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商品购买力的正确计算,对于研究我国社会商品市场中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求,进而进行全社会商品供求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想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后,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商品市场的变化,给社会商品购买力统计带来的新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一商品购买力,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对市场商品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求。在我国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限于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同,社会商品购买力的统计范围也不尽相同。在五十年代初期,我国从苏联的经济学中引进了社会购买力这个概念,当时在苏联,由  相似文献   

2.
研究市场问题,主要是供应与需求的关系问题。我国统计部门历年对社会商品购买力都有统计,根据统计资料,探求消费品供需关系的规律性,是组织市场供应、安排生产、研究积累和消费、确定工资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过去走了一条“高积累、高速度、低效率、低消费”的建设道路,多年来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有着种种理论解释。有的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供小于求是一种规律性表现,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人民的相对  相似文献   

3.
据国家统计局对1997年全国613种主要商品统计结果显示:供不应求的商品仅占16%,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666%,供过于求的商品占318%;1998年4月,600多种主要商品已无一供不应求。这表明,我国商品市场已经全面进入买方市场状态。买方市场...  相似文献   

4.
孙中岗 《经济论坛》1999,(21):16-16
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 :“在充分利用国外市场的同时 ,努力开拓国内市场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在当前繁荣农村市场 ,提高农村购买力 ,有利于扩大内需 ,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一、开拓农村市场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扩大内需 ,刺激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农村 ,农村市场历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份额十分巨大。我国农村有9亿人口 ,2亿多个家庭 ,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中货币性收入所占比重已从改革前的40 %提高到70% ,农村商品零售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在5…  相似文献   

5.
田扬群 《技术经济》2000,19(8):37-38
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 2 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消费品市场票证制度已退出历史的舞台 ,宣告了“短缺”时代的结束 ,代之而起的是买方市场格局的初步形成。在扩大内需的政策框架中 ,扩大消费需求成了“重头戏”。一年多来 ,“启动消费”、“刺激消费”的呼声不绝于耳。然而时至今日 ,消费品市场仍不见有明显的启动。一、制约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据国内贸易局对我国约 60 0种主要商品供求关系的统计 ,供求平衡的约占 74 % ,供大于求的占 2 6% ,几乎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这表明我国经济已由供给不足转向需求制约 ,其中主要受消费需求的制约。1、…  相似文献   

6.
孙焱林 《经济师》1998,(10):25-26
买方市场一词来自西方,意指商品供过于求,卖者之间竞争激烈,买者掌握买卖主动权和价格支配权的市场局势。一般地,当社会生产力水平较高、科技进步较快、市场经济处于繁荣时期,出现这种对买方有利的市场局势。当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都处于这种买方市场。我国现在正处于...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过程中,有两个与储蓄有关的计算公式和一个衡量标准。一个是关于可供消费品和劳务与社会商品及劳务购买力的平衡公式,一个是国民收入实现额与使用额的平衡公式,以及市场供需平衡的比例关系与具体数据。它们的指导思想明显地是把储蓄始终放在消费基金之中,从而引出一系列结论,对此我认为是值得探讨的。(一) 关于计算当年可供消费品与劳务与当年社会商品及劳务购买力平衡计算公式: 当年货币收人总额也即社会商品与劳务购买力(下文用①表示)=当年社会商品可供量+文化生活服务可供量(下文用②表示) 如果①减②不等于零,则被认为有结余购买力,则为供求不平衡。当年结余购买力(下文用③表示)=当年新增储蓄余额(下文用④表示)+当年新增手存现金(下文用⑤表示)  相似文献   

8.
货币购买力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货币购买力的涵义货币购买力是从货币的职能中引伸出来的一个概念。货币购买力是货币与其它商品直接相交換的能力,是货币的相对价值的实現,也是货币购买商品的能力。货币的最主要的职能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馬克思說:“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統一,換句話說,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統一是货币。”货币购买力就是从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机能中产生的。因为,“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STAR模型将我国商品市场周期划分为繁荣与衰退两个阶段,其结果显示:1979~1980年、1984~1988年、1992~1996年、2006~2010年我国商品市场处于繁荣阶段;1978年、1981~ 1983年、1989~1991年、1997 ~2005年我国商品市场处于衰退阶段;我国商品市场周期阶段变化存在着非对称性,处于非常繁荣阶段的年份远大于处于严重衰退的年份,繁荣阶段平均波幅的绝对值远大于衰退阶段平均波幅的绝对值.另外,周期阶段同步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商品市场周期阶段与经济周期阶段之间同步性指数为0.7,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0.
市场营销与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企业环境分析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已经成功地走出了短缺经济的困境,国内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和国内市场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使市场供求状况已经由过去的卖方市场稳定地转为买方市场,市场上的主要矛盾也由过去的商品短缺变为商品相对过剩。从我国&X)余种主要商品的供求情况看,1997年下半年供不应求的商品仅占1%-6%;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6%;供过于求的商品占31.8%,这比上半年的5.3%高出26.5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如此迅速增多,是我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面对国内这样一个总体来说供大于求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商品经营中的市场竞争,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越来越剧烈。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局势,如何增强实力,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与狼共舞”,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五“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与”八五“和”九五“时期相比,”十五“时期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经济环境的变化从大的方面看,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的特点: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初步形成,商品市场不断完善,要素市场有了很大程度的发育,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显着增强,市场机制已经开始在经济生活中发挥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保持商品供求平衡,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按劳分配等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因而,商品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不论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都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带来不利影响。如果供过于求,商业部门的库存就会增大,商品就会积压,不仅使商品资金周转缓慢,社会劳动浪费,而且正常的生产秩序还会遭到破坏。如果供不应求,就会使一部分商品的购买力得不到实现,影响群众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会削弱消费者对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督,不利于工业部门改进生产,  相似文献   

14.
消费品购买力,是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在零售市场上购买生活消费品的货币总额。它反映了市场上对生活消费品的需求总量。研究市场供需平衡,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只有一个需求总额是不够的,必须了解消费品的需求构成,也就是消费品购买力的投向。所谓消费品购买力的投向,就是指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用货币向市场购买吃、穿、用、烧、住等各类生活消费品的分配比例及其内部的构成。它反映了市场上对各类商品的需求情况和各类商品间的相互比例关系。因此,它是安排市场,合理组织和分配商品货源,平衡市场供需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据国家国内贸易局1998年下半年对610种主要商品全国市场供求情况分析,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排队商品总数的66.1%,供过于求的商品占排队商品总数的33.8%,供不应求的商品占排队商品总数的0.2%,由此人们得出结论,困惑我国多年的“短缺经济”已基本结束,初级的“买方市场”格局已基本形成。面对这种局面的出现,一些企业领导能够正确认识并积极研究学习市场经济新情况和新知识,而另外一些企业的领导确对此麻木不仁或无所适从。笔者在给一些企业的领导讲授有关企业管理课程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  相似文献   

16.
<正> “七五”时期我省市场波动起伏。1986和1987两年比较稳定,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均在14——15%;随后出现销售高峰,1988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4.1%,1989年上半年又增长21.1%;此后市场销售逐渐疲软。1989年下半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幅降至4.9%,1990年比上年只增长1.3%。市场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面镜子,“七五”市场的剧烈波动给我们许多启示。1、要形成市场平稳的局面,必须通过宏观调控实现社会供需总量的相对平衡。“七五”市场的巨大波动,从宏观经济管理上来追朔,是社  相似文献   

17.
赵弘 《经济师》2000,(7):206-208
一、认识市场和市场营销的功能市场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从营销学角度看市场,AMA定义委员会的定义为:“市场是一种商品或劳务的所有潜在购买者的需求总和。”有人这样用下面的公式概括市场:“市场=人口 购买意愿 购买力”所以我们在分析市场时,要紧扣上述三个要素,缺一不能构成现实的市场。市场具有三大功能:一是“结合”功能,即市场实现着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结合。这是市场的基本功能。从某种角度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社会分工的历史。人类通过社会分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率。但是,生产的社会分工…  相似文献   

18.
买方市场是价格和其他交易条件主要决定于买方的市场态势。其主要特征是社会总供给略大于社会总需求,买方处于有利的支配地位。据国内贸易局商业信息中心对我国近两年主要商品供求状况的调查分析,1997年下半年613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408种,占66.6%;供过于求的商品195种,占31.8%;供不应求的商品只有10种,仅占1.6%。1998年下半年610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403种,占66.07%;供过于求的商品上升为206种,占33.77%;供不应求的商品下降为只有棕榈油一种,…  相似文献   

19.
货币是以信用关系为基础,垄断了购买力之后能有效反应商品之间的比价关系,进而媒介和推动交易进行的一种经济职能。衡量商品之间的比价关系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但是该职能与货币材料是否有价值及其价值的高低并无必然联系。商品之间的比价关系的形成是一系列市场博弈的结果,货币只是作为购买力的垄断者,将这种比价关系表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商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实现经济联系的中间环节。在我国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克服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促使社会经济结构合理化,要注意发挥商业的调节作用。商业的职能是解决商品和货币之间的矛盾,组织商品可供量和货币购买力之间的平衡。在商品、货币量已定即在一定的供求状况下,商业有很大的弹性,诸如:商业可以广辟货源。在市场上,平抑物价主要靠商业掌握一定的物资、按一定的价格售卖。没有一定的物资力量,单纯的行政措施是达不到目的的。无论在总的方面,还是具体到某一种商品,商业掌握的物资越多,就越有力量去稳定市场物价。那么,社会生产的产品数量为己定,商业还能不能动员出更多的物资投入流通过程呢?能的。因为,在任何时候,社会生产的产品数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