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正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又统一又斗争的矛盾运动,形成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但是,有人总感到困惑,既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生产力这么落后,为什么能搞社会主义?既然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阶段,为什么我们在经济上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既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章猷才 《科学决策》2008,(12):16-16
本文透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通过对需要和利益概念的论述,揭示社会发展的深层矛盾,从而在需要和利益的驱动下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进而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以“结构”作为研究的方法,认为生产力本身并不是其研究的对象,一个物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才能够成为一种生产力,否则就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罢了,和生产的动作或过程完全没有关系,生产力必须要摆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来理解才行,由生产关系来界定生产力,故生产关系(或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才是占关键地位的.因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应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亦即在资本主义时代下的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透过对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互动来研究社会变迁,根据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验,先从静态层面揭示了由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组成的结构,然后从动态变迁的角度考察这种社会结构是如何通过内部的矛盾互动来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不认同在他之前的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从而使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最终的决定力量是生产力。哈贝马斯则认为,由这种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法产生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需要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5.
改革新视角     
江泽民: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   江泽民 8月 27日在长春主持召开东北三省党的建设和“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通过改革进行体制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与经济基础不断发展的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增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毫不动摇地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将长期存在。我国要坚…  相似文献   

6.
周洪伟 《魅力中国》2009,(21):180-18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述,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恢复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的价值秩序,为创建新的社会主义体制创立了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贫困地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往往有这么一个观念,即落后地区谈不上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把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成仅是生产率水平高低的问题,于是把低生产率水平当成贫困地区干部面临的现状,所以也就误以为先进社会秤力在贫困地区无从谈起,这实际上是对“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内涵认识、理解的偏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要指的是要求执政的共产党、执政的党的干部要紧紧把握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要解决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保障的问题,而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保障的问题,而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有了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国际分工是国与国之间在广义生产中所形成的产业分工与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是超越国民经济疆界的社会分工。国际分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国际生产关系、自然条件、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条件、上层建筑等。这些因素中决定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格局的,主要有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基本原因。按照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经济史的逻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发现了唯物史现确立的前提--"现实的个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一种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坚持,对人类历史和谐理想的继承,更是一种现实的把握和科学的预见.  相似文献   

10.
如果我们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党中央提出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核心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转变。中央将两方面一同提出来,实际上是注重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统一性,有针对性地平衡两者关系,发挥其各自的作用,真正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使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1.
面貌的开发利用,是个以资源作为劳动对象的社会生产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在资源富集助区的发展表现。要加快资原开发进程,就画成难加速须颌囹生产力发展的着二点,进而导柬真推力最大代的途径和0洼。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属,星以科技和管理办手段,以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为中介,对以政权为核心的过去上层建筑起终端作用。这反间说明,社号王义国家R自从科学技术‘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处着眼施刀,才能加速社会生严刀发展。但着刀点与生产力王作的对距是不符的,因而作用的力度出不诌,真中现代科学为近,上层建筑为远,生产关系居中。本文试…  相似文献   

12.
卢萍 《辽宁经济》2000,(4):36-37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中 ,分析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 ,得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概括性结论 :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 ,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 ;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经济基础 ,决定由法律的、政治的等内容构成的上层建筑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纵观生产力发展中的科技革命这一突出内容的巨大作用 ,分析近、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学说认为,整个人类社会是在诸多“合力”交织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无一不是在没有人的参与下进行。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始终是人的发展,所有物的进步的终极目标始终是为不断地解决人的匮乏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又是其实现途径和目标追求。这一论述跳出了传统意义上只从矛盾、斗争的视角,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辨证统一的角度,简单、僵化而非进入到社会系统中全面考察社会主义本质的不足,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再次开启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认识的新视闲。  相似文献   

15.
<正>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毛泽东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明确肯定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再次肯定了这一论断。但是如何把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具体化,揭示出它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表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层次性探析张建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要求我们把当代经济研究的视角和重心,从以往以生产关系为主体,转向以社会经济──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为主体;从单向度、单层次的生产关系变革的研究,转向生产力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系统结构张建新邓小平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个新的科学范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一个中介结构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运行实现形式层次,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与市场...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若想实现翻一番的宏伟目标,逐步达到小康水平,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若想提高生产力水平,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保障。然而,以往我国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发展市场经济当成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排斥,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的东西加以巩固,这严重地脱离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从而形成了一套别人不能动,自己不敢改的僵化的经济体制,致使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为了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与生产  相似文献   

19.
付雨鑫 《发展》2016,(4):49-50
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基于社会形态结构功能的视角,本文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标准问题、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来阐述生产力在社会形态理论中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20.
李家镐 《上海改革》1993,(11):35-37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需要一套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法,就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使命,就是使这些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规范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