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林丽群 《黑河学刊》2012,(5):140-14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通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师德和人格修养等基本途径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在其中居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是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改善大学生思政课程满意度的重要基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也要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保持清醒。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大力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是为适应课堂教学语境的需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并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建构起来的言语符号系统和言说方式,是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实现形式。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有助于用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教学实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崔寅 《黑河学刊》2006,(6):97-9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教师素质以及潜性课程等方面对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建议实行"六联动",即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联动、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联动、思政教师与学生干部联动、理论与实践联动、思政课与其他德育活动联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在实践中切实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放到重要地位,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境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广大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因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工作,始终强调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势不容乐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差成为最突出的问题。本文尝试借用供给侧产品理论,从学生需求端的获得感角度入手,阐释获得感的含义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思政理论课学生获得感的因素:"认知"错位——观念偏差和产品供需不匹配,"配方"陈旧——内容选取和体例编排不适应,"工艺"粗糙——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不对路,"包装"过时——表现形式和语言表达不合口。通过以上五个因素的改善来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不仅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而且使该学科的教学方法改革也具有特殊的规定性,本文结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提出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而且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考试模式、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向红 《重庆与世界》2011,(10):51-5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学分制的实施也必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本研究以学分制对高校"两课"教学的挑战为切入点,探讨学分制下"两课"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向红 《重庆与世界》2011,(19):51-5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学分制的实施也必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本研究以学分制对高校"两课"教学的挑战为切入点,探讨学分制下"两课"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罗志佳 《黑河学刊》2013,(8):131-13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一直是理论工作者关注的一大重点,亦是难点问题。实施专题化教学可以有效整合课程内容、节省时间、优化教师资源,大幅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模式创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时期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4.
岳宗凤 《魅力中国》2014,(17):166-16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社会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民族成分、思想意识等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其独有的特点和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国门高校的思政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以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某专科院校为例,以加强对边境国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与对策来进行研究,以便更深入的进行教学改革。对充分发挥思政课的社会主义教育和育人功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力 《黑河学刊》2015,(3):134-13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当前,我们要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课程教育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思政课学科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改革和完善考核模式。现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思政课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考核模式改革应遵守的原则,对构建多元化的思想政治课考核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亲和力和针对性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路径。文章从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内涵出发,通过分析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形成机理,探索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的路径,即提高理论亲和力;提升方法亲和力;增强目标亲和力;增强主体亲和力;增强载体亲和力。并以提升"概论"课教学亲和力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一、端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态度 2016年1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兴教强国的神圣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播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集知识传播、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身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和素质教育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担负起了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18.
蒋鹏 《魅力中国》2014,(15):177-177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面对如今大专生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如何通过思政课教学内容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通过找出传统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枯燥的原因。提出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使思政课变的有趣更具时效性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价值观导向、方法途径、道德教化等方面具有互融性。通过整合思政课相关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开辟思政课第二课堂等途径,强化大学生廉洁教育,可节省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发展的相关政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课程设置这个基本环节。文章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六个阶段,阐述相关政策对思政课程体系发展的影响,重点对“85方案”、“98方案”、“05方案”进行思考,并提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水平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