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前,世界上有三大企业管理模式,除美国、日本外,就是德国模式。长期以来,一提到科学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国内不少人都将目光盯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然而在美国,现在却掀起一股学习、研究德国企业管理的热潮。美国企业界普遍认为,德国的企业管理远比美国更富活力和有效。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对外投资与经济增长:1991~2000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0年代,美国的对外投资速度加快,对外投资带动美国的出口,保证美国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使美国企业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投资利润的汇回刺激美国的消费和投资。  相似文献   

3.
美国中小IT企业集群已经成为美国IT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分析了美国中小IT企业集群对技术许可战略的运用,及技术许可战略对美国中小IT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出了美国中小IT企业集群成功运用技术许可战略.带动了技术的流动与转移,从而促进了技术创新发展的结论.并针对中国中小IT企业集群的现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梁冶 《环球财经》2004,(5):46-47
对中国企业来说,获得海外资本只是游戏的第一步。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意味着要从美国投资腰包中掏钱,光中国企业自己满意不行,关键是要让美国投资满意。  相似文献   

5.
《新财经》2009,(7):46-47
作为一家企业,通用倒闭很正常。但对于美国人而言,通用远非一家企业这么简单,有着百年历史的通用早已成为美国强大制造力的一个象征,是美国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结  相似文献   

6.
6800、300,91、5838,这两组数字表明了中国生物医药与美国生物医药发展的差距。截至2010年,中国生物医药制药企业数量高达6800家,而美国制药企业仅为300家,中国是美国的22倍;中国生物医药前十强企业2010年利润总额为91亿元,  相似文献   

7.
赵红军 《西部论丛》2008,(10):30-31
好几个月以前,我们单位的一位同事就发信问我对美国经济的看法,他是经济学专业的教师,也是股市中的好手。收到他信的时候,我正在芝加哥大学进行访问研究,有感于在美国的所见所闻,我当时表达了一个相对乐观的观点,即美国经济从微观层面,特别是从企业层面看,从企业所制定的那些十分灵活的经营制度、规章,从美国企业在全球中的竞争力来看,美国经济仍然是相当具有活力的。  相似文献   

8.
王致诚 《产权导刊》2009,(11):75-77
最近,美国商学会权威杂志《制造业通报》刊载“黑色星期一之后,美国企业精英如何力换狂澜”一文,以提示当今“危机时代”的美国企业精英们,懂得当今市场和大生产的运行规律,以及各种企业在“危机时代”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陈道正 《新财经》2009,(8):91-91
在美国,企业被起诉的赔偿金和律师费都是全球最高的,如何规避在美国投资的法律风险,是中国企业必须熟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代乡镇》2011,(2):141-142
2010年,中国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的融资超过35亿美元。美国资本市场对快速成长的中国企业具有吸引力,正是这些中国企业持续的资本需求以及他们一直以来在美国成功的融资活动引起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张大年 《新财经》2009,(8):87-88
在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美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市场。无论是经济规模、科技实力、消费能力,还是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及人才资源,美国始终是外国投资者眼中最具竞争力的投资目的国。所以,很多中国企业中的佼佼者,也一直致力于开拓美国市场。但到目前为止,投资美国的中国企业,成功者并不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美国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的指标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企业界R&D投入有较大幅度增加,二是专利和发明与学术论文的相关性增强,反映了美国企业界科技活动的新动向,现综合有关材料介绍如下。一、美国企业界R&D投入迅速增加美国企业R&D投人从1  相似文献   

13.
“影响美国经济的只有200多家企业,而操纵这些企业的只有六七个犹太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这样感叹。美国《福布斯》杂志2012年美国富豪排行榜显示,前40名富豪中有21名是犹太人。因此,在美国流传着一个笑话:犹太人不仅“控制”着华尔街,“统治”着好莱坞,甚至“操纵”着美国的新闻媒介,甚至美国总统也是犹太人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第一起针对我国企业的337调查案件开始于1986年。从1995年开始。美国每年都对我国企业发起337调查。并呈现不断增加态势,美国企业频繁利用“337条款”对我国企业提起诉讼。以期打击我国企业的出口潜力。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制造”越来越多地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对我国企业的337调查增长非常快。截至2008年12月31日。ITC针对我国企业发起的337调查高达90起。我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美国337调查的最大目标国和受害国。  相似文献   

15.
成十 《亚太经济》1996,(6):59-60,54
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管理趋向成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南京300071)90年代以来的经济、科技的发和冷战结束对美国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今美国企业管理的变革已引起广泛的关注。90年代美国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是提高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孟昭贤 《中国经贸》2014,(15):234-235
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中永恒的话题,纵使是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完善的美国,也会出现像安然事件等一系列因内部控制出现严重问题而造成的财务丑闻。本文从美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着手,结合控制论原理,深入研究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出现的具体问题并详细阐述了美国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改革措施,同时以此为依据,提出其对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所具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近来关于外国投资者大规模投资美国金融机构的报导频频见诸报端,但相对于从美国企业流向海外的资金,这些外国投资不过是九牛一毛。在美元不断贬值的大环境下,美国企业纷纷求助于投资其他货币来增加资产和收益。  相似文献   

18.
《海外经济评论》2005,(46):26-27
一项调查发现,美国大型企业近年的财务状况显著转佳。主要由于企业盈利可观,现金进帐源源不绝,加上资本开支减少,不少大型美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均处于净现金水平。  相似文献   

19.
梁冶 《环球财经》2005,(3):26-30
最近,美国大公司间再度掀起购并潮,其规模之大、频率之高、范围之广是近几年来少见的。业界称其为美国历史上“第六次购并浪潮”。回溯2004年底到今年年初,这是美国企业购并烽烟最浓的季节。仅去年12月,美国总共签订了价值3080亿美元的企业购并协议。进入2005年后,这一势头依然不减。随着一系列轰轰烈烈的企业购并案尘埃落定,人们开始思考是何原因导致近期美国企业购并的集中爆发,这一轮购并狂潮究竟意味着什么?与前几次美国企业购并浪潮相比,这次是否有些新意?从本刊驻美国特约记发回的报道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而我们更为关心的是,这次美国购并潮是否会蔓延到全球?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到底如何?以及中国企业能否从第六次并购浪潮中分得一杯羹?  相似文献   

20.
很多美国企业家认识到,开发新产品固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更是企业谋取效益和壮大发展的必然之路。为此,近年来,许多美国企业都树立起了经营管理新观念,在不断创新中求得持续发展,并普遍取得了显著成效。施乐公司施乐公司是美国生产静电复印机的一家老字号企业,在美国早已家喻户晓。过去它在美国乃至世界市场上都占有主要的地位,但是,近二十年来,日本的佳能公司和理光公司等生产的复印机逐渐打入美国市场,在价格和质量上都比施乐略胜一筹,抢占了它的大部分市场,使之处于困境。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