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字只两笔,一撇一捺,却不好写.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想写好越不易;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这两笔有一笔没写好,便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谁的字最好     
《人力资源》2009,(24):77-77
在南朝时期,齐高帝曾与当时的著名书法家王僧虔一起研习书法. 有一次,高帝突然问王僧虔说:"你和我谁的字更好?" 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说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违心之言;说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会使高帝的面子挂不住,弄不好还会将君臣之间的关系弄得很糟糕.  相似文献   

3.
山东曹县邵庄乡陈楼村内有前后两家小院,安居祖孙三代人。户主陈培德,淳朴善良,年近古稀,他自幼苦练书法,一手好字人人夸。其子陈明志,效法长辈,而立之年已以擅长书法闻名远近。良好的家教和翰墨熏陶,使得陈培德6岁的小孙子陈冲也爱上了书法,小陈冲天资聪颖,习书法为  相似文献   

4.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书法与兵法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遥想三十多年前,我十六岁时凭着一手好字被特招入伍。之后,亦文亦武,修持历练,成为军校的一名硕士生导师。我指导的学生获得了硕士学位,成为优秀的军事人才,我的书法创作也日有所进,代表作品"厚德载物"被永久性地镌刻于万里长城  相似文献   

5.
人生“变故”,初中毕业便参加了工作在家乡,湖北襄樊,写得一手好书法和好文章的张浩文小有名气。然而1993年,在张浩文每月领回一堆毛线顶替部分工资的日子里,他迷茫了,开始苦苦思考人生的出路,当时正是邓公南巡之后,广东这边热水朝天,张浩文决定南下。1994年春节一过,张浩文怀揣300元钱,挤进了人头涌动的南下列车。他的代价是提包被挤裂,分两处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的书法历史,是汉字文化提升的一门艺术.书法是五千年文明史传至今天的瑰宝. 与书法家李根强先生相识,经历了一闻二观三见面三个阶段.人民日报资深记者赵兴林曾多次提起河北有个书法家叫根强,字写得非常好,并拿出前些年发表在该报上的作品给我看.其实,在这之前,我已从许多朋友那儿,听到过李根强的名字,口碑都非常好.  相似文献   

7.
刘抒彦 《价值工程》2010,29(18):187-187
俗话说,"见字如见人"。不管是作为老师还是其他的工作者,若拥有一手出色的好字,都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练就一手好字,成就未来教师的完美板书。  相似文献   

8.
孙爱霞 《活力》2012,(21):21-22
哈普都·隽明1945年6月28日出生于吉林省桦甸县常山屯一个赫哲族哈普都氏家庭. 哈普都·隽明的祖父做过书吏及教员.父亲弟兄两人,都是医务工作者.父亲写一手好毛笔字,伯父一生酷爱诗词.上有三兄,下有一弟一妹.自幼在父亲和爱好书法的大哥引导鼓励熏陶下迷上了书法.哈普都·隽明二哥是哈尔滨师范学院历史系的毕业生,经他介绍,使哈普都·隽明喜遇良师,有幸拜游寿教授为师;后又得二哥在哈尔滨师范学院艺术院系任副主任的同学张永江和省民委同志的帮助,不仅哈尔滨师范学院的校门向他敞开了,而且还为他的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经费,使这个贫穷的少数民族孩子有幸步人大学艺术系进修深造.伯父更是他心目中最崇拜的长辈,他老人家曾作为黑龙江少数民族进京观礼团副团长参加了国庆10周年大典,受到毛泽东、刘少奇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他创作了大量题材丰富、感情炽烈、爱憎分明的诗词作品.这些作品极大地激发出哈普都·隽明要用书法艺术这个载体来宣扬伯父的赤子之心,并努力为之实践.  相似文献   

9.
现状20年来出版的关于练习硬笔书法方面的书籍、字帖,如果要加起来,恐怕也有数千万册了.这数千万册能不能造就出数千万个硬笔书法家呢?当然不能.但,总可以叫这数千万的人字写得流畅好看,使他们写的字多些规矩,少些张牙舞爪,而且还有那么一点点书法味道,但现实并非这么回事.只要你留意身边人所写的字,他们的字比较零乱,没有成体,很是不流畅.如要阅读,视觉的障碍很大.他们中间有许多人练过字帖,有的练的时间还很长,但出手的字仍不好看,他们也很苦恼,为什么要练就一手比较好看的钢笔字这样难?怎样才能把字写得好?他们渴求得到指点.  相似文献   

10.
《秘书工作》2005,(8):17-19
文学是一种很艰难的艺术,从初学到成家,中间须经过若干步骤,学者必须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拿一个比较浅而易见的比喻来讲,作文有如写字.在初学时,笔拿不稳,手腕运用不能自如,所以结体不能端正匀称,用笔不能平实遒劲,字常是歪的,笔锋常是笨拙扭曲的.这可以说是“疵境“.特色是驳杂不稳,纵然一幅之内间或有一两个字写得好,一个字之内间或有一两笔写得好,但就全体看去,毛病很多.……  相似文献   

11.
白水 《财会月刊》2014,(9):I0010-I0010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茶”字。“茶”字从“茶”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茶”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  相似文献   

12.
<正> 吴家贵,1950年12月生,字云德,号狮山人。现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自幼醋爱书画艺术,从颜真卿楷书入手学习书法,专攻王羲之、欧阳询诸家法贴,临墨三十余载,博采其精华。在临摹诸家法体的同时倾心研习硬笔书法,1990年考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专攻书法理论,1993年毕业。他先后参加全国、省、市书法大展,荣获1990年河北省首届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获1995年全国法院首届书法大赛三等奖,获1997年全省法院书画摄影展二等奖,获1997年市直机关香港回归书法赛二等奖,庆祝建党70周年中国硬笔书法大赛作品被收入《中国硬笔书法鉴赏辞典》一书,1995年被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协会授于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序曲近年来,承德县审计局无论是在审计系统内部,还是在县直部门的各类评比中都获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荣誉。仅1997年,就获得了省审计系统先进集体、市审计系统先进集体、县优秀领导集体、县级先进党支部、县级精神文明单位、县级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并且,一年之中有7人(占全局总人数的1/4)被提拔到副局级以上领导岗位。说起承德县审计局成功的奥秘,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念好了一本“人”字经:对内,管好、用好、育好人,形成了强大的内部凝聚力;对外,真诚待人,热心助人,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承德县审计局围绕“人”字…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一种强化型书法速成诱导器——书法魔具走俏哈尔滨,市民购者踊跃,不少小学的学生已人手一本。 书法魔具是将各家书法真迹用特殊方法压刻在特制的纸板或塑料板七形成凹槽,使笔在其中运行时不歪斜,沿名家书法轨迹书写,克服了手不从心、笔不随意、结构松散等毛病。每天坚持练习,短期内即可收到满意的效果。某种诱导器号称“十天练好字”,虽有些夸张,但书法魔具确是少年儿童快速练好书法的帮手,同时也适用于成年人,其原理简单,效果显著,因而受到冰城人的欢迎,书店地摊随处可见,且已有第二代产品。  相似文献   

15.
“一支笔”潇洒豪赌现年34岁的章跃军,1994年12月由县一中调到江苏省赣榆县朱堵乡任民政助理。到乡机关工作后,较之学校,接触面变宽了,而每每看到某些“大款”一掷千金地沉湎于灯红酒绿之中,章跃军的欲望之火就被撩拨得难以自抑。无奈自己缺乏“洒脱”的条件与机会,他只有忍耐。时至1996年8月,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因会计岗位出现空缺,乡民政经费的现金和账目便由他一人保管,资金进出由他一手办理,如何开支由他一人说了算,集签批、总账、出纳权于一身,章跃军完完全全成了没有任何制约的财务“一支笔”,可谓重权在握。钱虽不是自己的,但却在…  相似文献   

16.
2001年 1月 2日,湖南省会同县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一起诽谤案,被告人祖配忠因其行为侵害了自诉人侯迁光的名誉权,被判令赔偿自诉人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费等共计 1500元。   该县团河镇楠木村原村支书侯迁光在主持村里工作时,见村民祖配忠有文化,写得一手好字,脑瓜子活络,能说会道,人又年轻,便生爱才之心,逐步扶持让他当上了村秘书、村会计,并按组织程序培养他入了党。 1998年 11月,楠木村委会换届选举,祖配忠被选为村民委员会主任。但在工作中,他俩逐渐产生矛盾。 2000年 3月上旬,侯迁光起草了一份《关于要求罢免祖配忠村…  相似文献   

17.
这天,我在成都和结识多年的书家崔靖老朋友喜相逢,对他带来的一些书法新作和有关书法创作进行广泛的艺术交流。书家崔靖自幼承家教,临池40余载。其楷书以欧颜为范,后来转攻行草,兼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多种书体,尤其钟爱米芾、王铎的行草书,追慕王羲之、王献之的书风格调。他曾受当代书法名家林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偶然在《重庆文艺》上看了周永健写的“我之书法观”一文,从该文配发的作者书画作品与他深入浅出地结合自己学习《易学》、《老庄》、《道家》、《宋明理学》等古人的众多哲理与文理,谈自己对书法的心法、技法的感悟,“视书法为缘艺求慧之方便法门”的道理,就知道周永健不仅字写得好,绘画也不错,而且还对古典文学、  相似文献   

19.
书法引领汉字进入艺术的领域,汉字不再仅仅作为表达的载体,更是一种审美的客体,横竖撇捺的讲究、笔画的粗细、气势和韵律,都形成了汉字独具的审美感。写一手好字不但让人看了舒服,还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数字化大大提高效率的今天,在科技进步带来文字记录方式变革的当下,人们似乎越来越缺少机会一笔一画地书写汉字。经常不写字的恶果之一,便是"提笔忘字"。调查显示,高达94%的受访者有过"提笔忘  相似文献   

20.
王书广这个名字,这几年频频在河北书法界闪现;成为河北书坛领军人物们谈论的话题.王书广的人品、书品,以及他日趋成熟、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行草书体,更是被河北书法界人士所称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