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稻田养虾的田间准备 养虾的稻田要求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保水力强、土质肥沃、用电、交通方便。每块稻田面积一般以10亩左右为宜。田埂四周应加固夯实,防止漏水。稻田四周开挖环沟,环沟沿田埂内侧或离田埂2—3米开挖,沟宽3-5米,深1.2-1.5米,坡比1:2,田块较大的稻田中间开挖“+”字形或“井”字形  相似文献   

2.
<正> 一、稻田工程建设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的稻田,面积以5—10亩为宜,土质为粘壤土,要求肥沃和保水性能较好。 稻田工程建设包括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环沟是蟹活动的主要场所,沿田埂内侧田间开挖,要求沟宽3米、深0.5米。田间沟与环沟和稻田相连,视田块大小,开控成横沟或“+”、“#”字形沟,沟宽1米、深0.5米。暂养池用于培养V期幼蟹、暂养蟹种和收获商品蟹等,规格为10×2×1米。以上在三部分占稻田面积的10—15%。工程建设的土方约200立方米,用以加高加宽田埂,使之成宽1—2米,高0.5—1米。  相似文献   

3.
<正> 一、稻田工程是基础 1、稻田选择:养殖罗氏沼虾的稻田宜选择在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水质清新的稻田,尤其以库区闸口附近为佳,面积3—5亩。 2、开挖虾沟:沿稻田四周开挖一环形沟,沟宽3—5m,深0.3m,沟内人工种植水花生、聚草等挺水植物,沟面放入浮萍等漂浮植物,供罗氏沼虾栖息,隐蔽及蜕壳所用。 3、加固田埂:用开挖虾沟的泥土加高加固田埂,田埂高60—80cm,宽50cm,并夯实。  相似文献   

4.
<正> 1 稻田养殖 1.1 田间工程和防逃设施建设 几年的实践证明,搞好田间工程和防逃设施建设,是保证稻田养殖取得高产高效的首要因素。首先,加固加高田埂,田埂要求高度1米以上,顶宽1.5米左右,并夯实,提高保水性能;二是开好“一塘两沟”,“一塘”主要作用三个,即苗种培育、苗种暂养和成品囤养,深度1.5—2米,面积占整个养殖总面积的10%—15%。“二沟”主要指围沟和墒沟,其面积占整个养殖水体的20%以上,10亩左右的稻田,围沟开口宽3—4米,20亩以上的围沟开口宽4—5米,沟深均为  相似文献   

5.
<正> 茭白、鱼、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立体种养新模式。在田中种植茭白,一年收二季,四面围沟养殖名、特、优鱼类及蛙类,亩平均经济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是常规种植茭白收入的5倍。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一、茭田的选择及整理选排灌方便的肥水田、深脚烂泥田、冷浸田、低产稻田,离原田埂2米远处挖1.5~4米宽的围沟,沟深O.8~1米,再每隔20~30米挖一条宽1米,深0.8米的腰沟。围沟起出的泥土用以加高加固田埂,要求埂面宽2~3  相似文献   

6.
现将稻田养殖彭泽鲫高产技术介绍如下:一、稻田的选择和整理。1.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质好、保水力强,排灌方便的田块,单、双季稻田均可。2.加高加固田埂,埂高0.5米~0.7米,宽0.5米,并夯实。在田中成对角各设置一个进水口和排水口,在进水口和排水口处安置好拦鱼栅,防止逃鱼。3.在稻田进水口处建一小池,小池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10%,小池形状可正方形或长方形,随田而定。小池深为1.2米~1.5米。在插秧前挖好鱼沟,沟深0.8米,沟宽0.5米,稻田1亩以下开一条沟,1亩以上可根据面积大小开“…  相似文献   

7.
内陆地区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稻田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容易、管理方便的稻田。面积以1—2亩为宜,底质以保水性能较好的沙壤土为佳。二、田间工程建设1、稻田整修:包括环沟、田间沟和田埂。环沟是对虾活动的主要场所,春耕时,在离田埂内侧基部1—1.2米处开挖。沟宽60厘米,深50厘米;田间沟与  相似文献   

8.
<正> 一、稻田选择与整理。选择通风透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无毒、排灌方便、土壤保水性能好的田块作为养殖稻田。面积1—2亩为一单位,最好连片开发。对选择的稻田,在移栽前要进行整田。具体方法:在田中开挖“田”、“日”字形沟。水沟规格:沟宽1.5—2.5米,深0.8—1.5米,开挖面积占稻田面积的20%—30%,挖出的泥土用于加固田埂,田埂加高夯实后高度40厘米。仅养殖鱼或虾只须在进排水口设置防逃网栅,养  相似文献   

9.
青虾为名贵水产品,深受市场青睐,而且具有浅水性生活的生物学特性,适合在稻田中养殖。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一、养虾田的选择和建设:(1)稻田选择。养虾田首先要选择那些水质无污染,水源充足,能够保水、保肥的稻田;其次要尽量选择那些交通比较便利的田块。(2)养虾田的建设。一是加高加固田埂,使之高达0.7米,宽达1米,不垮不漏;二是疏通进排水系统,确保排灌自如;三是设置好拦鱼栅,在进水口设置40目、80目的双层筛网,排水口设置60目的单层筛网;四是挖好沟和池,在离田埂1.5~2米处挖“田”字沟,沟宽3米,沟深0.5~0.7米,“田”字沟中间挖一面积40…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东港市1992年开始稻田养殖革胡子鲶试验,当年试验稻田亩产革胡子鲶102公斤.1993年扩大试验,平均亩产120公斤,最高亩产20O公斤,平均个体重0.5公斤.最大个体0.85公斤,同时亩产水稻500公斤,获得鱼稻双丰收.东港市的养鱼稻田设计如下:在1亩水稻田中,沿田埂四周挖围沟,沟面宽1米、底宽0.4米、深1米,沟长120余米.同时,用挖起土加宽加高田埂.沟占稻田面积19%,插秧面积占81%.另外,在沟底设置儿管瓦管或毛竹管,每段长度为0.5~1米,既便于革胡子鲶栖息.也有利用捕捉与观察.与此同时,加强对稻田农药、鱼病防治以及投饵,施肥的管理,可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 本地实践表明,利用浅水环境种植荸荠、养殖青虾,既可获得荸荠、青虾双丰收,又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一、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受光条件好的水田种植荸荠,面积以3—5亩为宜。在荸荠田周边开挖宽0.5米、深0.8米的外环沟,在畦面上每隔2.5米开挖一条宽0.5米、深0.6米的畦沟,畦沟要开成“王”、“田”字形,做到沟与沟相通。荸荠田两侧设有注、排水系  相似文献   

12.
<正> 一、稻田选择 选择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强、进排水方便的田块。选用茎杆坚硬、耐肥抗倒、抗病虫力强的水稻品种。每丘稻田2—5亩为宜。 二、工程建设 沿田埂内侧距田埂2—3m处挖宽3—5m、深0.8—1m的环形虾沟,将其中一段虾沟加  相似文献   

13.
<正>一、稻田的选择与改造1.稻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水源周边无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水、电、路三通,田块平整,土质以壤土为好,面积以20亩以上的田块为宜。2.稻田改造在规划的养殖面积内,沿外田埂四周挖沟,要求沟宽2~3m,沟深0.8~1m,坡比为1︰2.5左右,虾沟面积约占稻田面积10%左右,田块面积在50亩以上,可在田块中间挖十字沟,十字沟可稍浅稍窄,在宽1m左右、深0.5m左右。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殖青虾,投资小,亩投入不到百元,产成虾达30公斤以上,效益比稻田养鱼还高,有很好的发展前途。一、田块选择选择靠近水源、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且保水的田块,在稻田四周开挖宽2-4米,深1米的环沟,横沟或十字沟开挖宽1米,深08米,呈“田”或“日”...  相似文献   

15.
稻田育水丝蚓(俗称“红虫”)养泥鳅,可充分利用水体资源,还能减少水稻病虫害,因鳅套养稻田水体中,畅游索食害虫,还起着生态防病作用。近几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花陇村赵金忠利用10亩稻田育水丝蚓养泥鳅,一般经4个多月饲养,亩均生产成品鳅150—200公斤、水稻500—600公斤,产值1500—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是单一种植水稻的2—3倍。一、田块选择与准备。选择土质较肥,水源有保证,水质良好,管理方便的田块。一般每块稻田面积3—5亩为宜,在离稻田田埂1米处四周或对角挖宽1.5—2米,深1—1.5米的集鱼沟和鱼溜。在田中间隔1.5—2米开挖一条…  相似文献   

16.
<正> 一、稻田养虾的田间准备 养虾的稻田要求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保水力强、土质肥沃、用电、交通方便。每块稻田面积一般以10亩左右为宜。田埂四周应加固夯实,防止漏水。稻田四周开挖环沟,环沟沿田埂内侧或离田埂2—3m开挖,沟宽3—5m,水深1.2—1.5m,坡比1∶2,田  相似文献   

17.
<正>一、稻田改造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的田块。1.合理确定田沟比例。其中沟坑面积占10%,种稻面积占90%。2.加高加固田埂,做好防逃墙。田埂高50cm左右。用小砌块或者彩钢瓦做好60cm高的防逃墙。3.挖好鱼沟鱼溜。目前鱼沟主要有2种开挖方式鱼沟:一是四面围沟,1号稻田围沟宽2-3m,深0.6-1m,大的田块还可在中间再开挖稍浅的"十字型"或"井字型"鱼沟;二是中间沟,在稻田中间开挖条形鱼沟,宽5m左右,长根据田块决定,够深0.6-1m。鱼沟、鱼溜挖出的泥土,用于增高、增宽田埂。增宽的田埂用于种植蔬菜、水  相似文献   

18.
<正>一、养殖前的准备工作选择地势平坦、开阔连片、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面积10-100亩的田块。沿稻田四周开挖深1.5m、宽3-4m的稻田环沟;面积超过50亩的稻田,还应在田块中间开挖深1m、宽2m的"十"字形或"井"字形田间沟,环沟、田间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8%-10%。稻田改造完成后,用生石灰100kg/亩带水20cm对环沟、田间沟进行消  相似文献   

19.
<正> 稻田养蟹是不占耕地、成本低、效益高、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多物共牺,相互促进,每亩纯收益3000元左右。技术如下: 1、稻田选择及养蟹工程建设 宜选择5亩以上,水源丰富,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的田块。工程建设:在稻田周边开挖蟹环沟,宽1.5米、深1.2米,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几年来,江苏盐都县义丰镇三官村养鳝专业户周同奎同志,在镇水产技术人员指导下,总结现有池塘、稻田等人工养殖,结合黄鳝生活习性,利用1.5亩责任田进行稻田畦沟式培育蚯蚓、养黄鳝的综合养殖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总收获黄鳝300kg,水面单产每平方米产鳝0.75kg,亩产稻谷550kg。这种畦面培育蚯蚓、沟养殖黄鳝的模式,当蚯蚓大量繁殖时或天气变化时,蚯蚓会到处爬行而跌入水沟,成为黄鳝食料,同时夜间黄鳝会出来觅食,蚯蚓繁殖生长不断地为黄鳝提供食料。实践证明畦沟式培育蚯蚓、养殖黄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