支柱理论之一,一直是金融学课程中重点讲授的内容.文章通过随机程序模拟的股票波动与真实股票波动对比,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随机漫步理论;同时通过重现《漫步华尔街》中专家与"猴子"的投资比赛,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并对比专家组和"猴子"组的投资收益,验证市场效率假说,使得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更加形象而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