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就业》2014,(6):7-9
按:日前,由中国就业促进会组织开展的"推进劳务品牌创新发展"研究项目圆满完成。该项目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申请贷款开展"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中的就业服务子项目。为深入总结劳务品牌形成发展规律,探索劳务品牌创新发展思路,进一步推动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中国就业促进会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指导下,结合多年在此领域的工作实践,对劳务品牌的发展历程、现状、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形成了《推进劳务品牌创新发展研究报告》。本刊进行摘要刊载。  相似文献   

2.
《中国就业》2014,(6):7-9,49
正按:日前,由中国就业促进会组织开展的"推进劳务品牌创新发展"研究项目圆满完成。该项目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申请贷款开展"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中的就业服务子项目。为深入总结劳务品牌形成发展规律,探索劳务品牌创新发展思路,进一步推动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中国就业促进会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指导下,结合多年在此领域的工作实践,对劳务品牌的发展历程、现状、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形成了《推进劳务品牌创新发展研究报告》。本刊进行摘要刊载。  相似文献   

3.
为配合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一步推进劳务品牌建设,大力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层次和质量,年初,中国就业促进会研究制定了《中国就业促进会进一步推进劳务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就业》2013,(5):4-7
前言: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扩大,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或传统、或新兴的劳务品牌。劳务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杀手锏",是务工就业的"明信片",人员闯四方的"通行证",更是我国今后农业富余劳动力包括新成长的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助推器"。近期,人社部技术指导中心围绕劳务品牌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全国劳务品牌数据统计分析报告》,涉及劳务品牌的基本状况、劳务品牌培训状况、政府在培育劳务品牌中的作用、劳务品牌的作用、加强劳务品牌建设的几点思考等各个方面,极具研究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就业》2006,(7):4-8
六月春城,繁花似锦,天高风清,景色宜人。为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审议“十一五”期间中国就业促进会的五年规划,研讨中国就业再就业工作中的政策思路与实践活动,探索建立健全促进中国就业长效机制和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热点问题,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中国就业促进会的理事们,齐聚云南省昆明市,胜利召开了中国就业促进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中国就业促进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就业促进会五年工作规划》和《关于成立中国就业促进会公共就业服务等八个专业委员会的建议》,并对进一步加强就业促进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努力配合政府促进中国就业工作等方面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陈伟  蒋毅 《中国就业》2012,(5):22-23
近年来,南京市立足本地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创塑劳务品牌,打造"新南京人"服务中心,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转得出,带得动,留得住"。截至2011年底,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92.77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7.2%。  相似文献   

7.
《中国就业》2014,(7):46-47
正近年来,山东省肥城市从"打造中国桃都,建设美好肥城"的高度定位城市发展,把创业带动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立足地方特色优势,全力实施品牌梯次发展战略,创"肥城建安"品牌拉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天工桃木雕刻"品牌激励城乡劳动力就地创业就业,创"万"字头劳务品牌拉动异地和就地就业"双引擎",积极促进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就业》2013,(6):10-10
为全面推进素质就业工程,石首市人社局以打造"品牌培训"为抓手,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围绕品牌培训,着力提升培训质效。坚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就业指导"原则,拓宽培训领域,延伸培训广度。开展转移培训,推动转移就业规模化。围绕石首建筑防水、石首模具工等全省知名劳务品牌与培训专业,积极为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培训,市内各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9.
郭成 《中国就业》2011,(3):46-46
近日,中国就业促进会与民工网签署合作协议,支持其开展万千就业对接工程,共同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工程目标是“走向万个村庄叠帮助农民工就业参走向千所职校,帮助蓝领择业”将通过在部分农村劳动力重点输出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与用人企业之间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西宁市农村人口80万人,农村劳动力68万人,近年来西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西宁实际,以积极开发和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为基础,完善政策,强化服务,扎实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并为全市就业局势稳定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2012年,石嘴山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以安置就业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为手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就业服务内容。截至去年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转移农村劳动力65319人次,完成目标任务60000人次的108.9%,有组织转移23278人次,自发转移42041人次,实现劳务总收入59132万元。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青海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数据为基础,针对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存在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对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估算,全面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存在的致因,总结了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特点,结合青海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对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论述了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途径,并为促进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主席的故乡湖南湘潭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总人口2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7万人.现有农村劳动力123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以上。为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湘潭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卜号文件以及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实施劳务经济富民战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4.
周辉 《中国就业》2008,(9):30-32
当前,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促进就业转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业靠培训,岗位凭技能”的企业用人机制不断成熟,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加大,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5.
马全洪 《中国就业》2013,(11):24-25
吉林省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坚持就地转移与劳务输出并重,多渠道、多途径转移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注重发挥驻外劳务机构作用,在北京、天津、大连、青岛深圳、广州、营口等农民工主要输入城市建立10余个驻外劳务机构,由省劳务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管理,明确职能任务,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委、市政府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并将其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把握当前形势变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本文调研以中部地区省份欠发达山区的农业人口大县为样本。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主体"与"载体"两大难题,前者表现为三类就业困难群体的出现,后者表现为三种缺失转变载体的状况,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新、老问题的相互交织,以及政府履行就业公共服务职能的缺位与错位。为此,建议以就业促进为目标完善政策和破除体制障碍,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专业素养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8.
郭成 《中国就业》2010,(1):49-49
12月17—18日,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和中国就业促进会创业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鹤壁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与服务工作研讨会在河南省鹤壁市举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就业促进会、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鹤壁市人民政府等有关方面的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82个创业型城市、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创业工作的有关同志,有关方面专家以及创业专业委员会部分会员共16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泸县利用统筹城乡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扎实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了劳务输出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据统计,2007年,该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3.02万人,劳务总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关,达24.36亿元,完成任务的130.27%。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形势下,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为此,笔者结合烟台市牟平区农民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做了专题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如何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