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7年国家为缓解森工企业“两危”,决定国有林区森工企业退出利改税,实行“收入不上交(或定额上交),支出不拨补,结余全留用”的财务包干体制。我省财务包干分两个层次:即以企业主管部门省森工总局为一户,对省财政包干;森工总局内部自行层层包干。实行几年来,我省森工企业在保护森林资源,扭转过量采伐局面,大幅度调减木材产量(6年共调减560万m3,减收23亿元)的情况下,全省89户企业有40户发生亏损情况下,除省森工总局内部调整平衡外,还累计上交省财政近2亿元。这种财务管理体制适合我省森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8年来实行财…  相似文献   

2.
1林芝地区森工企业概况林芝地区地处西藏东南部,青山林海,气候宜人,全地区现有森林面积264万hm2,森林覆盖率为46.09%,活立木蓄积量882亿m3,丰富的森林资源使森工企业的发展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林芝地区现有国有森工企业四家,职工1142人,固定资产1860万元,净值1400万元,年木材生产能力16万m2,据材6.6万m3。1995年全地区森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79.7万元,实现利润527万元,为林芝地区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2林芝地区森工企业存在的问题门)社会负担过重,营业外支出难以承…  相似文献   

3.
双鸭山林业局始建于1963年,施业区总面积为155772hm2,林区总人口31476人,在册职工8918人,离退休职工2546人,固定资产原值6980万元。从1990年开始,木材生产由年产18万m3调减到6.5万m3(实际年生产木材3.5万m3),企业经济开始向谷底下滑,截止1996年末欠债高达5600万元,其中:欠职工工资1800万元,欠贷款2980万元,欠各种税费820万元。是合江分公司4个林业局中最穷的企业。近年来,按照上级要求木断采取解困措施,认真制定了“远学邯钢、近学清河工作方案”,全局上下开展了与清河局对标达标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改革、管…  相似文献   

4.
四川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有林地面积为1.02亿亩,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1.33亿立方米。现有重点森工企业24个,地、县小型伐木场59个,木材水运企业4个,木材加工厂4个,国营林场297个。共有林业职工17.2万人,其中:森工采运职工7.95万人。建国以来,全省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2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0.8亿元。建成林区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停止长江中上游地区天然林采伐,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决策。现就南江地区的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1.基本情况而江地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土地面积207万hm2。总人口108万人,22个少数民族。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2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27.6%。丽江地区是云南省的重点林区之一,林业用地面积150.9万hm2,有林地面积83.7万hm2,森林覆盖率40.3%,活立木总蓄积10440万m3。共有省、地、县属森工林纸企业15户,拥有资产总额92885万元,其中负债65947万元。共有职工10091人,其中在…  相似文献   

6.
敦化林业局始建于1958年,总经营面积23.81hm2,森林资源总蓄积量为2553万m2。现有职工2.3万人(含六集体1万人),林区总人口5.1万人。“八五”时期,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经过全局广大职工的艰苦奋斗,实现了由治危兴林向兴林致富的转变,经济发展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五年间,在木材年产量由40万m2降至28万m2的情况下,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6。4{乙元,年平均增长22%;实现利税1.1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2%;产品销售收入11.44乙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0.2%,职工年人均收入由1991年底…  相似文献   

7.
解放以来,闽北国有森工企业累计造林更新13.14万hm2,提供商品材1705.8万m3,为国家上缴税利5.3872亿元,建造林区通车公路达817km,成为闽北的一大支柱产业。但从用年代后期,尤其是林业改革开放以来,闽北国有森工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许多森工企业面临难以为继的困境。本文试图结合我市森工企业改革的实践,对森工企业改革和发展作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1.闽北国有森工企业面临困境(1)林分结构不合理,可采资源日趋枯竭,经营水材利润逐年下降。在现有用材林中,中幼林面积96.79万hmz,立木蓄积5366.4万叨,分别占总量…  相似文献   

8.
1.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给国有森工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森工企业在“两危”的困境中艰难地跋涉了十几年,“越穷越砍、越砍越穷”。“天保”工程的实施给国有森工企业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多方面的发展机遇。(1)森林得以休养生息。国有森工企业由于长期过量采伐,导致森林资源消耗过快,“治危兴林”战略虽实施10余年,但政策和措施均未到位,膨胀的林区人口将经济危困直接、快速地转嫁到森林资源上,可采资源在多半森工企业i#耗殆尽。从1958年到1997年,等河林业局活立木总蓄积从2496.91m3下降到1346.8万m3,可采蓄积下降至152万m3,多数…  相似文献   

9.
铁力林业局是陷入“两危”较早的林业企业。近些年,由于长期延续不合理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沉积了种种弊端,“人多、林贫、债大”的矛盾日趋突出,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到1995年末,全局职工多达23831人(其中全民职工18811人,离退休职工5020人),总人口7.4万人。而森林蓄积已由建局初期的2640万m3减少到1106万m3,可采资源不足60万m3,木材产量由最高的年产92万m3,锐减到现在的12万m3。企业从1986年开始亏损,现在已累计亏损10650.1万元,企业负债3.1亿元,其中拖欠职工工资6806万元,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这个局在深化改革中,标新…  相似文献   

10.
四川国有林区是全国开发最早的林区之一,森林工业有较大发展。建国以来,共建立国营重点采伐企业24个,水运企业4个,以及相应配套服务的筑路、运输,林化、机修、产品检验、科研设计、教育卫生等企事业单位,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森工体系。三十多年来,共生产商品材8892万立方米,更新采伐迹地388万亩,完成基建投资13.79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1.08亿元,同期上缴税利14.97亿元,其中利润9.57亿元。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使森工企业积累下来的问题很多。现就森工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谈以下认识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湾沟林业局经营面积93394hm2,全局总人口19430人。在职职工7193人,离退休职工2387人,现有固定资产1.6亿元。“七五”期间成为全国森工行业有名的“小老穷”局。进入“八五”企业更加危困,1990年开始亏损,1992年木材产量调减到6.3万m3,当年亏损1780万元,1994年9个月发不出工资,人心波动,企业维艰,面临着能不能生存下去的抉择。严酷的现实迫使我们寻找企业的出路。1994年5月我们实行了“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多级管理,主辅剥离”的综合配套改革措施,把基层单位撵下海,分散经营、分灶吃饭、分流人员、分担压力,当年就扼制了经…  相似文献   

12.
伊春林区纵贯小兴安岭山系,施业区面积341万hm2,其中有林地250万hm2。活立木总蓄积2.4亿m3,森林覆盖率74%。伊春林区自1948年开发建设以来,共为国家生产木材2.2亿m3,累计上缴利税、折旧、育林基金57亿元,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长期过量采伐,超负荷承担国家木材生产任务和各项上缴指标,致使伊春林区陷入可采林木资源危机、企业经济严重危困的境地。活立木总蓄积和可采成过熟林蓄积已分别比开发初期减少了46.30和92.8o。。林管局从1989年起出现全行业亏损,到1998年底,累计亏损挂账、潜亏和福利费超支挂账…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现有国有林场218个,经营面积1244万亩,林木蓄积2836万m3,年生长量165万m3,职工5万人;1995年社会总产值87亿元,总收入5.6亿元,向国家上缴税金601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7亿元;生产建设性投资1.7亿元;生产木材43万m‘l造林25万亩。一、国乡联营造林的概况江西省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多数森工企业可伐资源减少,效益滑坡,人员负担重,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许多人对搞好国营森工企业失去信心。是不是森工企业就没有搞好的希望了呢?永安林业(集团)总公司用令人信服的业绩为我们作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永安林业(集团)总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利税连年大幅度增长,特别是1997年,在我市森工企业(不包括永林公司)总利税比上年下降5.07%的情况下,又比上年增长73.27%,目前公司总资产已从1993年末的0.48亿元增加到8.54亿元,净资产达3.45亿元,1997年销售收入3.06亿元,利税6529万元,公司排名1997-19…  相似文献   

15.
牡丹江林区的八面通林业局,由于可采资源枯竭,年定产仅仅2.5万m3,每年需退库870万元,是林业部认定的特困企业之一。但是,八面通林业局的干部、职工在困境中求振兴.局长孙忠堂同志说的好:我们自己再不要讲是小老突局,振兴还得靠自己;我们自己再不要讲是危困企业,克服  相似文献   

16.
一、森工林区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1.养老统筹资金缺口较大,企业不堪重负。以柴河林业局为例,该局共有离退休职工6218人,1999年至2001年三年中,共支付离退休工资9624万元,其中:统筹项目内资金8542万元,统筹项目外资金1082万元。国家拨入资金总额为4222万元,占统筹项目内资金总额的49.4%,占全部资金的44.6%。企业自筹资金5402万元,扣除按比例提取的养老金2108万元,企业多负担3294万元。森工企业原本就面临资金严重短缺问题,养老统筹资金存在的缺口更加剧了企业的负担。2.森工林区社会最低保障未能“应保尽保”。柴河林业局现有总人口62782人,其…  相似文献   

17.
省林业厅直属企业裕溪口贮木场,至1992年底累计亏损790万元,企业陷入困境。近几年,他们转变观念,跳出森工求发展,逐年扭亏,到1997年中转木材23.5万m3’,进入市场交易材达们13.06万m3,中转水泥、化肥、粮食等其他物资超过5万t,仓储交易额达1.2亿元,市场综合管理收入价2.6万元,劳务及其他创收入兀0万元,上缴国家税收p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扭亏为盈。1.分析形势,理清思路厅直属企业连续亏损的情况,引起省厅领导高度重视,与场领导班子和群众一起分析企业亏损的原因,提出了“以贮运求生存,以市场图发展,努力提高经济效…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森工企业始建于50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龙配套,初具规模。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时期,累计生产约3000万m3商品木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我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80年代以来,由于林业“三定”和定权发证使森工企业的经营范围由510.5万hmZ大幅度缩减至29.47Hhd。加之多年来的过量采伐,后续资源和第二代人工林在短期内不能进入主伐,从而使森工企业失去劳动对象,普遍陷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一方面,森工企业已不可能再依靠大量消耗森林资源来支撑经济;另一方面,由于计划…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之一,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历史上曾为国家和黑龙江省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两危”,目前林业职工收入不仅远低于城镇职工,实际上比农民更加贫困。森工林区林业职工收入过低,已经成为森工林区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要稳定森工林区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提高林业职工的收入。一、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职工收入的比较分析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工集团)现有林业职工72.5万人,2004年,林业职工平均年收入为4736元,林区人均年收入为3157元,年…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湾沟林业局建立于1958年,是吉林省开发较早的森工企业。总经营面积93万hm2,职工7623人。由于连年的重采轻育,到80年代中期,可采资源已近枯竭,木材产量由年采28万m3降至10万m3,成为全省森工企业中有名的小老穷局。截止1994年底,累计亏损5480万元,各种债务达7000多万元,已连续拖欠职工工资4个月。企业陷入无法生存的困境。面对这种情况,从1994年初开始进行了全面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年即减亏375万元。1995年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一举实现扭亏为盈,盈利150万元,扭转了长期亏损的局面。1996年,被吉林省政府命名为吉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