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技转化中介机构是联结高校、企业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的互动,加速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制,对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交流沟通平台,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势和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也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什么是"科技成果转化"在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过程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已不适用于我国当前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发达国家经常使用技术转移、新技术商业化等概念,却很少使用科技成果转化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要进一步制定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政策和措施,没有必要继续使用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转化是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关键环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江苏省科技资源丰富,区域创新能力持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江苏培养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文章主要分析了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刘士栋  王娜 《科技和产业》2023,23(17):151-156
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2013—2021年安徽省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工业绿色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区域特征与制约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工业绿色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总体改善,但区域发展较不均衡,靠近省会城市、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其效率值更高。因素分析表明,企业管理水平不足是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外部环境整体促进了效率改善。前者主要是限制规模效应的发挥,后者通过提高企业规模、利润率水平、产学研协作程度和外商直接投资等途径增进效率。  相似文献   

5.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总结了江苏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立足江苏特色优势,结合广东省等地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创新举措及先进经验,提出江苏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最大限度地整合共享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是当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本文以党中央十八大精神和福建省科技工作思路的新导向为契机,研究整合科技资源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立足于当前福建省发展实际,提出以整合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田雯 《科技和产业》2020,20(8):30-37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新疆科技与经济结合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研究分析制约新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深层次原因,对新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基本情况以及新疆科研院所和高校以及部分企业、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从政策落实情况、无形资产处置、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定价方式、成果转化模式以及成果转化资金来源等方面分析了制约新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促进新疆科技成果转化的可行性建议和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科技信息》2019,(31):13-15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可以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转化率。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面临规模小、结构不完善、转化意识不强、评价体系不合理等困境。政府、高校以及企业应努力构建协同的人才激励机制,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仍不高的问题,文章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般过程为切入点进行阐述,并提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与相应的对策,对提高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促进转化过程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技术转让与技术作价入股是科技成果转化中两种重要的转化方式,为了发挥这两种转化方式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带动产业的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需要运用政府的调节手段来激发技术转让和技术作价入股的积极性,而税收政策是有效的政府调节手段之一。文章通过对技术转让和技术作价入股所涉及的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梳理、对比和分析,提出了完善技术转让和技术作价入股方面税收政策的建议。希望通过这些建议,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在激发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聪 《科技和产业》2020,20(3):46-52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深入探析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界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然后研究了成果转化一般过程和主要形式,在此基础上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领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深度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并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程度,进而推动产业化升级,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以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产业化水平为研究起点,基于宏观数据和各创新主体的具体表现,结合政策效果,挖掘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瓶颈因素,提出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以及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安徽为例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安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可用研发因子、协作因子、转化能力因子表征;各高校创新能力差别大、资源过度集中、投入产出能力不均、与各方协作少、转化率低、创新环境急待优化。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从完善创新环境、均衡研发投入、优化各方协作、促进成果转化入手,建设"调研—研发—转化"开放创新生态链,形成多渠道投入、多方协作、资源优化共享、成果快速转化的全方位创新体系等方面促进安徽高校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昌龙 《科技和产业》2021,21(1):98-102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源泉.安徽省作为中部大省,紧跟国家科技创新的步伐,采取多种措施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服务于科技创新.通过分析税收政策促进科技创新机理,梳理安徽省支持科技创新的现有税收政策,探讨安徽省支持科技创新税收政策存在的缺陷,提出支持安徽省科技创新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丽  李斌 《科技和产业》2023,23(4):21-25
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构建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考察2011—2019年皖北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不佳,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有所不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有待提升;皖北地区的科技创新系统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值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但是提升的幅度并不是很大,总体上处于低等耦合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科研机构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重要构成,近年来,国内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为进一步提升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文章选取国内典型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研究,凝炼主要特征并提出持续优化完善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打通科研机构“科研-中试-产业化”一体化各环节、给予科研机构各类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充分激励、探索多种金融方式提升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等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林玮 《改革与战略》2014,(11):116-119
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成为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柱性产业,必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使其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和市场需求脱节、科技成果整体转化能力偏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系统与政策体系不完善等困境,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应增强法律制度保障、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导和扶持中介服务类机构发展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投资风险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8.
吴琦  朱彤 《南方经济》2019,38(5):121-140
在科研成果转化的三权改革模式中,科研人员没有处置权,科研成果处置权归科研单位所有,科研人员与转化中介被动接受科研单位主持的收益分配比例,没有平等参与分配方案制定的权利,权益不能得到保障,创造、处置、转化的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所有权也没有期限界定,导致科研单位处置积极性不足。本研究以产权明晰为分析框架,明晰科研成果的权益及科研成果处置权归属问题,提出五权分享模式和所有权动态归属制度,打破科研单位一方掌握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权,科研成果创造者权益受到不公待遇的格局,由科研人员与科研单位平等协商收益权分享比例,解决三权改革模式中得到改进而未完全得到解决的处置权、收益分配权进一步下移的问题。在三权改革基础上提出了转化权,强调转化权是整个五权分享结构的核心与关键,科研成果转化的核心是转化环节,对转化环节的开放,不能仅限于科研单位与科研人员,需要引入转化中介的积极参与,将转化中介、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共同作为转化权的拥有者。同时,在五权分享与平等协商收益分配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大包干的分配制度,建立科技人员、科研单位与社会主体三方参与的所有权动态归属机制,形成三方主体分步骤介入科技成果处置与转化的竞争格局,有利于激活科技人员、科研机构与社会团体转化科技成果的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