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所谓文化是指包括工具、器物、道德、法律等在内的人类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法律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造就了多元的法律文化.中国古代的特权法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体现.本文从古代特权法产生的原因,古代特权法的表现,古代特权法对现代的影响来研究中国古代的特权法.  相似文献   

2.
所谓文化是指包括工具、器物、道德、法律等在内的人类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法律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造就了多元的法律文化。中国古代的特权法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体现。本文从古代特权法产生的原因,古代特权法的表现,古代特权法对现代的影响来研究中国古代的特权法。  相似文献   

3.
吴佳 《理论观察》2008,(2):58-59
无讼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的诸多历史因素共同促成了无讼观念的形成,无讼主导着中国古代社会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取向。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无讼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对无讼观念进行重新思考就成为理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4.
周亚玲 《魅力中国》2014,(23):315-315
中国古代的文化博大精深,更是那个时期各国所学习、所效仿的的对象,其中古代婚姻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由其同时存在的封建礼法决定的,与封建伦理道德密不可分。其制度的建立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通过古代婚姻法律制度基本的内容探究,来了解我国古代婚姻法律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无讼"法律思想的历史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讼"法律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追根溯源,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有实现天下无讼、和谐盛世的社会理想,"无讼"的法律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一以贯之的司法理念.我们要通过深入研究古代"无讼"思想的深刻历史渊源,挖掘我国民族法律文化中的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6.
姜超  马尧 《新西部(上)》2007,(12):177-178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包括廉政思想文化、廉政制度文化和廉政社会文化三大方面.本文探讨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三大方面的主要内容.为了加强廉政建设,我们必须进行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7.
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式、社会控制模式以及价值系统,强调法律至上;法治文化是法律文化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标志着人类社会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中国古代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缺少法治;现代中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必须明确人民在法治文化中的主体地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8.
胡静 《魅力中国》2009,(1):88-89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法律精神品格和制度特征,从而成为区别于其他法律传统并在世界法律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的法律系统,即“中华法系”。因此,概括地总结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形式特征和价值取向,考察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急剧变革的近现代中国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命运,进而揭示传统中国法文化的转型与发展趋势,应当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基本任务。20世纪是中国试图重建一个全新的法律秩序的世纪。自晚清“新政”改革传统法制引进西方法律制度以来,近百年的中国“法治”建设历程可谓艰难曲折。本文从文化入手,通过对文化、中国传统法文化的递进式的分析,进而揭示了中国传统法文化对法治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浅议明以前中国法律对越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越南法律深受中国法律的影响,其涉及经济法、刑法、司法等方面。而明以前越南法律对中国法律的汲取,为以后中国法律在越南的影响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丽娟 《魅力中国》2010,(32):303-303,301
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主要研究并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笔者阅读后发现,古代法律对人的身份极端重视,无论是在家族内部,还是在社会上,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法律规定上,都渗透着身份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约束,同时在法律上也体现了对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待遇。对此,笔者将围绕家族和社会这两条主线,针对古代人因身份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和法律规制上的差异作以考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兴起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为研究中国法制史开启了全新的视野,而在现代的法制建设中,如何利用我国本土的法治资源建设法治国家又是摆在所有法律史学界学者面前不能回避的问题。从明代申明亭制度为视角,力图从法律制度、无讼法律思想等方面发掘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法理价值,再一次考察制度中的无讼思想,试图在无讼思想与基层制度中构建起一个桥梁,并为现代建设法治社会提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徽商是与晋商齐名的中国古代著名商帮之一,作为中国古代成功的商业队伍,徽商具有丰厚的商业文化价值。本文主要从徽商的经营理念、创业精神和品牌形象等方面对徽商文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波 《新西部(上)》2013,(Z1):124+133
本文从古今观的视角探讨古代文论在当代研究的现状。认为文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本身有着相当厚重的文化意蕴。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文论时,以文化的视角来审视文论内容也显得相当必要。而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古今观念层面来考察古代文论的研究则较为欠缺,尽管已经有不少学者注意到了传统历史文化中的古今问题对中国文化包括古代文论尤其是文论中文学发展观的重要影响作用,并对传统文论中古今观念的重要性予以了理论上的强调和初步的论证,但是对文论古今观的具体阐释及其对古代文论思想内容的具体影响乃至文论与古今观之间的具体关联等问题,目前学界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4.
袁凌坤 《魅力中国》2009,(18):207-207
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内涵反映在技术和风格方面的特色有四个:一是礼制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二是风水术对中国古代建筑影响很大;三是东方大地的农业文化与"浓于伦理"的哲学思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材料模式和结构"语汇";四是以"诗情画意"为主导思想的自然风景式的中国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15.
谢静 《发展》2011,(10):140-141
晋商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成功的商帮,在没有法律制度规范的时代,他们依靠商业贸易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诚实守信、民主自由、以义制利、爱国济民等商业文化精神,维持着良好的商业市场秩序。本文通过对《乔家大院》体现出的晋商法律文化精神的分析,探讨商人精神对商事法治秩序的影响和维系,以期为推动我国商事法治秩序的健全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恢复性司法是目前我国刑法学界比较热门的研究话题,众所周知,这一理论来源于法律制度较为完善的西方国家,这些国家在该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均处于领先的地位。通过对恢复性司法制度本身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理论原则与实践做法大多来源于各国的古代司法传统,笔者试图通过本文的研究,探究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传统与恢复性司法的精神契合,进而寻找恢复性司法本土化的基础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所谓法律文化,就是指一个民族在法制发展中所形成的法律价值观,它指导着一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并通过立法、司法等法律活动表现出来。文章便试图通过对我国古代传统的权与法关系剖析,来阐释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相似文献   

18.
"亲亲相隐"不仅足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的重要制度,在西方法律中也有近似的规定.本文对中西法律思想中的"容隐"制度历史发展进行考察,分析其中相通和差异之处.笔者认为现今社会"容隐"制度的发展是对传统法律思想的去伪存真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文化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受到人类社会的重视。中国古代生态思想文化有着自己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石,繁育、发展出了朴素的、丰富的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不清的、具有保护生态意义的自觉实践。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文化以自己的品质获得中外思想家的推崇,产生了重要的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廉政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其突出体现在吸取了古代历史教训,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民本思想、古代官德修养、古代廉政法制等方面.分析探讨习近平廉政思想的传统文化因素,对我们进一步了解习近平廉政思想、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