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少数派     
潘虹秀 《中国企业家》2011,(20):138-138
朱啸虎让我有点穿越时空的感觉。我的VC启蒙老师是周志雄,他也是我采访的第一个VC,在2007年夏。他说他离开赛富是因为战略思路有分歧。周感兴趣的是早期投资。赛富则从早期投资者变成“什么都可以投”。VCPE化,小而美,变成大而杂。硅谷的舶来品,有了中国的变种。  相似文献   

2.
首先要声明一下,身为一个专注于VC/PE报道的记者,我提出这个“为什么”绝埘不是抱怨与暗示。我只是觉得奇怪,遂就此问题请教诸多公关公司。之所以请教公关公司,是因为红包和车马费大多通过公关公司走账。综述调查采访结果,上述现象基本成立,但不排除少数公司例外。  相似文献   

3.
《中外管理》2011,(9):129-129
1.第一次和VC(风险投资)见面,目的其实很单纯,就是让VC对你的项目、对你这个人或者团队有个初步的印象,最好的结果就是后面还会有第二次会面。  相似文献   

4.
田立东 《中外管理》2009,(10):95-97
对VC的演讲,最好不要以“我有一个梦想”开头,而简单地告诉他们:我有一个项目,可以在几年内盈利。  相似文献   

5.
无论VC还是PE,他们最终都会与投资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不但会时刻监督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必要时还会派管理人员来加强公司各方面的管理,双方始终拧在一股绳上。但林书豪却遇到了这样一家“甩手”的投资公司,它从来不过问被投资公司的财务状况,更不关心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6.
陈建平 《成功之路》2012,(11):31-31
常听周围的朋友说一句话:“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同时,还会不自觉地给自己找出不适合某种工作的借口,比如“我性格内向.不适合做销售”、“我从小作文不好,不适合做文案”等,殊不知,这些借口不但不会帮助我们克服难关,反而会让我们更加不喜欢目前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通常我都不看电视,不看春节联欢晚会,我很喜欢没有人打扰,很平静的生活。春节就会有应酬啊,送礼啊,我不需要。”  相似文献   

8.
陈浩 《中国企业家》2014,(12):92-93
风险投资的前提是风险,我们允许一定的失败率,目前君联资本的失败率大约为百分之十几,这是我们可以容忍的。随着IPO开闸,这一轮VC行业调整即将告一段落。过去的两三年,被很多人认为是行业的冬天,毕竟投资的退出渠道窄了很多。但困难是相对的,有能力的VC在选择LP上有主动权。君联资本的LP数量不多,但投资周期都在8年以上,这给作为GP的我们更多抵抗外部不可控风险及投资周期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经营者》2011,(6):72-73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个事儿挺大的,他们会一直问,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质量不好。但对我来说,做这行这么久了,感觉召回太正常了,我特别不喜欢召回在中国被情绪化,只有觉得做错了事不应该,才会送东西给人。其实哪怕是一辆坦克,都无法完全保障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乡镇论坛》2009,(18):37-37
一对新婚夫妇生活贫困,要靠亲友的接济才能活下去。一天,丈夫对妻子说:“亲爱的,我要去很远的地方找一份工作,直到我有条件给你一种舒适体面的生活才会回来。我不知道会去多久,你要等着我,对我忠诚,我也会对你忠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