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制度经济学对会计学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来研究会计问题,是会计学研究的新视角。文章就新制度经济学对会计理论逻辑起点、会计研究方法、会计规范、会计史等研究领域所带来的冲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对会计学的“范式”革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对会计理论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的会计演进与经济发展是互动的,从会计理论的发展史来看,会计理论已经和正在受到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会计理论也愈益从经济学中寻求支撑,并将之转换为会计学理论的基础理论架构。本文通过多角度地考察经济学对会计理论的影响,更进一步认识到经济发展与会计演进的密切关系和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一、会计理论研究应力求避免就会计论会计的倾向,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指导会计理论研究使其具有更广大的研究背景和更开阔的研究视野。二、在不断加深、拓宽会计研究视野的同时,会计学者还应该更多关注研究具体问题,尤其中国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初科斯、诺思等人的新制度经济学论著被引入中国后,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界乃至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界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新制度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流派,每年都有大量的文献产生.当前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对其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和整合研究.正如美国经济学家阿兰·斯密德所说,制度经济学的问题不是没有理论,而是拥有太多彼此孤立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论述,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中,探索了加强技术创新的制度激励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经济学界对于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互关系的实际误区,从政治经济学(包括西方经济学)的被误解和西方经济学名称的不科学、我国经济学界对西方经济学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解等方面分析了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通过我国通常所谓的“西方经济学”两大板块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论证了人们通常所谓的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有别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的)西方理论经济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近三十年来,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呈现出两种融合范式,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由古典向新古典演化,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异端经济学的融合,同时,也普遍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即研究的主题转换了、研究的领域扩大了、研究者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派主要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经济学等。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最近数十年中在西方经济学界发展起来的新的分析工具和新的研究方法的自觉应用,以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7.
也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有区别的,但是"把西方经济学专指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提法又是不妥当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主要存在于二者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分析经济问题的层次等方面.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下大胆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中于我们有利的方面.就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我们还需要更多地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学.  相似文献   

8.
效率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对效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效率观进行初步研究,发现马克思经济学的效率观是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初科斯、诺思等人的新制度经济学论著被引入中国后,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界乃至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界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新制度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流派,每年都有大量的文献产生。当前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对其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和整合研究。正如美国经济学家阿兰·斯密德所说,制度经济学的问题不是没有理论,而是拥有太多彼此孤立的理论。为什么新制度经济学会产生“太多彼此孤立的理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制度经济学家在一些问题研究上还存在争议。从方法论上讲,存在着…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经济学本质上也是一种制度经济学,而且是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先驱。文章试图从方法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研究对象上探讨新制度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借鉴、丰富、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一般包括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的研究、对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现实问题的结合研究等几个方面。2011年,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经济学体系内的具体问题、研究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且取得突破性进展;另外,学术界还与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对比研究,用马克思经济学的观点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这些方面对2011年马克思经济学的国内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和概述,以期达到了解研究动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虽然给人类经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显其局限性。本文通过对经济学发展史的回顾,总结了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假设的荒谬性和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局限性;分析了由于具有主动性的人参与到经济系统中而产生的个体的主动性、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整体发展的不确定性、信息和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等复杂性特点;介绍了复杂系统科学的发展,分析了复杂系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最后探讨了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经济学教育和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还是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学界目前争论不休。本文认为,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以西方经济学为借鉴。进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边缘化的表现、成因及对策。最后对我国的经济学体系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认为在经济学教育和研究中引入竞争机制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经济学教育和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还是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学界目前争论不休.本文认为,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以西方经济学为借鉴.进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边缘化的表现、成因及对策.最后对我国的经济学体系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认为在经济学教育和研究中引入竞争机制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边缘化的原因,除了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外,也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缺乏正确的认识有关。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是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服务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其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而西方经济学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为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统治服务,是具有辩护性的、非科学的理论体系。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学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要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6.
政府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将经济学中的经济理论置于行政学的对话语境中,从政府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腐败,可以发现官员经济人假设、政府寻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都可以在行政学的范围内来解读公共权力腐败产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过时的、不应再“坚持”的“传统马克思主义”、用当代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否定“传统马克思主义”、制造“传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割裂与对立的理论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指出邓小平理论等当代马克思主义,是坚持与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是一脉相承的源与流的关系,是继承、坚持与发展的关系。不能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法,否定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应系统地深入地掌握,都不能照搬照套,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导,不能以西方经济学为主导。更不能用西方经济学挤压和取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西方经济学发展流派中,新制度经济理论作为研究热点,具有重要的地位.对新制度经济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主义"两种理论.但就目前的研究看,有些研究将两者等同,划归为新制度经济学的范畴;有些研究虽做了区分,但分析不够详细、深入.本文将从两者的经济观点进行对比研究,以期让更多的人在研究"制度"问题时更能抓住本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重视.明确会计舞弊的形成机理,发掘会计舞弊的影响因素,以此提出有效的会计舞弊治理措施,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本文将会计舞弊动因理论作为切入点,分别对社会心理学、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会计舞弊机理研究进行综述,并据此对会计舞弊机理研究的前沿性问题进行理性预测和分析,以有利于我国会计舞弊机理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及有效防控措施的制定和出台.  相似文献   

20.
X效率理论是20世纪下半叶在对新古典经济学效率问题的质疑中提出的一种解释效率的理论。受理论抽象和研究方法的局限,该理论不仅未能像其创始人期待的那样对新古典理论进行全面的替代,而且未能纳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在对同一问题的解释上,新制度经济学从对新古典经济学假设条件的现实解释中成功地得到发展,并很快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从事后的角度对X效率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进行比较分析,对于中国在转轨过程中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