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外贸易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78-2007年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进出口贸易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对外贸易主要通过就业和工资水平途径影响国内城乡收入差距,不同时期,对外贸易对我国不同类型劳动者的就业及其工资水平的影响不同。对外贸易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就业数量扩大效应和就业质量偏向效应,就业数量扩大效应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业质量偏向效应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外贸易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就是这两种效应的综合。因此,我国政府应高度重视对外贸易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趋利避害,综合实施各种措施,同时达到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FDI对外贸易影响的回归分析检验显示,FDI对江苏省对外贸易的贡献是明显的.江苏省对外贸易和FDI两者相辅相成,呈现出高度的互补关系,原因是江苏省的FDI和对外贸易是高度结合的,大部分的进出口额由外资企业完成,贸易要素和非贸易要素处于合作的状态.江苏省利用外资的直接效应十分明显,但间接效应并不十分理想,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进出口对FDI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越来越被理论和实践所证明,但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表现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试图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就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影响进行研究,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出由于技术及产业结构等因素,东部地区已经形成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良好促进机制,而西部地区尚未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通过技术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各地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和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加工贸易方式已经显示出较大的负面作用,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国,出口对就业的影响再次提上议题。本文利用2000-2007年持续存活的工业企业数据系统考察了企业出口对就业结构、就业总规模、技术工人就业规模、非技术工人就业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出口并不支持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贸易对就业的筛选机制,出口带来两类工人就业规模扩大的同时,降低了技术工人的就业比例,恶化了工人的就业结构。而且高技术企业、港澳台外的其他外资企业、泛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受影响尤其明显。这一结论有助于我们从出口的福利效应角度来调整和部署正在转型的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5.
对外贸易对一国的就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如何量化其效应来指导本国经济战略的实施一直是研究的重难点。基于此,本文以人均GDP为指标划分了中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经济发展阶段,实证分析了两阶段进出口总额等对就业的影响,比较研究了日、韩、新3国的对外贸易就业效应,最后尝试性地提出了我国发展外贸和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我国1994~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全国和区域两个角度分析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影响,证实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就业量的增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区域来看,东、中、西部的外贸就业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出口的就业效应均为正,进口的就业效应在东、中部不显著,但在西部则显著为负并在荬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对外贸易对劳动分配比例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96-2006年期间29个省级单位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对外出口对不包括三大直辖市的26个省级单位的劳动分配比例产生了正面影响,对外进口则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可能是对外出口和对外进口的劳动生产率效应和就业效应有所不同。东部地区的估计结果与不包含三大直辖市的26个省级单位的估计结果类似,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没有对劳动分配比例产生显著影响。对外贸易对所有29个省级单位劳动分配比例的总效应为正。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及中国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国情,研究出口和FDI对就业的联动效应显得意义重大。为此,本文从我国的出口状况及FDI发展情况入手,利用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分析出口和FDI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分析发现出口对就业有显著的正效应,FDI对我国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小,就业增长主要靠国内投资推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及中国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国情,研究出口和FDI对就业的联动效应显得意义重大。为此,本文从我国的出口状况及FDI发展情况入手,利用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分析出口和FDI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分析发现出口对就业有显著的正效应,FDI对我国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小,就业增长主要靠国内投资推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制造业私营企业的出口贸易就业弹性整体上高于外资企业,表明私营企业出口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高于外资企业。反过来,意味着私营企业出口增速减缓对就业的负面影响也较大。根据制造业细分行业平均就业弹性估算的2007年出口退税政策变动引起的就业损失表明,私营企业集中的行业在2007年出口退税政策变动中受到较大影响,而外资企业集中行业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估算结果证实了出口退税的政策成本主要由内资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承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进一步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提高。而众所周知,自1996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加工贸易一直占据着半壁江山的地位,尤其是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据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2005年间外资企业贡献的加  相似文献   

12.
肖晓军 《商业时代》2011,(20):54-56
对外贸易对我国劳动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2007年外贸对我国制造业劳动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外贸对我国制造业劳动就业有着十分显著的净正效应,2007年由外贸引致的净就业岗位达17131699个:这个数值大约占我国制造业总劳动就业人数的20%。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与几个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英国、法国、印度、越南的贸易引致的就业效应,发现与美国贸易给我国带来的净就业效应最大。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经济增长核算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我国"无就业增长"的根源在于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深化,具体的起因是自八十年代后期起在进口产品过度冲击导致我国企业持续大面积亏损的背景下,企业和政府被迫实施了减员增效政策。"无就业增长"现象长期持续则是由于私营化尤其是外资企业快速增加所带来的社会过度劳动现象的蔓延造成了就业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1978年改革至今我国经济已经高速发展了33年。在促进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和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对外贸易,尤其是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相关绩效指标的变化以及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此,我们考察了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在我国总体贸易中的比重以及其增长绩效;同时在计算了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各总量指标和增长率指标与GDP和GDP增长率之间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后得到了外资企业贸易各项总量指标与GDP强正相关,而外资企业贸易各增长率指标与GDP增长率中度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制造业私营企业的出口贸易就业弹性整体上高于外资企业,表明私营企业出口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高于外资企业,反过来,这也意味着私营企业出口增速减缓对就业的负面影响也较大.根据估算的2007年出口退税政蓑变动引起的就业损失表明,私营企业集中的行业在2007年出口退税政策变动中受到的影响较大,而外资企业集中行业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估算结果证实了出口退税的政策成本主要由内资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承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就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商业时代》2011,(17):34-36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的就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由于82.6%以上的FDI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使得FDI就业创造效应主要也是在东部地区有所体现。与FDI对区域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影响相比,FDI对区域的就业影响有限。另外,各地区FDI的进入动机、投资方式、产业分布等有很大差异,因此FDI对区域就业的影响也会不同。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浙江52县1996年-200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资企业、本土企业集聚及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外资企业、本土企业空间集聚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但是相比于资本来说两者作用效果并不强;外资企业在浙江县域的区位分布并不注重本土企业空间集聚状况,而是更加注重外资企业空间集聚度;本土企业空间集聚是本土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外资企业集聚对本土企业投资反而呈现较小的"挤出效应"。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浙江县域内生经济增长,应加强浙江县域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融合,从而提高区域持续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对中国城乡收入不均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着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外贸易对各种优势资源和要素的吸引也引发了国内居民的收入分配效应。利用1988-2005年各省份面板数据,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与全国及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不均等之间是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全国及三大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大量的进口弥补了资源方面的严重缺陷,满足了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加坡国内市场狭小,对外贸易扩大了国外需求。进口国外各种消费品,影响国内的消费结构,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对外贸易扩大了市场范围,促进了规范经济,增加了投资效益。出口产业部门的消费增加必然会给其它产业部门的生产增长、就业扩大、消费增加带来连锁效应。同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能带动整个经济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迫使出口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并提高竞争效应。  相似文献   

20.
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劳动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外资的依存度也日益提高,可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就业的促进效应尤为明显,它不仅体现在外资企业直接提供的就业机会,还包括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刺激经济增长而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