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河北经济研究》2004,(2):36-39
2003年,中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9%,创下1997年以来同期最高记录,二季度虽然由于非典疫情冲击,经济增长仅为6.7%,但三季度又跃升到9.1%;2003年前三个季度平均增长8.5%。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9.1%,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预计2004.年,  相似文献   

2.
《中国招标》2004,(10M):2-3
“中国经验”是近来常常被国际社会提起的一个词。当年张瑞敏走出国门宣讲他的“休克鱼”理论,其所预演的其实只是一出大戏的序幕。去年在非典袭击之后,中国的GDP保持了9.1%的增长速度,今年在宏观调控之后,GDP仍然保持了9.7%的增长速  相似文献   

3.
【阿根廷《民族报》3月25日】中国的经济奇迹可以用数字来解读:近10年来,中国的年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9%以上,2007年有望达到9.5%,2008年预计为9.1%。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给西方国家造成的不安同样也可以用数字来证明:已超过9000亿美元的出口额给欧洲带来的是中国商品的泛滥,以及在未来两年内700万个工作岗位的消失。  相似文献   

4.
[台湾《全球观察》10月25日]今年3季度,中国经济虽然比上季度略有减速,但仍然保持着强劲增势。按照当前的势头,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可望创下1993年以来的新高。按IMF的计算,今年中国可望超过美国,首次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全球观察预计,中国2007年全年的增长率将为11.5%。[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眼下,中国对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担心开始增大。中国今年上半年GDP增长率是10.4%,同比下降了1.8个百分点,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前景变得微妙,在广东、浙江等沿海各省,出口企业倒闭数量激增,  相似文献   

6.
已进入新一轮周期上升通道的中国经济,在今年上半年保持了快速增长:一季度经济增长9.8%,二季度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增速可能会超过10%。与此同时,在中央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下,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得到抑制,中国经济出现六大转机,  相似文献   

7.
《海外经济评论》2006,(17):16-17
【香港《东方日报》4月14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发表报告.认为今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调整年,全年经济增长料约9%。虽然增幅相对其他经济体仍属高位,但比中国过去三年保持约10%的增速已有所放缓。其实,中国今年不只经济增速需要调整,鉴于就业问题日趋严峻.为了避免失业问题恶化,实施多年的宏观调控措施,今年也要面对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趋势,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从总量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已具有某些大国经济的特征。1978年-2005年。中国的GDP从3624.1亿元增至183084.8亿元,2005年按汇率计算的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1978年-2005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355.0亿元增至116921.8亿元,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从9.7%增至64%,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相似文献   

9.
【汇丰银行2009年5月】受出口大幅收缩影响,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从四季度的6.8%下滑至6.1%,创19年来新低。但经过季节调整的季度环比GDP增速则从去年四季度的2.5%反弹到了6.2%,显示中国经济已经处于本次调整的底部。此外,3月份的月度数据显示出了更多反映经济正在复苏的信号,表明去年11月所推出的刺激政策开始变成真实需求并将在未来几个季度体现出其规模效果。我们仍然保持之前预测,即下半年GDP增速将有望高于8%,全年GDP增长7.8%的预测不变。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当世界经济在增幅1%线上摇摇晃晃.而中国却保持着8%以上增幅的时候,世界将以什么样的目光注视中国?  相似文献   

11.
【美国之音12月2日】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率每年超过10%.即使增长率在未来几年降低到7%,中国经济仍然可能在2050年,甚至在2040年赶上美国.那么,中国需要加大政治和社会改革步伐来达到这个目标吗?  相似文献   

12.
杨晓平 《开放潮》2002,(2):17-18
“2002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如果没有特大事故,尽可能防止过多下滑,应当力争继续保持在7%左右。”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在描述今年的经济前景时开始显得很谨慎。这也是许多人的担心。但谈到最后他倒也并不悲观,“事在人为”这句老话会最终检验中国人在马年能种好田。记者: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平均每年保持7.2%的经济增长是中央在“十五”计划建议中提出的。7%真的这么关键?为何要力保呢?杨启先:如果不能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许多问题会更加突出,包括:就业压力肯定更大,农民收入增长肯定更慢,财政收支赤字…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10.7%,增速已连续四年保持在10%或者多一点,而且年度之间、李度之间波动都比较小,呈现出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态势。但是喜中有忧,主要是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比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山东建设》2005,(17):28-29
2005年已过半,历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大多纷纷告急,其中1至5月,广东全省完成GDP7012.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同比增幅回落2.9个百分点:从2005年初开始,浙江经济增长步伐开始大幅放慢;而上海的工业增加值从1月份的20.20%下降到5月份的7.60%,1至5月累计增长只有10.7%,浦东经济负增长则被判为“几成定局”。目前,  相似文献   

15.
《现代乡镇》2004,(12):37-38
从前三个季度的数字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在9%以上已经没有问题,在粮食丰产和大量进口的背景下,CPI指数也将开始回落,全年应在4.5%左右。中国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下,成功地控制了经济“过热”势头,物价平稳而实现了高增长。  相似文献   

16.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经济增长率为9.9%,略快于2004年的9.5%。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已走过大半程。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经济增速已从一季度的11.9%下降到二季度的10.3%,不足百天之间经济过热担心已被下滑风险所取代。从浙江看,工业、投资、消费、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二季度开始在去年同比基数逐渐抬高的影响下,增速逐月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18.
在80年代前的几十年中,中国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出了一条特殊的工业化道路,至今已形成了完整的基础技术部门,在高新技术部门中的某些领域,中国也建立了雄厚的技术力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8年,中国一次产业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28.1%降至18%,二次产业的比重则由18.2%升至49.2%,三次产业比重由23.8%上升至32.8%,同年二,三次产业中从业人员超过一次产业,这标志着中国国民经济已走出二元结构,走向现代化,但是现实告诉我们,中国基础工业中某些领域在国际竞争中开始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不仅仍未完成,还变得更另加艰巨,中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实现工业化任务,只依靠自身力量已不可能,而应积极投身于国际竞争与合作中。  相似文献   

19.
在投资需求的强劲拉动下,2006年中国经济处在增长周期的高位段,结构性失衡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考虑到虽然支持经济增长的因素仍然存在,但世界经济增长的乏力,外需拉动贡献的减弱、结构性失衡的长期影响等,初步预计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9.5%。  相似文献   

20.
18日,中国宣布其第二季度经济增幅为11.3%,这让大多数固执己见的评论人士大吃一惊,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仍然让经济学家们跟踪起来气喘吁吁。不过,人们很难从北京各掌权部门那里发觉类似程度的吃惊或者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