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结构,是让无足轻重的企业退出,放开竞争行业的企业,这有利于政府集中精力抓好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主导作用。 国有企业退出的形式 国有企业从国有经济领域退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有企业出现了效益日渐下滑的局面,如何进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之一。本文将从产权结构、规模结构、行业结构三个层次来探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关问题。 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层次 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包括三个层次:产权结构的调整、规模结构的调整与行业结构的调整。这三个层次的设定是从国有经济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而设定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内在、有机的联系,即产权结构的调整是根本,规模结构和行业结构的调整要互相配合进行。  相似文献   

3.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实质是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并按照政府与市场职能的划分,调整原已形成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作为政府调节控制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主要作用是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通过国有经济带动和引导其他经济成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不是简单地退出物质生产领域,而是从发挥国有经济弥补市场经济缺陷的作用,调节控制市场经济运行出发,在调节控制市场经济运行的方式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4.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是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我国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外资、民营企业承接困难;对员工合法权益的侵害及债务性负担过重等等。因此,我国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总量和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优化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应该从国有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企业规模结构和资本结构四个方面进行.第一,国有经济总量的区间定为17%~32%;第二,按照市场失灵决定国有企业存在的必要性和产业范围;第三,国有经济规模定位要体现大公司和大集团发展战略,加强国有资产增量与存量调整,完善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第四,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定位于按照产业结构与产权结构的有效结合,选择适合国有企业特征和使命的国家投资比例.以决定是国家独资、国家控股还是国家参股.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改革的重点,已经从国有中小型企业大规模的改制退出转到国有大中型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十一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实现国有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优化布局结构,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技术进步,不断提高国有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本退出与国有企业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收缩国有经济战线,使国有资本实现战略性退出,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的需要。但国有资本退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具体来说,一是依靠国有企业再造;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但是关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问题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要想正确理解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应该首先清楚国有经济的改革历程,认识到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目前存在的关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争议性问题进行辩证分析,深刻认识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对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对如何深化中国国有经济实现战略调整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汽车、制药、家电与纺织等四个竞争性领域的竞争能力进行分析,发现由于行业特点和国有企业自身优势,在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并非完全不具有优势。因此,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的退出不能采用"全退论"思想作为指导,而应有"选择"地退出,以利于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我党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我党提出“坚持有进有退”的方针,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提出,要“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面临有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当务之急是人的问题,即国有企业职工身份退出问题怎么办?理论和实践有了一些探索,但系统性的研究很缺乏。2005年2月,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谢茂拾教授的课题研究成果《企业人力资源制度创新——国有企业职工身份退出与就业制度变革研究》(2003年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及时地适应了这一需要,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就业制度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总览该著作的内容,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1.
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所有制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完善相结合实质上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动态过程。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决不是淡化所有制 ,现阶段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核心问题是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产业布局。资产重组是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同产业结构优化和所有制结构完善相结合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退出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艳 《经济纵横》2001,(5):59-63
近年来,关于国有企业战略退出讨论颇多.本文对这一研究进行综述. 一、退出的含义 对于国有企业的退出,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一)退出的目的是为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1].因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在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市场化与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市场化的必要性1.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资本的退出迫切需要产权交易市场化。进入21世纪,我国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力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经贸委制定的《“十五”工业结构调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企业组织结构的战略性改组,国有经济要从一般性竞争行业退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接受债转股项目后也迫切需要寻求退出机制,怎么退出?如何退出?显然通过政府行政参与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靠主板市场也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具体谈到:“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其他行业和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由此不难看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有两个方面的“进”和两个方面的“退”…  相似文献   

15.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是影响国有经济质量和竞争力的一个根本原因。2005年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目前,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有的主张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有的还采取“限时间、定任务、搞运动”的方式来推动,这与中央精神是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16.
尽管我国国有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包括学者在内的社会各界仍然对国有经济的一些基本问题存在困惑。为澄清对国有经济的模糊认识,笔者通过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及"国进民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市场化改革取向决定了现阶段不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也不能将国有经济全部从竞争领域中退出,实行私有化。我国的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具有弥补市场失灵、发展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功能。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决定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国有经济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从力图搞好每一个国有企业转变为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在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进程中,国有经济的进与退要由国有经济的功能决定,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相似文献   

17.
刘英茹 《经济论坛》2000,(13):14-14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研究国有经济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成为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特别是能否解决国有企业的退出通道,将成为国有企业能否真正搞活,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目标能否真正实现的关键所在。   一、国有企业退出机制的理论依据   1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国有企业必须有进有退。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看,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就要为之提供多样化的机会和途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它不可能…  相似文献   

18.
陈涛 《经济师》2011,(5):272-272,274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资产重组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因此,当前必须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推动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应该在以下三个基本层面进一步深化:(1)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功能界定,对国有经济的总体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平稳有序地组织国有经济进入、退出或保留于特定产业,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2)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在国有经济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对除极少数企业外的国有企业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大批企业家的生成;(3)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功能界定,积极推进国民经济运行的市场化,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在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20.
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社会功能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是政府的延伸 ,必然要发挥一些社会功能。本文分析了我国竞争性领域中的国有企业曾经承担、正在承担和将来也必须承担的各项社会功能 ,分析了在国有资本逐步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的同时 ,国有企业还将在部分竞争性领域长期存在的趋势。此外 ,本文还提出了有关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及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改革的几条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