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于2001-2007年的进出口数据对我国传统服务贸易行业--旅游,运输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服务贸易竞争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表明,我国传统服务贸易行业竞争力在服务贸易大国中居于中下游地位,总的来说发展趋势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中国留学教育服务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这三个指标分析,再结合发达国家的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解决其中存在问题的方案。提高留学服务教育的竞争力,进而使中国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高,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在世界上的排序及占有份额、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行业结构及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三个方面,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一国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提出了发展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进出口数据对北京市运输服务贸易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优势变差指数进行分析,并将这些指标相互联系和印证,从不同侧面反映北京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情况;进而从扩大国内运输企业规模效益、提高运输企业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加强运输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健全综合运输服务网络,以及通过运贸一体化把握国际运输主动权等方面,提出提升北京市运输业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外贸产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我国外贸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机械及运输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正处于具备比较优势的临界状态,而资源密集型工业原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差。  相似文献   

6.
陈钰  卢勇 《企业经济》2012,(1):121-123
信息服务产业是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产业发展趋势、产业结构比例和国际竞争力指数方面,揭示了江苏省信息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在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江苏省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发展的内部条件(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后危机时期提升江苏信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服务贸易及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近年来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在优化贸易结构与促进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我国服务贸易占GDP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根据《世界贸易报告2019》显示,世界服务贸易占GDP的比重为13%,高收入国家为15%,中低收入国家为8%,而中国仅为6%。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国是货物贸易的顺差国,而服务贸易一直是中国外贸逆差的主要来源,2019年逆差15024.9亿元,由此可见我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仍然较弱。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数(比较优势指数)自1995年起始终小于零,并且不断下降,这说明中国服务贸易从整体上来看在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数据,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竞争力指数(TC)、产品相似度和市场相似度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表明,我国农场品贸易出口竞争力处于相对劣势,与巴西差距较大;与日韩两国的产品和市场相似度都较大,呈现激烈的竞争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提高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必须从政府、企业、生产者等全方位入手,提高科技水平、扩大投资力度、改善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服务贸易在近几年来迅速发展。本文分析了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优势的相关指数进一步分析浙江省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形成有效的服务贸易推动机制,保持服务贸易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进出口价格比等指标分析了我国竹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发现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竹炭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但还主要依靠低价格优势获得国际市场份额。最后,就提升我国竹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及我国外贸结构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在外生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中国外贸进出口格局和增长方式,在全球经济衰退以及伴随而来的贸易保护主义冲击下,已受到严重的影响。面对目前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中国外贸结构及增长方式应着眼于动态的内生比较优势,依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调整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利益结构,促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而转换的关键是技术的创新。以技术进步促进贸易结构的调整必须立足于我国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具有不同技术水平和要素结构的区域适宜采用不同的技术革新方式,通过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模式促进外贸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2.
石颖颖 《企业导报》2012,(11):90-92
文章使用比较常用的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以及进出口价格比指数等指标对中国化妆品行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由此对中国化妆品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贸易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已逐步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金融中心,其贸易进出口在连续数年快速增长后,加工贸易已成为上海外贸第一大贸易方式,为我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有着难以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后发优势战略相对于比较优势战略的主要优势为,主张不必消极地按照比较优势介入国际分工,要注重培养高级要素和特定化要素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重点扶持具有潜在竞争力的产业.目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特剐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比较低,应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优化中国服务贸易结构,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北京市12个服务行业的数据,从产业间与产业内贸易两个角度,利用RSCA、Lafay指数对北京服务贸易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北京市服务贸易整体处于比较劣势状态,服务贸易由资源型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密集型行业转移,贸易模式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移。同时,利用Galton回归分析法考察了北京服务贸易模式的Cantwell变动效应,结果表明:以RSCA指数衡量的专业化程度与以Lafay指数衡量的专业化程度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最后,通过JB检验选择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进行衡量,结果显示:北京市服务贸易专业化程度略有下降,发展较为缓慢,为渐进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重点从金融发展视角对生产性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展开分析。首先通过理论分析金融发展影响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内在机理,表明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越高、越完善的国家,其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越强。经验分析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标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别度量不同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并采用三类变量衡量各代表国金融发展在金融市场规模、效率和交易规模等方面的差异,进而实现这一视角的全方位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印两国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利用TC和RCA指数对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虽然在服务贸易总量上超过印度,但其整体竞争力相对于印度有显著劣势,并且这种劣势有扩大趋势;同时通过比较发现,相对于印度,中国仅在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上有稳定和明显的优势。然后,据此提出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细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的强弱已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与俄罗斯作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两国经贸关系尤其是在服务贸易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本论文就是在对中俄两国服务贸易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中俄服务贸易对我国的影响,并对发展我国服务贸易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日贸易互补性研究——基于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中日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2004年以前日本一直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日贸易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两国之间存在着贸易互补性。文章利用近十年的制造业贸易统计数据,借助G—L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及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日贸易的依存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日双边贸易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建立在双方的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互补性还在不断地加强,这是中日贸易关系的主要方面,因此中日双方应客观看待和处理双边贸易竞争与摩擦。  相似文献   

20.
中日电子产品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来,我国电子产品(SITC76)对日本出口量均大于进口量,而电子产品是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是否能说明我国电子产品对日本具有竞争优势呢?本文从显示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等指标分析1992-2006年中日贸易中电子产品的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的状况,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电子产品对日本的竞争力较弱,中日电子产品表现出非常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但这种产业內贸易以垂直分工发展为主,同时具有局部向水平分工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