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全国各地水价“涨”声四起时,研究水价涨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应用马尔可夫链和ARMA模型分别对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的名义水价和剔除价格影响因素的实际水价的上涨幅度进行分析.得出2009年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相对于2004年调整后的水价将上涨10-30%结论。  相似文献   

2.
城市居民用水价格情绪受水价调整幅度、认知水平、用水习惯、水价变化敏感程度、用水行为、政府政策导向等外部性因素所影响.根据影响因素,构建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情绪驱动模型,选取青岛市三区为研究对象,借助接受指数公式,给出不同价格水平下居民用水情绪状态值,量化不同水价区间内价格调整对居民情绪的作用程度.分析得出,在不包括污水处理费的基础上,现阶段青岛市调查区居民用水价格可接受上限是3.96元/m3,对比青岛市2015年实行的阶梯水价,第二阶梯价格4.65元/m3(含1元污水处理费),可覆盖97.8%以上的城市居民用水户,当前水价定价合理,仍具备一定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水价改革对于节约用水和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是直接关系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北京市城镇居民用水为例,在分析居民用水需求弹性的基础上,通过定量模拟不同阶梯式水价的政策效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博览     
《价格与市场》2011,(12):46
多地存在工业民用水价倒挂现象阶梯水价是我国水价改革的方向,使满足盈利性、奢侈性需求的工业用水价格适度高出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生活用水价格,是这一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虽然从全国来看,工业水价是高于居民生活水价的,但这个高出的幅度显然不合理(过小),如果考虑进工业  相似文献   

5.
雷雨佳 《中国市场》2014,(48):89-90
本文通过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北京市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水价进行了简单剖析,意在论证阶梯水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戎颖 《中国物价》2011,(6):18-22
虽然上海水资源总量充沛,但是可饮用水资源却严重不足,上海是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2009年4月.上海举行了水价上调的听证会,拟利用价格杠杆来缓解企业成本‘倒挂’和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之间日趋尖锐的矛盾。本文旨在促进节水、兼顾公平和效率,通过比较和分析听证会上的两套调价方案,尤其是深入研究阶梯式调价方案,采用ELES模型来阐述目前上海居民生活用水水价的现况,试图为解决水短缺问题和水价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港澳价格信息》2013,(10):61-61
按照国家和广东省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近年来,广东省物价局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积极稳妥推进水价改革,有效促进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对保护城市环境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一、积极推进工商业用水同价,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2012年以来,广东省各地通过积极推进简化水价分类改革,逐步将自来水价格简化为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生活用水和特种用水3类,加快推进经营服务业用水与工业用水同网同价;同时,逐步缩小分类价差,减少交叉补贴,更好地实现公平负担。截至2012年底,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4个地级以上市城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几年,全国各城市居民用水的价格上涨之声不绝于耳,据统计,2005年全国居民用水价格涨幅达到7.8%,2006年又有一些城市的水价大幅度上涨。  相似文献   

9.
广州居民对水价上涨的承受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从1993年的o.24元/吨上涨到2006年的1.32元/吨,上涨了5.5倍,14年内上涨5次。面对水价上涨,以目前广州城市居民收入来看,不会有太大的经济负担,但有较大的心理负担。本文分析水价上涨后影响广州市居民心理承受力的因素,得出结论:面对水价上涨,公众心理承受压力变大的原因在于居民没有充分参与到水价的决策,对当前的水资源危机也没有足够认识,因此政府部门一方面应合理制定水价,加强公众参与水价决策,另一方面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居民水资源短缺危机感,倡导居民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10.
王利青 《北方经贸》2000,(1):199-200
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和理顺牡丹江市供水价格,健全供水企业成本约束机制,积极稳妥推进水价改革工作,促进城市供水事业发展,结合供水实际,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理顺内容 (一)规范水价分类,科学合理界定分类范围.按<办法>第六条规定,依据用水性质将现行居民生活,机关企事业单位,特种行业三种用水分类改为居民生活,工业,行政事业,经营服务,特种行业五类用水,其中:  相似文献   

11.
阶梯水价是我国水价改革的方向,使满足盈利性、奢侈性需求的工业用水价格适度高出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生活用水价格,是这一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但《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采访得知,我国工业、民用水价目前还存在着大量的“倒挂”现象,理应更多为水价上涨“买单”的工业企业却一直“幸免于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城区农村自来水价格与制水成本矛盾相当突出.一方面,农村水价偏高,以居民生活用水为例,每吨达1.80元左右,高出城市居民用水每吨0.40元,农民群众对现行水价很不满意,另一方面,水厂制水成本高,不少水厂实际成本甚至高于售水价格,企业难以维持正常经营.为此,最近我们选择了7个镇办自来水厂,对农村自来水厂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对城市供水一方面实行有偿使用制度,但同时以一直实行低价政策,把自来水厂作为福利企业,因此在水价的形成上并未完全体现水是商品的属性。西昌自来水公司的水价一直是政府定价管理的品种,从建厂供水开始定价是工业用水、商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都是一个价,即每吨水为0.25元。这个价格一直执行了近20年。到1990年,鉴于自来水设备陈旧老化、供水不足,缺乏资金改造管网和新建二水厂,地方财政又拿不出钱等原因提高了水价。居民生活用水由0.25元/M^2调为0.37元/M^3,上调48%;商业用水由0.25元/M^3调为0.40元/M^3,上调60%。以后又经三次调整水介,到1998年水价为居民生活用水0.95元/M^3,工业生产用水为1.05元/M^3,商业用水为1.20元/M^3,而供水成本1999年平均为0.97元,当年可盈利100多万元。到2000年1-4月,供水成本不变,但因种种因素的影响,预计全年可持平或略有盈利。  相似文献   

14.
雷丹  张敏 《商》2013,(20):262-262
本文首先介绍了乌鲁木齐市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的背景,并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市的水资源现状,思考乌鲁木齐市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定价的好处及局限性。最后,对乌市推行的阶梯式计量水价进行了总体的评价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两部制水价具有诸多优点,引洮供水工程在前期论证阶段未对水价做多方案比选。本文运用两部制水价理论,设计了12个备选方案,经过分析,确定了农村生活、农业灌溉和城镇用水的3个具体可采用水价。进一步分析认为,农村生活用水和城镇用水水价在可承受的范围,而农业灌溉用水价格则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需要政府进行补贴。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城镇居民用水需求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需求弹性是城镇居民水价政策制定和调整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近乎完美需求体系模型(AIDS)。采用北京市2002~2008连续7年分18个区域以居民为横截面所构成的面板数据以及1987~2008连续22年以收入群组为横截面所构成的面板数据,估计了居民用水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并分析了其它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前四个收入相对较低的群组其收入弹性为正且都小于1.且收入越低的群组收入弹性越大;收入最高的群组收入弹性为负。对于价格弹性。收入越低的群组其价格弹性相对越高,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会更加敏感:价格变化对收入最高群组的用水需求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对于北京市低收入群组。居民用水体现了明显的必需品性质,且收入的增加会导致用水量增加的比例相对更大;第二,对于高收入群纽,家庭用水反而体现了劣等品属性,这可能由于在家时间相对较少导致;第三,价格调控政策并不能有效的调节对高收入群组的用水行为。此外。本研究还分析和验证了其它家庭特征变量对用水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郑强 《价格月刊》2014,(3):27-32
以经典需求函数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有关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承受能力测度方法研究成果,构建了安阳市居民用水价格承受能力扩展线性模型。基于2003年~2010年安阳市不同收入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各项消费支出数据,通过居民生活用水消费需求函数参数估计值的计算及统计检验,深入分析了居民生活用水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收入弹性、居民生活用水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水平、历年居民水费负担水平,对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承受能力进行了科学测度。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水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对阶梯式计量水价的理论,制定方法和应用进行了探讨。论述了阶梯式计量水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并根据我国现实情况,提出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应采用阶梯式计量水价的模式,为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用水供需不平衡及价格水平偏低矛盾凸显,大部分城市供水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居民用水价格改革势在必行。从城市居民用水的属性、价值与价格构成出发,探析居民用水价格形成模式及调整的主要原因,以北京市居民用水阶梯价格改革为例,阐述了相应观点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水价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在制定水价政策时处于两难境地,既要满足成本恢复,也要考虑居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本文的研究焦点是居民水价承受能力。首先,在了解国外对城镇居民水价承受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释了反映居民承受能力指标的支付意愿,总结了衡量支付意愿的方法。然后,以武汉市城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数据,运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分析居民水价的承受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武汉市居民用水的临界水价。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水价调整的政策建议和武汉市水价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