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IM(即时通讯)领域电子商务进行探究.根据IM领域现有的电子商务情况,总结出其运营模式及其特点;并以腾讯为例,分析财付通、拍拍网等电子商务业务的引进对腾讯的影响,探究其模式的优点和弊端;最后通过用QQ与MSN作比较,分析IM领域电子商务的潜在缺陷及其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
微博,这个长度在140字以内的微型博客,吸收了传统的IM软件如QQ、MSN即时沟通的特点,以及博客平台系统连续性的优势,通过评论、关注、转发等功能可以将发布者的信息以链条式发散性传播,瞬间展示在几万甚至十几万关注者以及用户面前。微博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乃至全世界最热门的互联网应用之一。  相似文献   

3.
庄明浩 《创业家》2012,(1):62-63
微信最大的威胁其实来自腾讯内部微信与移动QQ的竞争都在智能手机领域发力,都属于移动IM,而用户的使用总时长是一定的,使用微信的时间越多就越容易影响手机QQ的使用时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微信也已经支持了QQ离线消息,这基本等于另外一个手机QQ。而最新一版的Android手机QQ已经添加了查看周边好友的功能,单纯地从功能上看这两款产品已经越来越重合了。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普及,IM(即时通讯)市场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腾讯QQ和微软MSN为例,引入了豪泰林模型对IM市场的兼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虽然目前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腾讯公司可能不同意IM市场实现兼容,但从长期来看IM市场必然会实现整体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5.
<正>继博客风生水起之后,MSN签名以"一句话博客"、"迷你博客"的新理念在这两年逐渐热门,IM签名摇身变成一种新媒体,不仅威为圈钱运动的摩登新贵,作为广告载体的商业价值也逐渐攀升直通博客,方寸之地成为新锐的"掘金产业"。2006年是MSN签名营销的原始节点。始作俑者——赛我网拿出25万元现金试水"MSN签名传播"时,5万多名用户将广告语放进了自己的签名,"挂签名送现金"成了MSN用户之间热议的话题,该模  相似文献   

6.
《广告大观》2008,(8):120-121
年轻的互联网有句最古老的笑话,它跟IM有关:“在网上,你不知道跟你聊天的是一个人还是一只狗”。目前中国最为成功的IM工具就属腾讯QQ了。腾讯QQ已不单是一个沟通交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种生活方式。超强的用户基础,加上自身极强的创新能力,腾讯QQ一直是国内IM市场的绝对领跑者。  相似文献   

7.
手机在数字时代几乎成为人们身边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而手机市场始终充斥着激烈的竞争。随着手机价格的降低,收费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敏感问题。手机用户普遍认为:交纳了话费,再收取月租实际上就把运营商的经营成本转嫁给了用户。从去年开始,免月租的预付费业务(如“神州行”和“如意通”等储值卡)推出后,移动运营商新增的用户中,预付费用户已占了绝大部分。甚至出现原人网用户流失,转而变成预付费用户的现象。近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推出“话费套餐”,说明移动运营商开始考虑市场因素,承担自己的经营成本,面对市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不得不降低手机资费标准。手机资费“套餐”-联通VS移动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主要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今年初,中国移动的用户已达到4500万部,而中国联通的用户已突破2000万部。随着手机用户的增加,消费群体向大众化转移,手机已不再是奢侈品。用户与移动运营商之问的争议集中到手机月租金的收取上。 200年3月5日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宣布将从3月21日开始在所属的18个省(区、市)移动通信公司陆续推出资费“套餐”(称为“移动套餐”),该“套餐”计划月租  相似文献   

8.
陈永谦 《新财富》2011,(8):12-15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通讯录的挖掘同步晋升至手机。尽管“干掉短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并不妨碍手机IM冲击传统短信业务,也不妨碍其中冒出下一个MSN或腾讯。  相似文献   

9.
进入中国八年来,不管其当初是雄心勃勃还是小心翼翼,八年后MSN在即时通讯领域取得的成绩显然不是它想要的。与在美国本地或中国台湾的地位比起来。MSN在中国大陆只占了区区10%的市场份额,这离腾讯QQ的77%还有很遥远的一段距离。如何缩小这个距离。自然是MSN所面临的一个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现在,无论MSN、QQ上病毒和骚扰怎么泛滥,但是仍然抵挡不住人们使用IM(即时通讯)的浪潮。不论是个人交流,还是工作协同,甚至企业的交易等等,都越来越多地通过IM来进行。这年头,消费者不是得不到信息,而是信息实在太多了,以至于他们根本分不清  相似文献   

11.
3年前,一个有问必答,机智幽默的小i机器人出现在一些年轻人的MSN好友列表中。现在,小i机器人已经突破MSN单一平台,纵横于腾讯QQ、雅虎通等诸强割据的即时通讯网络里,成为一个人气飙升的明星。2500万用户,这是2007年年底摆在小i机器人创  相似文献   

12.
楼方芳  俞苗玲摄 《浙商》2011,(14):112-113
2011年,对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来说,是一个发展的里程碑,因为在这一年里,她的客户数突破5000万。长期以来,从移动营业厅到10086热线,从“五心”网络到五星级服务,从“沟通从心开始”到“满意100”,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追求的是全方位包围客户感知,为每一个用户营造便捷、透明、绿色的消费环境,并在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细节都让客户感受到“移动”的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实时通讯软件市场占据最大份额的两大巨头腾讯QQ和微软MSN近期都已经发布了新版,而且在新版本中都不约而同地加上了游戏功能,只是QQ2003至今还在测试阶段,游戏功能不能使用,而MSN Messenger的正式版(版本编号是6.0.0602)已经发布了。新版MSN Messenger6.0最大的改变是增加了游戏选项,此举让成千上万的用户可以直接在网络上进行联机玩游戏。提供多种游戏,还有战绩排名显示据了解,先前在美国的MSN Messenger6.0用户就已经可以使用这些网络游戏功能,现在它的简体中文版也可以进行游戏。目前可玩游戏的  相似文献   

14.
网络     
《广告大观》2011,(3):17-18
MSN提供全新广告位置 伴随着移动媒体的快速发展,微博类业务和基于移动的社交网络风靡欧美市场。因此,MSN的跨媒体移动平台策略成为重中之重。就在美国时间2月18日,MSN发布了MSN Video和Mobile MSN Lifestyle这两个针对WINDOWS PHONE7平台的服务。这两个业务都将准许用户免费使用并利用广告收益作为业务收入。广告主可通过业务所带的影片开头插人的影音广告以及一个尺寸为480×80的移动BANNER条来发布广告信息,对消费者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15.
豪赌MSN     
任飞 《电子商务》2005,(6):34-37
微软强势推出MSN中文网的举动,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是微软的一次豪赌。在国内,无论是门户网,还是IM和邮箱服务,亦或是搜索与社区服务,都已经有一批成熟的网络公司存在,它们的力量足以压倒微软所有的梦想。试想,曾经狂砸数亿美元,历经网络寒流之后才立稳脚跟的新浪、网易等门户网们怎会坐以待毙?多年征战才稳住局面的IM和邮箱服务的QQ、263们又岂能等闲视之?而实力强劲,初尝甜头的雅虎、Google们又怎肯拱手相让搜索市场?  相似文献   

16.
豪赌MSN     
微软强势推出MSN中文网的举动,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是微软的一次豪赌。在国内,无论是门户网,还是IM和邮箱服务,亦或是搜索与社区服务,都已经有一批成熟的网络公司存在,它们的力量足以压倒微软所有的梦想。试想,曾经狂砸数亿美元,历经网络寒流之后才立稳脚跟的新浪、网易等门户网们怎会坐以待毙?多年征战才稳住局面的IM和邮箱服务的QQ、263们又岂能等闲视之?而实力强劲,初尝甜头的雅虎、Google们又怎肯拱手相让搜索市场?  相似文献   

17.
6月20日,微软MSN联合央视三维电影传媒在北京举行了“新品牌主张宣传片首映式”,推出“知人有信MSN”的全新品牌主张,将MSN的品牌定位和目标用户定位做了进一步明确。“区别于其他即时通讯工具,MSN的品牌定位是真实的、可信赖的即时通讯工具。MSN的用户们拥有的是一个真实的、可以信赖的世界。此次推出的‘知人有信MSN’的品牌新主张,将进一步清晰MSN的品牌特性,帮助用户建立和拓展价值人脉网络。”微软MSN副总裁刘振字在首映式上表示。  相似文献   

18.
140字"微"力无边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渠道访问微博,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化和开放化,你可以通过你的手机和IM软件(MSN,QQ)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你的微博发布信息。微博发挥了"碎片时间资源整合"的价值。在这个平台上,有视频、有音乐、有图片、  相似文献   

19.
到2015年,整个移动广告市场将有6倍于现在的发展空间。短短两年之内,中国移动应用开发者的数量增长到了90万人,是过去纪录的6倍。IDC的数据显示,2010年约3.05亿台智能手机出货,2011年平板电脑出货量为6300万。到2015年,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预计年复合增长均将高于20%。在IDC的报告中还可以看到,目前全球的移动终端用户已经达到了61亿,其中移动智能终端用户为9.53亿,而作为智能  相似文献   

20.
在资讯时代.各种形式的媒体和资讯扑面而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和更多的便利。在诸多媒体资讯形式中.手机移动互联网以其庞大的用户群、随时随地随身方便快捷应用的特点脱颖而出。目前,3G技术的呼之欲出.为手机移动互联网更为辉煌的应用前景打响了第一炮。银河传媒作为最早开发中国手机二维码领域的品牌,2006年8月.携手中国移动推出中国移动二维码.点燃了手机二维码的燎原之火,短短数月.中国移动二维码遍地开花.活跃于各个领域.小小的黑方块在人们的视线中屡见不鲜.成为通向手机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