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蓝海战略”是最近被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理念,它要求企业突破传统的血腥竞争所形成的“红海”,拓展新的非竞争性的市场空间,以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进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记得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曾经说过:“企业有利润并不等于具有盈利能力”,这也说明企业开创蓝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80年代,企业普遍通过低成本、差异化等战略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被称为是以竞争为中心的传统的“红海战略”(意味着血腥竞争)。该战略对绝大部分竞争者而言是一种零和游戏。针对“红海战略”带来的弊端,2005年,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金伟灿博士和莫伯尔博士提出了“蓝海战略”理论。蓝海战略是以创新为中心,靠扩大需求,做大行业的蛋糕来开拓新领域。蓝海战略的最大贡献,就是提醒企业家不要在自己熟悉的本业与同行进行恶性竞争,而要以“价值创新”的方式开拓还没有人进入的新领域,面前就会出现一片迷人的蓝海。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同质化竞争中,只会打价格竞争力的企业如同抱着炸弹睡觉,永怀生存的警觉与死亡的恐惧,为了“伤敌一千”,常常要“自损八百”。这种流血竞争的结果往往是市场愈来愈狭窄,公司的获利和成长都越来越萎缩,最终血流成河,成为一片“红海”。《蓝海战略》认为,要打破“红海”宿命的唯一方法,就是运用“蓝海战略”,探索还没有被开发的差异化市场,以及消费者还没被满足的需求,一举超越竞争,开创“无人竞争”的蓝海商机。  相似文献   

4.
“我不怕竞争,也没有竞争,和其他餐饮业同行比,我们是在‘蓝海’里。“采访一开始,张蓝就说出了一个令记者意想不到的名词——“蓝海”。也难怪,这位在京沪白领中正火爆着的俏江南酒家的女老板正在长江商学院学习EMBA,对于“蓝海战略”自然并不陌生。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2006,(13):42-45
与波特在《竞争论》中所提出的“在追求差异化与低成本之间作出选择”不同,畅销书《蓝海战略》的作者、欧洲工商学院教授钱·金和莫博涅提出了“蓝海战略”:通过开拓新市场彻底甩开竞争对手,步入无人竞争的领域,这样也可以同步实现差异化与低成本。硬碰硬的竞争令不少企业陷入了血腥的“红海”市场,大家都在与对手争抢日益缩减的利润额;而流连于“红海”的竞争之中,将越来越难以创造未来持续性的增长——《蓝海战略》这样认为。那么,在市场环境并不乐观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蓝海”在哪里?事实上,在中国市场的许多领域,一些企业在左冲右突之…  相似文献   

6.
中国仓储业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呈现出“蓝海”与“红海”相互交织、混杂的复杂竞争态势。多数传统仓储企业基本处于过度竞争的“红海”,面临着残酷的市场竞争,迫切需要实现战略突围,驶向“蓝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解读蓝海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80年代,企业普遍通过低成本、差异化等战略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被称为是以竞争为中心的传统的“红海战略”(意味着血腥竞争)。该战略对绝大部分竞争者而言是一种零和游戏。针对“红海战略”带来的弊端,2005年,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金伟灿博士和莫伯尔博士提出了“蓝海战略”理论。蓝海战略是以创新为中心,靠扩大需求,做大行业的蛋糕来开拓新领域。蓝海战略的最大贡献,就是提醒企业家不要在自己熟悉的本业与同行进行恶性竞争,而要以“价值创新”的方式开拓还没有人进入的新领域,面前就会出现一片迷人的蓝海。“蓝海战略”的理论出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缺乏的恰恰是敢于正视竞争的“亮剑”精神,而不是逃避竞争的“蓝海”战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蓝海”指利用自己优势所获得的市场。相对于“蓝海”来说,“红海”则指已经处于微利竞争的市场。饮料行业的竞争之惨烈是有目共睹的,看似“红海”。危机重重,实则蕴涵了一线生机。如何在浩瀚的“红海”中发现平静的“蓝海”。如何运用营销创新来创造蓝海。如何有效运用产品差异化、渠道差异化、试点市场的概念来切实运作市场?这是华龙冲击饮料市场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孙保营 《企业活力》2008,(10):94-96
<正>蓝海战略促使企业脱离残酷竞争的红色海洋,创造蓝色的市场空间,把竞争变成无关紧要。蓝海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战略布局图的构建,而战略布局图构建的重点则是关键元素的  相似文献   

11.
韩国W.钱.金和美国勒妮·莫博涅合著的《蓝海战略》已在企业界引起巨大反响。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蓝海战略”呢?“红海”是指已知的竞争激烈的市场空间,其相关的游戏规则已经确立,市场也相对的成熟。“红海战略”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竞争战略。“红海战略”主要是在已知市场空间的竞争,在这里游戏规则已经订好了,你只需按照这个游戏规则展开针锋相对的竞争。你所要分析的就是竞争态势和已有产业的条件,这是“红海战略”需要研究的变量和因素。如果说“红海战略”是基于产业组织经济学,那么“蓝海战略”的理论基石则是基于新经济理论,也…  相似文献   

12.
企业为了寻求生存和发展,往往选择与对手在竞争激烈的已知市场中争抢日益缩减的利润额,然而在目前过度拥挤的产业市场中,硬碰硬的竞争只能令企业陷入血腥的“红海”,开创一片无人争抢的“蓝海天空”成为企业的共识。本文阐述了开辟蓝海的必要性,介绍了蓝海战略的内涵和基本分析工具和框架,并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和风险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蓝海战略“中国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如何生存下来并脱颖而出,是个值得永久思考的问题。不断进入的竞争者和逐渐透明的信息使得企业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企业纷纷开始寻找一条提升顾客价值之路,从企业自身来讲,跳出一味节约成本的思维模式,树立一个优秀的品牌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所以对于当今的中国企业来说,蓝海战略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作为蓝海战略的基石,价值创新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价值创新能够带领企业走出“红海”,创造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彻底甩脱无谓的竞争。  相似文献   

14.
曾历 《企业文化》2006,(7):15-17
“我不怕竞争,也没有竞争,和其他餐饮业同行比,我们是在‘蓝海’里。”采访一开始,张蓝就说出了一个令记者意想不到的名词——“蓝海”。也难怪,在京沪白领中正火爆的俏江南酒家的女老板正在长江商学院学习EMBA,对于“蓝海战略”自然并不陌生。的确,走进俏江南,就会发觉  相似文献   

15.
徐明天先生在《“蓝海”是一种幻觉》一文中指出;“……这本书(指《蓝海战略》)之所以受到吹捧,是这本书的机会主义理论迎合了一些国内企业家的心理。……其实,‘蓝海’只是一种幻觉,只是海市蜃楼中的美景,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想做到人无我有,已经很难,只有做得比别人好。因此,要摒弃‘蓝海’的罂粟花,不要再依靠机会主义,而应该回归到技术、产品、市场和管理的企业本源上来”(见本刊2006年11期)。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全球著名的财经图书《蓝海战略》提出目前市场分为红海市场、黄海市场和蓝海市场的著名论断,掀起一场蓝海战略风暴。价值创新是蓝海战略的基石,价值创新不仅仅是创新,而且是一种战略,它要求企业让整个系统为买方和自身实现价值飞跃而运营,使企业彻底甩脱竞争对手,并将新的需求释放出来。要赢得明天,企业不能靠与对手竞争,而是要开创“蓝海”,即蕴含庞大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以走上增长之路。而仙妮蕾德不管是在突破直销的禁锢上,还是在传统特许经营的创新洛杉矶厂房上,都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它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未来流通领域发展的特色之…  相似文献   

17.
2005年5月,与《蓝海战略》一书韩文版公开发行几乎同步,韩国LG公司启动了一项被比作“蓝海战略”的新计划。在这一战略中,LG电子决心摆脱以往依靠提高运营效率来获取竞争优势的策略,试图重新计划在新兴市场乃至从未涉及的空白市场寻求利润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8.
在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银行业,地方性商行应当进行周密的蓝海战略铺排,寻求生存空间.这一张略铺排要求地方性商行首先要促使组织逐渐向可以承载蓝海战略的实体进行转变,然后坚守本土,划定蓝海开拓的地域边界,接着要基于细分、整合和重新定义,开拓市场蓝海,最后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掌控蓝海制海权.  相似文献   

19.
田耘 《中外管理》2006,(1):28-29
2005年5月,与《蓝海战略》一书韩文版公开发行几乎同步,韩国LG公司启动了一项被比作“蓝海战略”的新计划。在这一战略中,LG电子决心摆脱以往依靠提高运营效率来获取竞争优势的策略,试图重新计划在新兴市场乃至从未涉及的空白市场寻求利润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20.
提起品类创新,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产品的改进、战术技巧的实施等,结果导致其战略价值被忽视。事实上,创造新品类是一种战略,是中小企业和成长性企业实现差异化经营、开辟“蓝海”市场的实效制胜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