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付清算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稳定运行,一直是中央银行的重要管理职责。目前,我国的支付清算系统主要分为商业银行行内资金汇划系统、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和同城票据交换三部分内容。而与人民银行自身资金安全有着直接联系的就是现代化支付系统和同城票据交换。这两大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着一些风险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一、现阶段支付清算工作中存在的风险1.清算风险。清算风险是银行在清算同城票据交换或系统内联行资金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一类是同城清算和联行清算所产生的内部风险。这类风险主要表现为同城票据交换暂收、暂…  相似文献   

2.
同城票据交换作为同城银行间跨系统清算汇划资金活动,是银行会计支付结算重要工作之一。从2009年5月起,为充分发挥现代化支付系统功能,一些地区陆续停止了同城票据交换业务,但部分省市仍然保留同城票据交换的资金清算方式。近年来,全国同城票据交换发案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其内部控制机制等存在一定缺陷,不能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3.
同城票据交换与资金清算是支付清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正在推广建设中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原有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将逐步被取代)共同组成中央银行支付清算服务平台的主干,连接各商业银行行内电子汇兑系统,结合电子交换与卡基交换共同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如何提高同城票据交换与资金清算的效率,取决于同城票据交换的组织方式、资金清算的实现方式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4.
同城票据交换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城票据交换是指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组织同一城市内或同一经济区域内各银行机构办理的跨行票据交换及资金清算业务。同城清算是我国支付结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我国同城票据交换发展规划的研究,对建设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体系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支付结算处的同志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制定我国同城票据交换发展规划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县域同城票据交换是指人民银行县(市)支行组织同一城市辖域内各银行机构办理的跨行票据交换及资金清算业务.同城清算在我国支付结算体系中曾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进一步对我国县域同城票据交换业务的研究,对建设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体系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县域同城票据交换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国库参与支付系统和同城票据交换,是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完成异地间资金往来业务处理,实现跨行间异地资金的即时汇划、即时清算、即时解付的需要。它的推行将国库业务与支付结算平台进行有机整合,对于提高国库资金会计核算质量、提升国库资金运转效率、防范国库资金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国库业务参与到支付系统和同城票据交换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许多风险隐患,有可能会引发支付风险。鉴于此,本文将对国库业务与支付系统和同城票据交换所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探寻,结合基层人行现状作一些分析,在此基础上探寻国库参与支付系统和同城票据交换后的风险防范和发展策略,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同城票据交换是指同一市区辖内商业银行之间相互交换借方、贷方业务凭证,并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票据交换所进行行际间款项清算和清算差额划转的资金账务往来清算系统和工作机制。同城票据交换是保障银行转账结算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枢纽,每天汇集和分流巨额同城结算资金,是加速银行  相似文献   

8.
资金清算工作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人民银行要在当地组织同城票据交换,以完成同城资金清算工作。防范同城票据交换风险,票据交换员的工作是重中之重,因为票据交换的风险主要以票据交换员为载体。本文着重对票据交换员的风险防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吉林金融研究》2006,(6):45-47
为研究分析现代支付系统投入运行使银行结算渠道和清算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对原有的资金清算格局产生了怎样影响,特别是现代支付系统与同城清算系统的关系如何,怎样止确把握资金清算系统的发展方向,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银行清算服务,我们成立煤题组,对同城票据交换与现代支付系统市场走向与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大、小额支付系统上线运行后,各项支付业务采用了新的划转方式,县级同城票据清算业务量大幅萎缩,取消现行手工同城票据清算已是大势所趋.为提高资源配置和资金清算效率,充分发挥支付清算系统的优势作用,防范资金风险,适应央行支付结算的发展趋势.依据上级行结算工作安排,2009年9月21日起,云南省丽江市辖区内试点取消宁蒗县同城票据交换清算工作,所有跨行资金汇划、国库业务一律通过大小额支付系统办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库业务的改革与发展,国库资金的清算方式由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转变为现代化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等多种方式,从一个相对封闭、相对间接的资金清算体系转换到一个开放的直接的资金清算体系。由于现行的县域资金清算及同城票据交换业务仍然采用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使国库资金风险前移,交换管理制度建设滞后,极易引发国库资金清算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主体的不同,把国内清算业务划分为联行清算和跨行清算。联行清算指同一银行不同地区分支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跨行清算指不同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多元化是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跨行支付清算服务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行”)相继建成了同城票据交换系统、  相似文献   

13.
支付系统取代同城票据交换的效果、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咸宁市中心支行根据上级行的统一部署,取消了辖内县级支行同城票据交换所,原来的同城票据交换业务由大小额支付系统承接办理。近日,咸宁市中心支行组织人员对取消同城票据交换所后同城资金清算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取消县级同城票据交换所不仅有效防范了县域同城清算资金风险,而且提高了资金清算效率,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同城票据交换是指由人民银行组织的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票据结算凭证的交换以及由此产生的资金清算。由于地域差异和思想认识不同,各地同城票据交换工作在组织方式、运作机制、安全管理等方面也不尽相同。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菏泽市中心支行组织人员对当前同城票据交换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并就如何防范风险提出了一些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提供支付结算管理和服务是其一项重要职责。根据支付结算体系的统一规划和发展方向,中国人民银行不断改进和发展支付清算系统,组织规范了各地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各商业银行行内资金汇划系统,建立了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  相似文献   

16.
荆州市人民银行于1999年12月21日下午举行了隆重的“同城电子支付系统”的开通仪式。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荆州市政府、荆州市金融系统有关负责人共40余人参加了开通仪式。荆州市银行“同城电子支付系统”的开通,改变了同城清算业务从传统的手工传递票据、手工分场清算,一跃为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清算,大大加快了同城资金周转的速度;经过修改完善,成功实现了同城电子支付系统与人行电子联行系统及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的对接,加快了异地资金汇划速度,使社会资金结算在途时间缩短,极大地提高了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了现行结算业务的迅速发展,这…  相似文献   

17.
银行支付系统可分为上下两个层次,下层是由各商业银行向广大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的存取款、转帐结算、汇兑和票据解付等支付服务;上层则是由中央银行向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的银行同城票据交换/清算和联行等支付服务。上下两层服务的有机结合,实现银行支付系统作为社会商品交换的媒介、资金运动枢纽功能。银行支付系统作为面向社会的一个服务系统,它应满足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而在支付系统内部,支付系统的上层作为和各商业银行提供  相似文献   

18.
薛丽 《青海金融》2006,(6):23-25
同城票据交换是指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组织同一城市内或同一经济区域内各银行机构办理的跨行票据交换及资金清算的业务。加快对我国同城票据交换业务的发展,对建设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同城票据清算业务是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一项分支,是提供辖内服务于各金融机构间支付款项和资金调拨的主要方式,也是银行结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入,社会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资金流量不断扩大,经营者为增强竞争力要求灵活便捷地调度资金,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加强同城票据清算业务的组织与管理,确保同城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有序、高效的开展,缩短资金在途时间,正是满足社会日益经济增长和不同市场主体对支付的需求,达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提供优质高效的支付清算服务中国人民银行盘锦市分行清算中心中国人民银行盘锦市分行清算中心成立于1994年初,主要承担电子联行核算、手工联行核算、特约联行帐务处理、人行与各商业银行往来帐务处理、同城票据交换清算等业务。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