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制度背景的消失,由此产生的经济弊端逐渐凸显,而弊端产生的根源在于,买外汇发行人民币是央行与商业银行、企业之间的交易,缺少财政的参与,导致货币超发且没有回流机制。铸币税是政府发行货币的结果,被普遍认为是解决财政赤字融资的一种有效方式,而货币发行方式与铸币税的规模、性质和退出机制存在着直接的关联,并直接影响着铸币税的效用。因此,文章从铸币税的视角分析了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弊端,并提出了我国人民币发行方式的机制转轨建议。  相似文献   

2.
疫情之下,经济下滑、财政困难,实体经济举步维艰,经济平稳运行要靠财政央行两翼担当。如何提高国家治理能力,需要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切实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难点问题。财政、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以及外汇储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都需要科学评估。货币发行当局发行的无锚定的信用货币,由货币发行当局记录为负债,这种记录方法是一种常识性的错误,在权益项下记录为"货币发行基金"更为妥当。数字货币的出现将极大地提升货币的功能和效率,最终导致有形货币的消亡。货币起于数字,同源于会计,消亡于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将被赋予无限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正"货币深化陷阱"现象值得高度关注近年来,我国广义货币M2的增长速度持续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货币发行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剪刀差效应",货币深化度(通常而言,M2/GDP代表了一个经济体的金融参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程度,即货币深化度)持续增长。1996年货币深化度超过100%;2002年货币深化度超过150%;2012年广义货币M2达到97.4万亿元,发行规模全球第一,货币深化度超过180%(如图一)。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超发之忧与货币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超发是指货币发行增长速度超过货币需求的增长速度,即货币发行量超过了维持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量。过去30年我国广义货币M2的年均增长率为17.5%,远远超过10%的经济增长率,与此相伴随的通货膨胀、房地产泡沫、  相似文献   

5.
叶檀 《英才》2010,(7):34-34
一个最坏的情况是,政府为了堵财政之漏,发行更多的货币,工人工资增加实际购买力反而下降,由此造成全社会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6.
随着腾讯Q币在网络虚拟世界的流行,Q币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大,已不仅仅局限于腾讯公司所提供的增值服务.Q币的广泛使用使其开始代替人民币成为网上交易的一般等价物,但是能否认为Q币就是货币呢?针对这一问题,从货币职能、货币发行和货币形式三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实物货币(即现金)管理是国家金融宏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调控金融经济的重要手段;而RFID技术是当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主流技术之一,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文中尝试在货币发行业务中引入RFID技术,探索设计一套自动化的物流管理系统,以适应我国金融发展对实物货币物流管理的需求,该系统由货币发行管理系统、物料搬运系统和RFID身份识别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8.
问与答     
《厂长经理之友》2014,(1):18-19
烧掉一百亿元的现金,会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1、如果烧掉这笔现金的是中央银行,真的一点事没有,因为作为货币的发行单位,他可以开动印钞机印发货币。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债券发行数据,本文研究了公司披露的高管货币薪酬信息对债券发行溢价的影响。结论显示:高管货币薪酬水平与债券发行溢价显著负相关,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货币薪酬水平与债券发行溢价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显著较弱;政府限薪令的实施却会增强国有控股公司高管货币薪酬与债券发行溢价之间的负向关系。以上结论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公司治理、资产定价和产权理论的研究。同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建议:首先,监管层应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以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其次,上市公司应重视薪酬激励在证券市场中的信号效应并合理设计薪酬制度;最后,债券投资者应同时关注公司治理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以提高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 自从1988年9月实行治理整顿以来,国家实行紧缩财政、紧缩货币的宏观调控政策,随后出现市场疲软,以致国家采取多种启动措施,向企业注入大量资金,仍然不能解决市场疲软问题,而银行贷款、货币发行却又面  相似文献   

11.
2002年以来我国价格水平又呈通货膨胀趋势,尽管供给冲击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但货币供给增长过快仍然是最主要的原因。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基本上可由基础货币因素来解释,货币乘数虽然有所波动,但总的来说对货币供给量的增长贡献不大。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基础货币增长压力主要来源于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持续双顺差,根源是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和相关政策,中央银行发行债券冲销外汇占款只能是权宜之计。最后文章就调控我国货币供给增长分别从短期和中长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原有的以美元为主导体系的货币发行机制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社会与经济格局,而各种新的国际秩序仍在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3.
王军  耿建 《经济界》2013,(3):26-30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和不断深化,人民币流通范围不断扩大,给货币发行,尤其是如何确定合理的货币发行量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相关月度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角度对影响我国货币发行量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归纳总结各因素对我国货币发行量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2009-2016年发行的城投债为样本,实证考察地方土地财政与城投债发行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地方土地财政依赖度与城投债发行成本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即土地财政依赖度存在最佳水平,当土地财政依赖度低于最佳水平时,城投债发行成本随土地财政依赖度的上升而下降;当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最佳水平时,城投债发行成本随土地财政依赖度的上升而上升。当地方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土地财政依赖度对城投债发行成本的影响更明显;此时土地出让收入越稳定,城投债发行成本越低;但土地出让收入增速对城投债发行成本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政策职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平 《财会月刊》2006,(2):29-29
一、电子货币的特征 与信用货币及实物货币相比,电子货币具有如下几个特征:①它山一系列二进制数据(位流)和数宁签名组成,以特定的软硬件系统和网络为使用基础.可以高速流通。②货币的发行机制不同。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主要是中央银行,也可能是一般金融机构,甚至是由企事业单位在较小的范围内发行。③电子货币的安全性可通过一定技术(如加密算法、认证系统和数字签名等)来实现。④电子货币很容易打破旧界的限制,只要商家和消费者愿意接受,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和使用多个国家的货币。由于电子货币具有上述特征。它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职能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物     
《数据》2006,(6):8-8
“美元是被惯坏的孩子,应督促其负起责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谈美国不愿意对自己的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性储备货币的地位、超量货币发行和低储蓄率负责。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货币发行过度,经济增速缓慢,通货膨胀起伏的复杂形势.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货币化率过高可能是一个较长时期难以克服的问题.为了应对我国的货币超发问题,应该站在整个金融体系的高度去系统解决货币超发问题,而不是依赖单一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只有转变经济结构和改善金融环境并举,才能彻底解决我国经济中货币超发的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8.
欧元区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一个怪胎,是一个没有财政和政治统一的经济联合体,失去独立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联合体,一个放弃补救市场缺陷的联合体。发展的不平衡将进行自我强化,最终导致欧元的解体。我国政府参与的针对欧元区的任何拯救措施都应三思而后行。  相似文献   

19.
张延陶 《英才》2013,(3):102-103
如今用M2这个口径统计货币发行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了。 188%,这是个触目惊心的数,这是2012年中国M2/GDP的值。广义货币(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货币超发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流动性过剩:基于货币供给决定机制的解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货币政策的多任务性影响着我国货币供给形成过程,基础货币调整与货币乘数变动同时出现失衡,从而导致资金流动性过剩。采用发行融资债券调节基础货币的非常规策略不能持久,抑止对外净资产过快上升的成本越来越高。现金存款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比率持续下降而准货币存款比率却变化不大,从而导致我国货币乘数持续上升。货币当局的资产结构和公众的资产偏好分别影响着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是导致资金流动性过剩的根源,而消除流动性过剩也须借助转变货币当局资产结构和公众资产偏好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