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佳运 《改革与开放》2012,(12):177+179
十二五规划和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文化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加以扶持与推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市场与政府的矛盾的一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也必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既要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和履行政府的文化职能,又要避免市场失灵和政府越位.  相似文献   

2.
粱爱文 《改革与战略》2014,(7):17-20,52
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变更、边界的调整,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博弈过程,政府与市场博弈的结果呈现四种组合模式,由于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现象,政府与市场之间应建构一种相互合作、相互纠补的新型关系。从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变迁与演化的历史经验来看,必须科学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掌握好政府收和放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有效调控功能;让政府与市场在博弈中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市场决定与政府调控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3.
自从20世上纪70年代末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出以来,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就成了整个社会所关注的一大热点.一方面足传统体制下那种无所不包的政府权力受到市场的冲击而大大削弱,另一方面,由政府所领导的这场改革,却又显示出政府在改革中的绝对权威. 肖林的<政府经济学>一书,正足研究在市场与政府关系中,政府权力与责任的经济学边界问题.  相似文献   

4.
政府与市场关系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其论域关乎诸多学科。新近产生的政府经济学,研究的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本文由市场和政府的概念入手,综述几种流行的相关理论,进而讨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并论述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政府职能界限,最后落脚到当下改革中的中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政府缺陷与市场力量介入两个方面论述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功能关系,探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与政府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组合,互补利弊。  相似文献   

6.
市场在提供公共物品、解决其外部性方面存在难以克服市场失灵的缺陷,当求助于政府进行干预时又容易发生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同时存在时,其空白地带为非政府组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非政府组织发挥着政府、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非政府组织是为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产生的,与政府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我们在探讨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历程中,研究如何让这一特殊组织和政府一起搞好中国的免费义务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关系中许多现存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政府。本文从中央政府和新疆地方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政府在开拓中亚市场中应采取的措施,为企业开拓中亚国家市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几个重要元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笔者认为,从观念上厘清政府与市场各自活动领域及边界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前提;准确定位政府职能,从机制上确实转变政府职能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路径上通过建立合作互补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内外科技园区的三种发展模式即政府推动的外生型发展模式,以市场为主导的内生型发展模式和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互动的内生与外生相结合的混合式发展模式的分析,指出了“内外结合,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混合式发展模式是宁波市科技园区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正>我认为政府、企业与银行是现代经济关系中的“大三角”,因此按照市场运行规则,确立各自的市场定位并协调好三者的关系,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在政府、企业与银行三者关系中,政府是市场的调控主体,而企业与银行是市场的运行主体。政府作为社会的代表和调控主体并不直接干预市场主体一企业和银行的运行。而是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即通过政府的组织作用,大力培育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各种交易场所,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建立和发展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为企业和银行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提供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