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辽宁省与其贸易伙伴国1999-2008年的贸易收支数据与人民币有效汇率进行分析,并分国别进行进出口模型的回归分析,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仅对于部分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存在长期均衡影响,并构成因果关系,但对辽宁省贸易收支顺差的改善没有显著作用,主要原因在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研究结论有助于了解人民币升值与辽宁省对外贸易关系,并促进辽宁省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骆玲 《西部金融》2009,(5):71-72
贸易信贷狭义概念是指进出口商之间直接提供商业信用而形成的资产和负债,贸易信贷的实质是反映企业货物流与资金流之间在时间和数量上的关系,包含贸易信贷资产和贸易信贷负债。本文主要通过阐述贸易信贷制度的发展及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的建立解析贸易信贷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3.
贸易信贷狭义概念是指进出口商之间直接提供商业信用而形成的资产和负债,贸易信贷的实质是反映企业货物流与资金流之间在时间和数量上的关系,包含贸易信贷资产和贸易信贷负债.本文主要通过阐述贸易信贷制度的发展及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的建立解析贸易信贷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4.
选取我国19902012年的数据,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货物贸易出口额和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对服务贸易出口额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货物贸易出口额的影响最大,汇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陕西外贸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外汇局陕西分局与商务、海关等部门联合建立跨境资金流与货物流的综合分析框架。通过利用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海关进出口数据以及企业、银行之间的贸易融资、贸易信贷数据,运用微观、中观、宏观三层次定量分析指标,对辖区涉外贸易走势进行准确判断,为进一步做好涉外经济发展工作提供政策指导。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2006年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二季度的数据,引入美对华高新技术出口管制和热钱因素并将它们量化,通过实证分析来探讨影响中美贸易顺差和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美国过度消费和人民币币值是造成中美顺差的主要因素;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则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主要因素,且顺差过多会产生通胀压力。因此,美国提高储蓄控制过度消费、中国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才能平衡中美贸易;合理引导国际资本流动以削弱热钱对经济的冲击、加强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透明性和规范性以消除市场预期造成的汇率扭曲。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国内外学者也开始探索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很多学者把中国对外贸易状况的改善归结于人民币汇率水平较低的原因。为验证人民币的汇率水平是否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中之一,文章基于1981-2012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年度数据,建立VAR模型,并对模型变量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找出进口、出口与汇率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VEC模型进一步探索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和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短期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近年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贸易顺差扩大,使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由此引发了新贸易保护主义,也增大了我国经济安全的风险。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以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体的贸易结构是长期顺差的主要因素。我国要在扩大进口、增加内需、调整利用外资政策、优化进出口结构、限制加工贸易发展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积极稳妥地应对贸易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目前经济转型期人民币汇率升值背景下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在分析收入分配 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细化社会核算矩阵(SAM)的数据,对我国收入分配与进出口贸易进行基于CGE分析的仿真模拟,研究发现,税收政策组合在结构化改善我国过大的经常项目顺差的效用上要强于政府转移支出,强化了我国宏观政策的相机决策的市场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汇率的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以陕西省为样本,对"汇改"后即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时间区间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口、出口总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结合陕西省实际,提出政府、银行及外贸企业如何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陕西省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传统农业是存在剩余的,国家通过将农业的"潜在剩余"强制转移到工业,为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原始积累,但也严重影响了农业自身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虽然农业剩余的转移总量无法具体衡量,但可以从边际的角度就农业剩余的转移对农业再生产的影响进行定量的研究.本文从边际角度分析这种转移对农业再生产的具体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界定了过剩经济的内涵,对其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过剩经济过剩程度的测度标准.在对否认过剩经济存在的几种代表性观点提出质疑的基础上,论证了近几年来过剩经济在中国已经存在.  相似文献   

13.
从流动性过剩的概念入手,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具体分析了中国特色流动性过剩现象的根本原因;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解决的思路,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关于贸易顺差原因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长期贸易顺差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一些流行观点对我国贸易顺差的本质原因的解释缺乏深度,因此政策建议难以具有针对性甚至具有误导性.文章认为我国贸易顺差是我国融入国际生产网络,以及在国际生产网络中角色的体现.最后时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5.
在对我国原产地规则和标准进行剖析后,认为我国原产地标准存在过于宽松的缺陷,而这个缺陷使得很多加工贸易产品即使在我国增值百分比很低却能容易地获得我国的原产地证书从而以“中国产品”名义出口,这样就夸大了我国的贸易顺差.只有采用增值百分比标准,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我国的真实贸易差额.通过计算加工贸易增值率发现,进料加工增值率超过30%,属于“中国产品”,2002年~2012年来料加工增值率低于30%,不属于“中国产品”,应当从我国出口中减去.调整后的结果说明目前我国采用的原产地标准确实夸大了我国贸易差额.  相似文献   

16.
价值剩余、产权剩余和信息剩余思想分别源自马克思、巴泽尔和作者创设,它们各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彼此之间联系广泛却又存在多维差异,这种比较研究具有生动的现实意义和新颖的理论意义。理论意义上表现为马克思主义资本逻辑与产权逻辑、信息逻辑关系的提炼,资本逻辑突出的是生产资料私有权基础上的劳资之间的经济不平等关系,产权逻辑信奉的是权力是否界定拥有,信息逻辑强调的是信息力量对利益分配的决定作用,三种逻辑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影响。现实意义上强调对现实经济社会问题的说明需要多种逻辑的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17.
在G函数这个理论范式里,融入描述货币固定数量的约束条件,依据经济运行中必定遵循的固定替代弹性规律,借助对偶理论,可以得出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这个定义是真实的和精确的,它的发现可以为进一步的有关特殊性分析奠定基础。在一般经验水平上,出于对症状的观察和诊断,对通货膨胀曾产生过若干种猜想和推测。其中,将外贸顺差推断为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便是其中之一。在关于通货膨胀的一般科学定义里,可以对此特殊推断做出审视和分析。从市场分解的角度来看,要达此目的,首先需要得出能耦合国际贸易的初始结构,再融入货币固定数量的约束条件,最后归入关于通货膨胀的分析路径。由于G函数的形式就是一个有约束的贸易函数,进行市场分解是很容易的。因此,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也是很容易的。  相似文献   

18.
论企业盈余管理的动因和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中外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其存在的利弊见仁见智,但其存在的必然性是不容置疑的,企业盈余管理的动因可分为终极动因和中介动因两个层面。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是基于盈余管理的动机,利用会计原则与方法进行的。会计信息用户可以通过了解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提高识别企业盈余管理的能力,以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对相关决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现象。治理企业盈余管理应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改善我国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状况,加强外部监督,主要是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和外部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同时也是影响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因素。我国应该采取多元化的城市化模式,以发展小城市为依托,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度发展大中城市,建立大中小并举的城镇网络体系,加速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地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促使农业向规模经营转变,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第三产业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