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才储备战略对大型国际工程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大型国际工程企业的特点与人才储备现状,首先识别大型国际工程企业的关键岗位,然后根据关键岗位建立人才测评指标体系,为企业的人才选拔与储备提供参考,最后给出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建立了大型国际工程企业人才储备策略流程,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2.
北部湾经济区高职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对国际物流人才需求状况分析和对国内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培养适合北部湾经济区所需国际物流人才的必要性。同时从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内容选取、业务岗位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角度提出构建国际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并对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发所需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已经形成的全面的人权法体系,现在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带有司法性质的机制实现其既定的人权保护目标。组建这样一个法院需要对法院组建的模式、法院的能力与程序以及与其他机构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考虑。构想建立的国际人权法院将与人权条约机构在联合国框架内形成监督审查与申诉救济并行的保护机制,这样,联合国在实现人权机构改革方面的构想将更具可预见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际比较经典文献的系统梳理,本文将现代国际比较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予以考察:第一阶段,购买力平价理论引入到国际比较,并成为国际比较的理论基石;第二阶段,国际比较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构建其基本比较框架,初步形成生产法国际比较和支出法国际比较两个分支;第三阶段,在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生产法国际比较和支出法国际比较在方法和实践上日趋成熟.本文还讨论了当前国际比较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从国际层面看,存在157个自然灾害相关国际组织,其中联合国与国际组织47个,区域政府间组织37个,学术研究组织29个,非政府组织26个,其他类型组织18个。影响较大的机构主要有: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计划、国际减灾战略的执行部门;联合国教科文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NGO小额信贷机构与国际小额信贷组织一直保持着互动与合作,国际小额信贷实践对于我国有重要借鉴意义。国际小额信贷机构在进入了制度主义发展模式后出现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目标客户偏移、贷款利率过高等等。文章通过对比总结国内外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以及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出我国NGO小额信贷机构在运作机制上必须向制度主义转型;除此之外,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的持续经营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外部支持体系,对此政府和小额信贷行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蒋尚宇  毛丽冰  刘璐 《经济》2013,(1):30-32
罗伯特·蒙代尔先生出生于1932年10月,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的经济学教授,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奠基人,促进了欧元的诞生,被誉"欧元之父"。他是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拉丁美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美国财政部等许多国际机构和组织的顾问。  相似文献   

8.
赵云芸 《当代经济》2017,(35):82-83
由于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快,现有的分析和培养方案已经无法跟上时代需要,因此对武汉市国际商务人才需求进行了重新定位与分析,从行业,岗位,就业环境三个方向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需求分析,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际热核聚变能组织(ITER组织)是为执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由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七个成员方共同组建的政府间国际科技组织。推荐本国人员竞聘成为ITER组织职员,是各方参与国际组织管理的重要方式。对ITER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分析其在组织结构、招聘选拔、人员配置与使用、人才培养、薪资福利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应对策略,建议加强广泛宣传、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应聘指导、完善政策环境,将有助于推动更多中国优秀人才任职于国际组织。  相似文献   

10.
孙广彪  王虹 《经济师》2006,(3):128-129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文章指出,人才选拔,贵在出于公心,贵在用当其才;出于公心,则国无遗贤;用当其才,则才尽其用。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商战中赢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陈勇 《经济地理》2001,21(4):451-455
国际劳工迁移是国际政治经济和人口发展不平衡的结果,由于劳动力的相对短缺,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积极从国外引进本国所需要的劳动力。本文在对主要地区和国家的国际劳工迁移的现状分析后,发现当今国际劳工迁移呈现出众多特点。为避免国际劳工迁移给本国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国家对国际移民政策进行了调整,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大力开发国内劳动力市场,积极采用新技术,将劳动密集性产业和低附加值的产品布置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邻国,大力引进高技术人才等。  相似文献   

12.
国际环境法经过多年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初现雏形期,直到现在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中,各国出现了很多矛盾与分歧。尽管国际环境法的发展道路是充满矛盾与斗争的道路,但势必会在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完善,促进国际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洁慧 《经济管理》2007,(22):59-63
会计国际协调是国内外会计界近年来讨论较多的重大课题。就会计国际化发展现状而言,研究“协调化”是必然的选择。会计协调的本质含义应该是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构成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系统协调,从而产生可比的,进而决策有用或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本文通过分析欧盟会计政策国际化进程,对我国现阶段会计国际化的特点进行了深入思考,探索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会计国际化路径,谋求有效推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What factors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countries have program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a number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variables are important, but there is disagreement about their relative significance. Moreover, the fit of general participation models is not particularly good.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view in the recent literature is that the pattern of IMF lending is politically driven and that it reflects the interests of the Fund’s leading shareholders; the US is seen as exerting a powerful influence. Using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techniques, and based on an informal analytical framework, we examine in detail the factors that may be at work. We cover the period from 1984 to 2008. We discover considerable variation across the nature of programs (concessional and non-concessional), income levels, geographic regions, and time periods. The degree of observed variation means that it is unsafe to use one general participation model as the basis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IMF programs. It also means that the design of policy needs to reflect the nuances that the data reveal.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和经济金融化的加速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在规模、速度和形式三个维度上都在不断的变化。国际资本流动的长足进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更为优越的外部引资条件的同时,也给中国的金融稳定、长期的经济发展和未来的利用外资策略带来的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陆菊春  汤雷 《技术经济》2011,30(2):102-105,110
用我国建筑服务贸易出口额表示建筑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分析影响我国建筑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建筑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市场开放度和技术创新能力与我国建筑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正向关系,其中,市场开放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建筑业的发展程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提升我国建筑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措施:提高建筑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广及应用力度;完善产业政策;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7.
国际生产分散化与服务外包的兴起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生产分散化主要以FDI为主.之后,国际外包在企业经营战略方面所表现出的灵活性与成本优势,使其越来越受到制造业企业的青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外包又扩展到服务业,而且服务外包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首先分析了国际生产分散化的产生及其组织形式,然后比较了国际外包与FDI的异同.服务外包的兴起及发展趋势说明国际外包在全球生产转移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袁欣 《经济经纬》2006,1(6):7-10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对于商品的国民价值向国际价值转移的内在机制及相关理论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笔者认为,商品的国际价值量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并且只有进入国际市场的那一部分商品才具备国际价值量的属性。遵循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基本原理,国际价格也是围绕国际价值波动的。在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上,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可以获取国际价值和国际价格的双重利益。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认真  邱凤鸣 《技术经济》2006,25(12):52-55,67
传统的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否定国际直接投资的存在空间,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现实则表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相互促进发展的。本文回顾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历史和现状,着重分析了内在规模经济(内在比较优势)的理论渊源,探讨了贸易投资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内在规模经济的国际分工。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在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公正性和不合理性。如何构建符合正义诉求的国际贸易新秩序,使其符合各国的基本利益,满足各国人民的合理要求,实现人类的整体利益已经成为国际贸易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基于对国际贸易中不公正现象的剖析,探寻国际贸易正义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已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