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为个案,对其农地流转进行了调研,对其农地流转的模式进行概括,并从农地流转中对流转主体进行确权赋能、流转客体建立耕地保护基金、流转中介组织的建立、尊重农民意愿和做好配套制度等对保护农民权益的有益探索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农民权益保护应具有的系统性、层次性和递进性,指出了成渝经验有待延展的领域,并从农地流转中保护农民权益的视角对全国农地的合理流转提出了启示。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政府提供养老服务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养老服务产品市场化的思路,研究了在政府财政不足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三种不同的补贴模式。建设期补贴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负债型投融资模式,政府投入部分资金,其余投资来自于投资主体的自有资本或债务融资,补贴采用标准成本的激励性事前定额补贴模式。经营补贴是指社会投资主体融资建设养老服务机构,政府根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效率等指标,并对投资主体进行考核,对其做出价格补贴的补贴方式。混合补贴的优点在于政府可以根据政府的财力状况,在项目的前期投入一定的资本作为对公共养老服务项目前期补贴,在经营过程中,根据项目的运作成本、谈判产生的相关交易成本及社会对服务价格的承受能力,以确定政府后期对养老机构服务的补贴。这三种模型的建立,为养老服务产品的市场化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民营公助补贴的案例为补贴机制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流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耕地流转规模小、比例低,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农户耕地流转意愿低。应借鉴发达国家农地改革的做法,扩大土地养老功能,对流转土地达80%以上的农户参加养老保险,给予60%的保费补贴;对转出土地的农户按租期长短实行阶梯租金补助。对粮食种植大户按其种植规模进行差额补贴和奖励;向种粮大户提供低息贷款、免费供应良种,利用政策杠杆促使种粮成为体面的职业和挣钱的职业。加强耕地流转执法,严格监督农地农用,收回非粮化转出的耕地,剥夺撂荒农户的农地承包权。通过耕地流转,促进粮食生产走上规模化、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农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地产权法律制度的缺陷和民主制度的不完善,缺乏有效价格发现机制和监管及保障制度的缺失是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主要因素.实现土地规范、有序、健康流转,需要构建配套的从法律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和完善其他权能的农地产权制度、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搭配合理的财政制度和有效体现农民权益的村民自治制度以及社会权益保障制度.发挥制度功效,最大限度保护好农民多方面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进程明显加快,农民作为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若其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村土地流转便不能顺利展开.因此,维护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至关重要.在我国目前的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时常得不到保障,本文在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受损的主要表现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14—2019年中国26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农地流转价格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平均意义下,农地流转价格的上升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地流转价格上升能促进不同形式的就业;(2)农地流转价格的上升并没有激励经营主体进行更多的农业生产投入,从而不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相比耕地粮食用途利用率较低的地区,农地流转价格的上升对耕地粮食用途利用率较高的地区具有更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20,(1)
耕地流转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选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基于366份流入方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探究两类流入方持续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耕地持续转入意愿共同受到经营年收入、对村支两委满意程度、对政府扶持满意度、耕地流转价格水平和对村委会主导流转模式认同等5个因素的影响;小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耕地持续转入意愿主要受到劳动力和土地要素的影响;大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耕地持续转入意愿则更多地受到市场、信息和技术要素的影响;组织化、市场化程度越高的流转模式越有利于同类主体耕地持续流转意愿的增强。  相似文献   

8.
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其目的在于通过规模流转绩效提升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对农地规模流转绩效产生原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本量利分析模型,规模经营净收益与流转规模、产量、价格、变动性成本、固定性成本5个变量之间具有确定的函数关系,并可以此模型来确定流转规模的盈亏临界点和最适度点,从而发现农地规模流转绩效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
价格补贴又被称为"负税收",是由价格因素引起的国家财政的一种无偿性支出.实施价格补贴基于价值补偿、社会福利、经济干预等三方面的原因和目的,但它会扭曲价格体系,增大管制成本,增加财政支出.在运用价格补贴的过程中,从总量上要控制价格补贴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用途上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从对象上要符合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从效果上要加强与其他经济、政治、技术措施的配套协同.  相似文献   

10.
农地流转实际上是相关利益主体谋取各自利益最大化的交锋和博弈,而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消化吸收率以及统一的社会保障客观上决定着农地流转的进程。显然,农地的有序流转是必须的,而急躁冒进只能事与愿违。从国家粮食安全、耕地底线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看,保障农地流转中农民利益的最大化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1.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关系到经济社会许多重要领域的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科学发展能否切实得到保障,然而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在其进程中有效保障农民的权益.本文在统筹城乡背景下,总结成都经验,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土地整理和耕地保护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9,(1)
文章首先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提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应遵循的五项原则——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尊重农村土地流转规律;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维护农民权益;严守保护耕地原则。最后提出三条政策建议,即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土地流转质量;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强对农民培训,提升农民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3.
文章构建了三部分模型,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补贴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确定的,根据本国自主创新的程度而异;政府补贴份额的增加有助于放大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或减缓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政府补贴与经济增长休戚相关,政府补贴份额越高,越有利于经济增长;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放大或消弭政府补贴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技术应用成本与经济增长呈现反向关系,技术应用成本越高,越不利于经济增长,较高的政府补贴份额会减缓技术应用成本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放大或减缓技术应用成本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4.
异质典型县域耕地流转绩效评价及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宏观把握耕地流转绩效及区域差异,从我国农业大省湖南省四大异质经济板块中选取5个有梯度的典型农业大县、强县,构建耕地流转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判标准,基于实地调研数据,采用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区域耕地流转绩效。结果表明:①从评价等级来看,浏阳市、湘潭县耕地流转的经济和社会绩效较好,汉寿县耕地流转的社会和环境绩效较好,3县(市)耕地流转表现出较好的综合绩效,耒阳市耕地流转的环境绩效较好,但经济和社会绩效不高,耕地流转综合绩效一般,龙山县耕地流转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绩效均较低,耕地流转综合绩效较差;②从综合得分来看,浏阳市、湘潭县、汉寿县、耒阳市和龙山县耕地流转绩效得分依次递减,综合绩效基本呈现出由长株潭城市群向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湘南丘陵山区、大湘西地区逐步降低的空间分异特征;③经济发展水平、宏观区位条件、劳动力转移状况、耕地资源禀赋及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经营水平等是引起耕地流转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提高耕地流转率的同时,针对差异及问题,分类施策,有利于全面提升耕地流转的综合绩效,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户籍选择关系个人福利和国家农地使用效率。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将推拉框架置于非对称性户籍改革的历史和理论逻辑中,刻画了户籍与城市公共服务脱钩、农业户籍不与土地权益脱钩的制度改革,以及土地预期价值提升下农民工户籍和土地流转决策。实证研究支持了理论分析结论,证明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提高和土地预期价值提升是农民工保留农业户籍的两个经济动因。由此进一步分析表明,存在大量保留农业户籍和耕地承包权的农民工家庭无劳力耕种承包地。这种“人地分离”是导致耕地撂荒的重要原因。综上,本文建议,针对农民工家庭不愿转包导致的耕地撂荒,政府应制定更明确的惩治和管理规定,以提高撂荒耕地成本,从根源上降低撂荒意愿;针对农民工家庭因其耕地细碎、偏远、耕作条件差等原因无法自行转包导致的耕地撂荒,需地方政府扶持性协调,出资改善耕种条件,鼓励以耕地经营权入股组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与农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成合力推动撂荒地复耕。  相似文献   

16.
吴学兵  姚志  叶云 《经济问题》2023,(12):89-94
科学的流转价格有利于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框架之下,对农地流转价格偏离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理论阐释,对农地流转定价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度剖析。研究发现:从利益相关主体看,农户分化导致了农地流转要价差异,转入主体差异引致了流转价格差异,政府干预诱发了流转价格高位失灵,中介组织实现了流转价格市场化;而理论指导缺乏、评估市场不完善以及定价方式不科学等问题造成了农地流转定价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地流转定价机制:遵循以“市场定价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原则,建立农地流转信息公开机制,加强事前事后流转价格监管,完善评估机制和价格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农地流转中多维主体权益实现的博弈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提出农地流转中多维主体权益实现的理论模型,然后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现实中各主体的权益实现作系统的分析,以寻求理论与现实差异的原因,为解决农地和农民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主体利益角度透视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村土地流转是搞活土地承包经营、推动土地流动、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然而现实中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区之外,大部分地区的土地流转面都较小。本文从土地转包方、土地承包方及基层政府在土地流转中利益得失分析而知,土地流转中相关主体对利益的分析及预期是土地流转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是转变农业增产方式、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工作、统筹发展城乡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当前各界关注的"三农"焦点问题之一。2006年后,随着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实施多项农业补贴等惠农政策,农村土地流转在流转主体、流转规模及流转方式上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安徽省两市、五县七个乡镇的实地调查,对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新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就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基于Nerlove模型的我国猪肉供给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1997~2012年我国猪肉产量、猪肉价格以及生产成本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应用Nerlove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协整方法,测算了我国猪肉产量对价格和成本的反应程度。研究显示:猪肉产量对价格短期反应较为迟钝,长期反应相对敏感,但总体来说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缺乏弹性。相对于猪肉价格弹性而言,猪肉产量对成本的弹性更小。因此,在制定政策时,政府应及时发布市场信息、提高行业门槛,走规模化养殖道路,并把握好补贴时机和补贴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