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新举措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结合宁波农村发展实际,本文对成都、重庆、上海等地的农村改革试验进行追踪分析。  相似文献   

2.
加快推进上海郊区“三个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自为政和进城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上海郊区“三个集中”的总体推进速度,加快推进上海郊区“三个集中”,应以农村城市化为抓手,加大政策法制支持力度,实施跨区域化,集中化,园区化发展战略,从制度上解决进城农民的各种社会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推进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支持农民按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去年以来,上海郊区大力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已达200多家。巩固发展和规范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今年郊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结合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可以从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田园化三个梯次入手,全面推进农村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其中,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上海在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功能建设过程中,探索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功能建设,不仅能够展现上海现代商务的新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发展功能和产业属性,而且能在教育服务贸易方面提升上海新世纪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上海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上海实现“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重要一环,也是上海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动力来源。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促进上海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凸现,对上海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意义深远。本文认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必须着眼于以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协作联动为依托,特别是以杭州湾经济圈为基础,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真正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和功能。在这过程中,推进从杭州湾经济带到杭州湾经济圈的发展,是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步骤。从杭州湾经济带到杭州湾经济圈演进的战略意义在于,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目标,以杭州湾经济圈资源优化组合为原则,以产业协调发展为抓手,以国际航运中心功能营造为核心,实现从杭州湾经济带到杭州湾经济圈的跨越,也实现上海港从地区性大港列国际航运中心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国内最早推进创意产业发展的城市,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最迅速、总体实力最大、产业形态相对成熟的城市之一。但总体来看,上海的创意产业无论是规模还是能量都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因此,上海要从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认识创意产业的产业特征及其在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祝贺与希望     
《上海改革》第100期出版了,我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上海改革》是在上海经济体制改革向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推进的形势下诞生的。8年多来,上海改革从处于全国后卫地位走到全国的前列,并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经验,《上海改革》在宣传改革理论、研讨改革对策、介绍改革经验、交流改革信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所谓再城市化,是指在原有的城市化水平基础上,调整城市经济布局,推进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和农民的市民化,使得整个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更加合理,从而提高城市功能发挥的效益。上海作为老城市,在世纪之交,经济高速发展之时,也面临着再城市化的问题,这不再是市中心区简单地向外扩展,而是要进行整个城市的重新整合,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使上海这个中心城市达到区域最经济。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观在教育领域内的延伸和反映,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要求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从政府责任、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教育补偿、质量保障、社会监督等方面构建一套机制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上海的农村和农业需要新的目标定位。总体上,需要实现从传统产品经济向新型服务经济的转型;从向上海城市提供原料和作为上海的菜蓝子的产品提供者角色,转向提供上海需要的,而城市不能生产的服务。上海农村的产业结构、发展规划、建设思路都应该作出重大调整,必须重视与生态和文化保护相关的制度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21年2月25日,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但当前仍有很多问题和困境阻碍着乡村快速发展,本文通过深入调查,总结出山西农村中存在的阻碍农村及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7类痛点问题,立足农村基础建设和发展现状,针对这7类痛点问题,提出利用互联网现代科技助力解决农业农村问题的方法并设计一款手机软件。这款APP设计七大功能板块,分别针对农村、农业中存在的7类痛点问题,其中板块3跟踪服务功能为核心功能板块,板块7数据分析功能为最具价值的板块。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阶段,研究探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郊区农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发端于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恢复“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时期,  相似文献   

14.
俞正声在上海市委九届六次全会上提出,“扎扎实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工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通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高,完全有条件也有责任在率先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创造出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伍灏 《上海改革》1994,(10):26-26,22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上海郊区的农村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农村改革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进。按照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总体规划,上海郊区正面向二十一世纪,以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努力建设“五个一流”的都市型新农村。但是,随着新的体制的转按,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加大改革力度的大趋势下,效区经济和改革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农村市场是我国范围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搞活农村流通,繁荣农村市场,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村消费,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上海改革》2004,(2):17-19
随着世博会的召开,国外产业资本,国内民间资本将进一步集聚上海,为上海各个开发区整合园区功能,促进产业集群提供了机遇。服务业作为上海城市发展的经济支撑点,应以世博会为契机和动力、推动上海新一轮发展。上海要推进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使国际资本具有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报告》2007,(14):1-25
我国农村社会形态处于快速转型期,农村家庭、集体和个人储蓄养老功能减弱,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体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报告对我国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做了回顾分析,对苏州市吴中区采取政府、企业、集体和个人“四位一体”的办法,从低水平起步,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探索做了介绍,并提出了推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市场是我国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搞活农村流通,繁菜农村市场,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村消费,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编按]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工作》2002,(5):43-43
如果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第一次制度性飞跃,那么,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建立农民权利保障机制,实行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生产,就是农村改革的第二次制度性飞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当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着力解决农民权利缺位问题。我们应当抓住加入世贸的契机,还给农民一些最基本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