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论郧西黄姜加工生态工业园区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研究和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研究方法和实践经验有待探索和验证.本文围绕湖北省郧西县黄姜产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水源污染影响南水北调工程进度这一难题,探讨建立黄姜加工生态工业园区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基本原则和系统规划,旨在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态工业园区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生态学的相关原理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和发展的,从而能够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其实现了成员之间产品的交换,而且能够实现废弃物的交换,还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水资源的梯级利用,从而能够实现基础设施的共同建设和共同使用,从而能够使园区内的成员能够协调一致,共同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共同促进园区内成员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从而能够实现能量应用的最大化,从而能够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生产方式,建立完善的生态工业园区,分析生态工业园区构建的效果和构建的方法,从而能够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促进各个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改委备忘     
《中国传媒科技》2008,(11):10-10
华立增资泰中罗勇工业园核准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华立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泰方在泰国增资建设泰中罗勇工业园项目。大新华收购香港航空部分股权核准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投资收购香港航空有限公司部分股权项目。江西铜业德兴铜矿扩建项目核准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了江西  相似文献   

4.
对生态工业园来说,由于成员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柔性问题成为制约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提高柔性是生态工业园长期稳定发展的保证。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和稳定发展,会受到技术、结构、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因子的影响。文章通过对生态工业园柔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论证了两种工业共生模式的柔性及影响因子的区别,揭示了其稳定发展的内在机理,从而为不同模式生态工业园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高安工业园为个案,就县域工业园产业配套发展的现状、问题、金融取向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  相似文献   

6.
余华银  宋马林 《中国外资》2008,(11):197-198
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并论证了生态工业园所在的省区、城市竞争力是影响生态工业园投资环境的外在因素,而生态工业园的内在竞争力是影响其投资环境的内在因素。因此,生态工业园投资环境的改善势必会促进园区工业竞争力的提升,并从而在各方利益的驱动下过渡到生态现代化,实现生态文明范式下的生态工业园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工业园建设要从企业、园区和社会三方面开展,它所产生的正外部性以及运行条件的公共品属性决定了政府介入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必要性。政府在促进生态工业园建设时应当体现循环经济的思想,制定工业园的专项规划,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工业园运作的一系列政策,为生态工业园的顺利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要保障园内基础设施等各类公共服务,为园内企业的仓储、物流、信息搜集、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等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8.
在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能源短缺的背景下,工业生态化是工业系统演化和制度变迁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果。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循环经济为理论基础,根据曹妃甸工业区的现状,提出了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区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9.
2009年11月26日,雁栖经济开发区被正式授牌成为北京第二批市级生态工业园试点园区之一,这标志着雁栖开发区生态工业建设由规划阶段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将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物“零排放”,实现环境保护、循环经济与工业开发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在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能源短缺的背景下,工业生态化是工业系统演化和制度变迁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果.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循环经济为理论基础,根据曹妃甸工业区的现状,提出了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区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1.
工业园的生态化转型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经之路,为了保障这一工作的开展成效能达到预期,本文将首先针对驱动工业园转型的几点因素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则主要从园区内外部两方面对影响工业园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做了讨论,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之上,本文在最后一部分中提出了工业园生态化转型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罗义军 《中国外资》2010,(6):164-164
完善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路径对加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促进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目前一些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路径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路径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完善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路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方大春 《中国外资》2008,(12):225-225
生态工业园能够实现园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生态工业园的核心是产业共生系统。本文从产业共生系统机理、运营途径和保障三方面探讨生态工业园构建机制。  相似文献   

14.
完善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路径对加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促进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目前一些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路径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路径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完善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路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林火平 《财政监督》2012,(30):73-75
近年来,江西旅游业紧密围绕"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战略定位和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的重要决策,着力打造"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同时,与江西丰厚的资源禀赋和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市场要求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江西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发展目标。如何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进绿色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共同课题。江西发展绿色金融的优势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目前,江西开发性金融机构与江西省政府在高层沟通、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密切合作,为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力地推动了江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是江西开发性金融支持本省实施中部崛起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此本文提出江西开发性金融"十二五"期间促进江西经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水平的根本性措施之一。近年来,江西按照"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实施了一系列适合江西省情的发展战略,经济快速平稳增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江西是一个欠发达省份,还有2/3的人口在农村,农业比重大,工业化滞后仍是江西现阶段最大的实际。本文立足于江西这一最大省情实际,倚依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原有产业的基础,以培植壮大优势产业,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切入口,就江西如何在资源、环境的约束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新一轮产业调整改造,形成综合优势,进一步加速工业化进程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诠释 (一)江西在中部地区所处的地位 目前,我省大多数发展指标均在中部地区处于后列.从最能综合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即人均GDP)指标考察,江西与安徽并处中部末值(如精确到百分位,我省还比安徽低0.17元).进而,结合产业结构中我省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情况判断,目前我省的工业化水平在中部地区最为落后.  相似文献   

20.
建设江西金融商务区是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做大做强江西省金融业、弥补江西省经济发展短板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战略决策是"加快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内在要求,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带动江西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我省在"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中,使南昌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昂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龙头"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