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洋酒与国酒哪一个更好?虽说这几年西风东渐可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巴拿马的金牌挂在了国酒上;洋酒的广告与国酒的广告哪一个更好?这个问题应该说也不难回答——如果你有过比较的话。对于喝酒或不喝酒的人来说,酒广  相似文献   

2.
谁喝野战酒     
秦全耀 《华糖商情》2000,(50):11-11
喝酒都图个和顺,都图个吉祥,谁也不愿举起酒怀祝火药味浓浓的,祝战死人多多的,祝天下乱乱的。那就不是喝酒了,恐怕连喝敌敌畏的同志们也不会那么去做,所以,酒的名称也就不像电影名称那样血淋淋、鬼嗖嗖,您信不信?把酒叫上个“尼罗河上的惨案”,“第一滴血”或“十字军”、  相似文献   

3.
喝酒的人未必知道白酒是怎么回事,做酒的人可能也不想让喝酒的人知道白酒是怎么回事。别看白酒广告满天飞,真还没听说有哪家酒厂与消费者真诚交流过。以至于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推出《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后,许多白酒主义者都纳闷:白酒就是白酒,怎么又出了个“纯粮标签”?  相似文献   

4.
<正> 去年冬天,我在报纸、电视上看到酿酒能致富的信息后,就有了想干这行的念头。朋友的亲戚正好学了酿酒技术,并刚开始生产,他听说我也想干,就找到我说,酿酒如何如何赚钱,并答应教会我,帮我买设备。当时我也提到酒咋卖?他说,喝酒的人多的是,咱这酒是纯粮酿造,一般喝不醉,只要打开市场,还怕没人要?我想也是。在他那儿学了一天,还真见有好几个人背着粮食来换  相似文献   

5.
酒文化其实是一种以酒为载体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对酒的需求也有了一定的转变。为了喝酒而喝酒的时代已经渐渐过去,现在更多的是通过酒载体所形成的一种公关、一种“炫耀”成功的方式,如以酒会友、以酒庆功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众所皆知,朝鲜人是爱喝酒的民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三八线以南的韩国人对酒的选择也有所变化。尤其是新一代群体在重视健康前提下,除了要求酒的味道要好外,更重视酒的品质及对身体的影响。所以制酒商也不断地在研发新的好酒,以吸引消费者。  相似文献   

7.
半斤 《商业文化》2006,(9):54-57
喝酒的人未必知道白酒是怎么回事,做酒的人可能也不想让喝酒的人知道白酒是怎么回事。别看白酒广告满天飞,真还没听说有哪家酒厂与消费者真诚交流过。以至于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推出《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后,许多白酒主义者都纳闷:白酒就是白酒,怎么又出了个“纯粮标签”?[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别人都说广告“佛法无天”,我却说它能力有限,你信不信? 前不久有个朋友碰到了一个白酒厂商的广告主,要打几个电视广告,于是全民动员,想找一个好的广告设计与文案。老板有个要求:广告诉求对象是军人,而且还是在役军人,为的是打好基础,让他们退役后钟爱此酒。客户定位是有点奇,但也不怪,这确实是个大客户群,但广告如何打?军队是禁酒的,不能明目张胆地喊“同志们,过来喝酒吧!”用送军酒之类也太弱,用古代的林冲、鲁智深喝酒也太俗(与军人关系不大),怎么办? 确实要打广告的话,我认为用战场上喝酒比较好,“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摧。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归。”战场上喝酒是没人计较的,但又可以激起军人的豪情壮志,可体现友爱,又可体现思乡,多好。而且,从战争片里裁剪一二也容易。但即使如此,这个广告也太不争气了,很难达到促  相似文献   

9.
美酒传说     
《中国科技财富》2006,(11):88-88
喝酒是嗜好,喝什么样的酒是品位。珠光闪耀,华舞曼歌是一种喝法,青衣小烛,幽窗细雨也是一种喝法;高朋满座,开怀畅饮是一种喝法;对影三人,浅斟低唱也是一种喝法。文化、历史、品性、格调,酒的外延似乎是无限的。过去喝酒的人,似乎精神一定重于物质。古时有一批纯意义上的酒徒,风范已经是一种神话。秦末郦食其请见当时的重要领导人高祖刘邦,居然大呼"吾高阳酒徒,非儒人也",后称"功著于国"。说来也怪,知识分子很多是酒徒,可真正喝酒的人常常是看不起知识分子的,另有一种格调在。晋刘伶鹿车挟酒,小童背锹相随,常称"死便埋我",在狂放成风的晋朝被…  相似文献   

10.
秋季糖酒会的大幕已经徐徐拉上,中秋和国庆的佳节也随着日历的翻阅掀过去了,但是,礼品酒在这期间给人的思考并没有随之而去,反而引起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乱花渐欲迷人眼,目前礼品酒市场上众品牌称得上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据悉,还有一些企业正在酝酿着推出自己的礼品酒品牌。那么,礼品酒的市场蛋糕究竞是怎样的吸引人?千军万马齐奔“礼品酒独木桥”而去,大浪淘沙之后又有谁能笑傲江湖呢?针对当前礼品酒所引发的问题和现象,从本期起白酒栏目组将重点关注礼品酒市场..  相似文献   

11.
酒桌生意经     
肖知兴 《商界》2007,(12):105
生意人在酒桌上喝酒。一般都有几个心照不宣的目的。 第一是通过所谓的“酒风”“酒德”来分析取得关于这个人的人品、性格的信息。第二是通过喝酒拉近双方的距离。只有通过酒精的麻醉作用,大家才能自然而然地把心理戒防慢慢打开。开始推心置腹地说点心里话,所谓“酒后吐真言”。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不禁有人会问,为什么高级的旅馆、宾馆都被俗称为"酒店",这个称呼顾名思义理应是喝酒的地方,但现实中真正的这类地方只配称之为"酒馆",胆敢叫酒店的,必定是有一定规模或档次了。高级旅馆宾馆和酒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其实不言自明,前者要是没酒,恐怕只能迎来两成的住客。无法确切统计世界上到底有多少酒店真的在拿美酒来说事,但肯定哪一家也少不了酒。外国人喝酒的习惯跟中国人大相径庭,国人通常吃饭时才喝酒,而西方人  相似文献   

13.
时下,在餐桌上喝酒是少不了的应酬,三个一伙,两个一桌,对酒干杯,既活跃气氛,又加深感情,所以酒是必须的载体。但白酒特别是高度白酒伤身,这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于是养身酒应运而生,并在餐桌上成为流行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4.
高永 《糖烟酒周刊》2006,(34):56-57
由“缘”到“姻缘”、由全兴到全兴520、由今世缘到“中华婚宴用酒”口号的提出,表明婚宴用酒市场已经引起了行业主流企业的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人才招聘     
《糖烟酒周刊》2007,(20):118-118
有人这样说:男人如酒,世界上最了解男人的不是女人,而是酒。因此,男人和酒就这样结下了不解之缘。酒对男人来说是忠诚的,永久的:对待男人的刚毅,它给予赞歌;对待男人的脆弱,它给予抚慰;更多的时候,酒和男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概念。人生几何,如梦飘过,东西南北,岁月蹉跎,世界上喝酒的男人很多,但是真正会喝酒的男人却很少……  相似文献   

16.
匈牙利人爱喝酒。匈牙利人经常喝的酒有葡萄酒、果酒和啤酒,而葡萄酒则是匈牙利人最喜爱、最引以自豪的酒。  相似文献   

17.
《中国供销商情》2005,(1):60-61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光阴须得酒消磨”,“明朝酒醒知何处”…一我们的酒文化真可谓渊源流长。喝酒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且不说生意场上的应酬来往,就是平日里,三五好友,相聚到一起,兴之所至,把酒言欢。也是经常的。但是,酒能助兴。更能醉人。诗人如李白喝醉了,可以赋诗一首.留下千古美名。  相似文献   

18.
《糖烟酒周刊》2004,(8):24-25
提起山东,不能不让人想起梁山好汉,而想起梁山好汉,不由又让人想到那种“大碗喝酒”的豪迈。本期的调查目标是泰安、德州、淄博和济宁四城市。在这四个城市调查中记者发现。鲁酒,曾经是白酒界叱咤风云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今,正欲被各路侵来的外地品牌的光芒所掩盖。因此,地产酒是修身养性,努力巩固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而外地酒是各展身手,凭其内外功夫欲做当地盟主。高手过招,讲究的是以德服人。看来,只要谁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大碗去喝自己的酒,谁就是最后的胜者。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财富》2005,(4):110-112
在快速消费品中,白酒可谓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产品了。这里不存在土洋之战,从产品包装到渠道策略都是最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就连做酒的人私下都说,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人这么拼命喝酒。  相似文献   

20.
赠半瓶更好     
王焕林是一家酒厂的营销策划科科长,算个不大不小的官儿。他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酒鬼,一天两顿酒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只喝自己厂生产的酒。他对每个一起喝酒的人都说:"这酒真好喝!"酒真的不错,当地许多爱酒的人也都认可。但是酒厂的销售业绩一直不温不火,这让厂领导和王焕林都很郁闷很着急。去年,王焕林想了一个点子:他把酒分成福、缘、爱三个系列:"福"系列打礼品牌,"缘"系列打朋友聚餐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