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杨方文 《新智慧》2006,(11):23-24
一、如何选择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计量模式 如果企业将一项房地产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其会计处理将有别于一般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以及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内容主要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相似文献   

2.
可转换公司债券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都既涉及债务融资又涉及股权融资、都要承担到期还本付息的财务风险,但二者在法律特征、融资方式、发行价格的确定方式、融资成本等方面均有区别。《企业会计准则》只规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对于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尚无具体规范,《企业会计准则》有必要对企业发行认股权证与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进行补充规范。  相似文献   

3.
2006年11月,分离交易可转债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创新衍生产品,以其独有的融资优势逐渐成为大型公司募集资金的有效方式,一度成为再融资市场的新星。  相似文献   

4.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是否应当分离,应当怎样实现分离,这一直是会计学界和税务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之一.交易费用是分析一项制度能否取代旧制度的核心.从交易费用的视角重新审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制度,必然会有所收获.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重视内生交易费用的作用,侧重从纳税企业、税收机关和会计信息使用者三个角度分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制度为交易费用带来的降低效应,揭示分离制度的优势,同时运用博弈经济学模型对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交易费用进行评价,这无疑会对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制度的研究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姚文英 《新智慧》2006,(3):37-38
一、会计政策变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属于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一般情况下,对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凋整不会影响以前年度应交所得税,即不涉及“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的调整。会计政策变更涉及损益调整的事项是否要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主要与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方法以及会计政策变更是否形成时间性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6.
由于租赁既有别于一般的商品交易,又有别于一般的借贷,由此产生的会计问题主要有:承租人对租赁资产的金额及相应的负债额的确认,以及在财务报表中的揭示:出租人出租资产的债权的确认及租赁收益的处理,租赁信息在财务报表中的揭示等,而各国有其不同的特点,但也有其共性。因而我国在制订租赁会计具体会计准则时,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同时借鉴他国的先进作法才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7.
分离交易可转债投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交易可转债兼具债权和股权融资的特性,其理论价值包括纯债券价值和认股权证价值。在市场上,分离转债价格主要受权证价格变动影响。对于投资者而言,准确把握股票买入的时机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合并交易规模的发展,企业合并中的会计问题,尤其是会计处理和税收处理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在阐述企业合并含义、理论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合并中存在的会计处理及税收处理的会计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企业合并会计问题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9.
郭永昊  方了 《新智慧》2007,(9):42-43
企业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通常会支付一些税金、手续费(一般是指在产权交易市场、证券交易市场中发生的交易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新会计准则的规定,这类费用一般都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而对于这类费用之外的审计费、律师费、财务咨询费等相关费用,则因企业执行不同的会计政策及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方式的不同而使其会计处理有所不同,但《企业会计制度》没有进行明确说明。本文拟对此进行以下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郝玉慧 《大众商务》2010,(14):160-161
由于租赁既有别于一般的商品交易,又有别于一般的借贷,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分类、融资租赁的确认、融资租赁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确定以及承租人和出租人的会计处理等一系列问题,而各国有其不同的特点,但也有其共性。  相似文献   

1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为国际上普遍遵守的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首次被纳入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这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因此,要正确运用这一原则指导会计核算,必须对这一原则有足够的认识和研究。本文特此作以下探讨。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一般含义。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解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观点基本相同,即“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也就是:当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形式不一致时,会计上应根据其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规范对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上规范的是企业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所谓交易,是指企业与其外部主体之间所发生的价值交换行为,如向供应商购进材料、物资等;而事项是指企业内部所发生的价值转移行为,如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只有当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不一致时,会计核算才应遵循这一原则。由于交易涉及企业与其外部两个不同的经济主体或会计主体,因此在交易中往往涉及交易对象的所有权认定问题。由于法律从经济主体的...  相似文献   

12.
丁希宝 《新智慧》2008,(2):18-19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可分为一次交换交易实现企业合并和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实现企业合并。下面通过举例来探讨两种方式下实现企业合并的相关会计处理,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由于租赁既有别于一般的商品交易,又有别于一般的借贷,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分类、融资租赁的确认、融资租赁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确定以及承租人和出租人的会计处理等一系列问题,而各国有其不同的特点,但也有其共性.  相似文献   

14.
关联企业之间的并购交易和往来交易往往带有一些特殊的财务或税收目的,因此,当并购中的关联交易被认为是显失公允时,其会计与税收处理等问题就需要另行处理。另外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是,由于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的立场不同,二者对并购中关联交易的处理规定往往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5.
售后租回交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租赁业务,它不仅是企业融资方式之一,还是企业获取财务收益的途径之一。本文从分析售后租回交易的基本特征和目的入手,探讨售后租回交易在会计上的账务处理和应披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新智慧》2007,(1):58-96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制定,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对于明细科目,企业可以比照本附录中的规定自行设置。会计科目编号供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查阅会计账目、采用会计软件系统参考,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只是一种相对准确的信息,往往表现为“不准确性”和“近似计量”等会计的模糊性。通过对两种模糊性会计事项的分析,可以看到模糊性会计事项是把清晰的交易变成模糊的会计反映;而交易糊性会计事项,则把模糊的交易变成清晰的会计处理。因此,会计反映对象时,其分类应尽量适应交易结果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由于租赁既有别于一般的商品交易,又有别于一般的借贷,由此产生的会计问题主要有:承租人对租赁资产的金额及相应的负债额的确认,以及在财务报表中的揭示,出租人出租资产的债权的确认及租赁收益的处理,租赁信息在财务报表中的揭示等,而各国有其不同的特点,但也有其共性。因而我国在制订租赁会计具体会计准则时,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同时借鉴他国的先进作法才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9.
廖涵平 《新智慧》2008,(5):60-61
一、外币交易记账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简称《外币折算准则》)主要从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以及披露等方面来对外币事项进行规范。在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上,《外币折算准则》仅介绍了统账制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我国金融保险企业由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通常采用的是分账制。因此,《外币折算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对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的金融企业,也可以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进行日常核算。”虽然两种记账方法的程序不同,但是无论采用何种记账方法,外币交易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应该一致,并均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20.
并购是资本运营的一种重要形式,企业并购中产生的商誉,对并购企业以后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会产生重大影响。在中西方实务界,并购交易中商誉的确认和日后的会计处理方法有所区别。由于我国现阶段并购业务存在不同情况,应将交易对价与公允价值净资产的差额区别对待,作不同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