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吴桥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棉花生产在全县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棉花丰、百业兴"之说。多年来,县联社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以科技兴棉为先导,抓住棉花这个龙头产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围绕农业和农民运转,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凭借自己的科技实力,把科技兴棉引向一个更高层次,使棉花生产有了一个可靠的经济依托。95年以来,县联社进一步加大科技兴棉力度,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抓关键、攻难点、创新路、开发立体种植高效棉田,尽管棉花生产遇到前期低温干旱、中期多雨寡照、风雹病虫多灾多病等不利的自然条件,经过全县科技人员和棉农的共同努力,全县21.7万亩棉花,平均单产仍达到48公斤,其中供销社抓的3.5万亩示范田,平均单产达到67.5公斤,并抓出了一批亩产100公斤和亩效益2500元以上的高产高效田,树立了科技兴棉的样板。  相似文献   

2.
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供销合作社改革的要求,1996年4月1日邯郸县供销社成立了全县第一个棉花专业合作社——聂庄棉花专业社。专业合作社是以科技为先导、以供销社为依据、以当地棉花生产为基础,由棉花收购部门和棉农参加,按经济区建立的棉花合作经济组织。专业社入股棉农220户,吸收股金6600元,入社棉田500亩。尽管当年低温多雨,气候不利于棉花生长,但专业社棉花生产仍获得丰收,平均亩产75公斤皮棉,比上年亩增  相似文献   

3.
早就听说高青县供销社组建的棉花专业合作社搞得红红火火,深受棉农的欢迎。为弄个究竟,近日,记者走进了高青县供销社主任焦继华的办公室。焦继华向记者介绍说:高青县棉花专业合作社是在坚持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制原则的基础上,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其宗旨是为社员服务,为棉农服务,为棉花生产服务。棉花专业合作社以县棉麻公司为龙头,下属5家油棉企业、7家基层供销社,包含了32个棉花生产专业村、5000多家农户。自1996年成立以来,专业合作社紧紧围绕全县棉  相似文献   

4.
沾化县李家乡是全省闻名的植棉乡,人均有3亩棉田,棉花生产已成为该乡的主导产业。为尽快使棉花生产形成产业化格局,改变棉农一家一户分散生产,信息闭塞,种植技术落后,服务跟不上,棉花单产徘徊不前的局面,让盐碱滩上腾起这条"白色巨龙",李家乡与县供销合作社研究协商决定,以李家乡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吸收县第二油棉加工厂和2053户棉农参加建立棉花生产专业合作社。把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这一"龙头"与棉农这一"龙尾"紧密连接起来,使棉花生产真正形成"龙"型产业。该专业合作社成立近两年来,杜员已发展到3000户,股金40万元,流动资金140万元。1998年专业合作社社员植棉4.3万亩,比建社之初增加1.1万亩。由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1997年,李家乡棉花生产专业合作社被命名为"省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邱县供销社按照"纵向一体化,横向网络化"的总体思路狠抓棉花生产服务体系建设,使全系统初步形成了一个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服务的网络。县建立了棉花专业服务协会,13个基层社建立了综合服务中心,配备了棉花组织专管员,并在有辐射能力的较大的村建起综合服务站75个、庄稼医院2个、庄稼诊所11个。同时还建收棉网点22个,棉花加工厂4个。年皮棉加工能力达2500万公斤。随着棉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有效地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全县棉花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25万亩左右;收购皮棉最多年份达1600万公斤,一般年份不低于1200万公斤;棉花加工产值占社办工业总产值的95%;棉花经营利润占供销社总利润的75%以上;农民收入的65%来源于棉花,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大优势。因此,棉花不仅是我县的主要经济支柱,而且是县供销社的主营业务和盈利的大头,全系统综合效益自1986年起连续七年在邯郸地区独占鳌头。1939年原地委、行署专门做出了供销社学邱县的决定,1992年被树为全区财贸战线的一面红旗。为搞好棉花系列化服务,我们在建立健全组织网络的基础上,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供销社为依托,紧紧围绕棉花生产大力开展了技物结合、全程服务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其具体作法:一是加强政策宣传,落实种植面积。每年入春之后,我们从系统内抽调100多名干部职工深入农村第一线,并出动宣传车80辆次,印发《给棉农的一封信》4.5万份,利用县电台、电视台,大张旗鼓地宣传种棉  相似文献   

6.
清苑县中冉良棉原种高产繁育专业合作社,是一个以科技为先导、以供销社为依托、联合多部门共同为棉农实施科技兴棉的专业化服务组织,创办于990年,下设42个分社,现有1600户社员,共种棉花1886亩。建立专业社以来,生产1—2代优质棉种65万公斤,为国家提供优质棉2940担。社员增加纯收入142万元,专业社增收45万元。专业社自创建至今,虽然遇到过多次冰雹、霜冻、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但社员每年亩平均增值28.6%,比不入社的农民平均亩增收146元。专业社为社员提供从种到收全程服务,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种棉生产过程中的种种难题。今年专业社的棉花长势旺盛,做到了一播保全苗。同时还支援了全县3万多公斤良种,不仅受到了棉农欢迎,而且为种足棉花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青县棉花合作社是1996年3月成立的,现有入社村庄34个,入社社员5131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5%,专业社社员植棉面积2.6万亩,占全县植棉总面积的1/5。几年来,他们以为农服务为已任,积极服务棉花生产,增加了棉农收入,促进了棉花产业化进程。1999-2000年,该县共收购皮棉40余万担,实现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仅2000年专业社就为棉农增收300万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农业社被省体改委、省供销社评为“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湖南省安乡县供销合作社组成调查组,就全县棉花生产与市场流通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棉花生产情况1.棉花大幅减产减收。安乡县供销社调查组在全县范围内共调查了15个乡镇45户棉农,涉及棉花种植面积668.4亩。在45户棉农中,因棉地改种水稻比去年减少棉花种植面积14亩,减幅2.1%。  相似文献   

9.
近段时间,安乡县供销社组成调查组对全县部分轧花企业、棉商、棉农的涉棉情况进行了细致认真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述如下。一、预计今年全县棉花单产比去年有所增加,棉花品质比有所提高,但采摘时间推迟15至20天,给棉花预期产量带来变数1.调查组走访了3个乡镇9户棉农,今年共种植棉花102.6亩,比去年种植102亩增加0.6亩,种  相似文献   

10.
高青县棉花专业合作社坚持以为农服务为己任,突出联合互助主题,服务棉花生产,增加棉农收入,促进棉花产业化经营。1999、2000年两个棉花年度,全县共收棉40余万担,实现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为棉农增收300万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成立专业社 高青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棉花历来是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促进棉花生产,增加棉农收入,推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吴桥县供销社坚持为农民服务的办社宗旨,在棉花这个骨干产业上,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大大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一、建立稳固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系统的科技兴棉逐渐形成"四化"格局,即服务组织网络化、服务内容科技化、服务设施配套化,服务行为规范化。在强化组织领导的同时,以棉麻公司为龙头,以大专院校专家教授为依托,以自己的高中级农艺师为骨干,以涉农公司和基社技术员为主体,以样板田、试验田、种子田"三田"为阵地,从种子引进、繁育、种植形式、田间管理、高新及常规技术指导,到收购、加工、储运等各个环节,积极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服务,通过深入基层宜传技术、蹲点具体指导,真正达到抓点带面,辐射全县的效果。"八五"期间,全县累计有10.1万亩的棉花亩产皮棉百公斤,经济效益增值2700万元(按95年价格算)。棉花生产的"两高一优",起到了反弹琵琶的作用,科技推广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几年来,县联社系统建立棉花生产基地59个,县社建立了农资服务中心,基层社建立了6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站172个,占全县473个行政村的36.3%。同时,农资公司投资数百万元,建起了复合肥厂,实现了农资中心测土、庄稼医院配方、复合肥厂制肥的一条龙服务。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棉花市场受资源、价格、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起伏波动很大,繁荣、萧条循环交替。棉花市场忽而关闭,忽而放开,使得棉花市场扑朔迷离,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不断变化的棉花市场,作为经营者,应努力提高八种意识,不懈地追求市场,尽最大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份额。一、树立危机意识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由于受供求关系、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制约,产量起伏很大,巨野县曾是全国四大产棉县之一,被国家确定为总理基金棉试验基地。但后来价格降下来了,植棉面积也降下来了,再加上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上对棉花实施适当控制,使棉农和棉花收购单位陷入"两难"境地。为了能够再度繁荣棉花市场。巨野县一方面印发了近10万份致棉农的一封信,详细分析了植棉可行性和市场行情预测,一方面同棉农签订收购合同,从根本上调动了棉农植棉的积极性,1999年全县植棉恢复到40万亩。  相似文献   

13.
棉花市场瞬息万变。巨野县棉花集团以变应变,积极实施“三大工程”,有力促进了棉业发展。 ——“订单”工程,以销定产,企业与棉农共同发展。巨野县是全国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多年来,棉花一直是巨野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由于“卖棉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棉花的生产,影响了棉农值棉积极性。2000年县棉花集团一改过去计划经济种值模式,先与浙江、江苏、天津、河北等地的用棉单位签订棉花销售合同,后与棉农签订了60万亩的棉花收购合同,并出台了最低收购保护价,与广大棉农建立了合作互利的伙伴关系,并为棉  相似文献   

14.
金乡县是全国大蒜之乡,也是棉花生产百强县,常年蒜棉套种面积在60万亩左右。为适应国家棉花产业政策调整,探索棉花产业化经营的新途径,提高棉花品质,打造优质棉花品牌,今年以来,金乡县供销社依托鲁棉集团金乡天元棉花加工厂,由天元棉厂和化雨乡供销社牵头,联系化雨乡冯海、郭口、东刘、袁集、花楼5个村546户棉农,  相似文献   

15.
呼图壁县供销社组织棉农兴办的北戈壁棉花专业合作社,始终贯彻与农民社员联营、联心、联利的办社方针,通过积极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性、系列化服务,引导棉农进入市场,有力地促进了北戈壁片区的棉花生产发展和棉农增收,初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显示了专业合作社在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青县棉花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996年3月,现有整体入社村34个,入社社员5131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5%,专业合作社社员植棉面积2.6万亩,占全县植棉总面积的1/5,是目前全县最大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几年来,高青县棉花专业合作社坚持以为农服务为已任,突出联合互助这个主题,在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服务棉花生产,增加棉农收入,促进棉花产业  相似文献   

17.
1995年8月,正届而立之年的黑春风从商城供销社调任化店供销社主任。然而,面对他的是企业负债,经营困难的烂摊子,血气方刚的他毅然挑起了这副担子。化店供销社的支柱产业是棉花收购和加工,且所辖业务区棉花种植历史悠久,棉花衣分高,品质好,素有"优质棉乡"之美誉。由于当地农民长期处于单家独户的小生产模式,缺乏组织引导,致使生产经营出现良种引进难,科技信息传递慢,防治病虫害效果差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挫伤了广大棉农的植棉积极性,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黑春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痛心地说:"全县的经济支柱倒了,农民的财神跑了,供销社的效益也就没了"。在他愁眉不展忧心忡忡的时候,省社提出了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利津县供销合作联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合作伙伴盘活棉花加工厂资源,在发展棉花生产上实施优质棉种子工程、优质棉生产组织体系建设和优质棉生产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全县棉花生产的发展,棉田面积不断增长,2003年全县植棉40万亩,在遭受病虫害的情况下,平均籽棉产量仍达到500斤,树立了全国棉花大县、强县的形象,受到当地政府和棉农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丰宁满族自治县供销社始终坚持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从本县实际出发,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多次受到省、地、县各级政府的表彰,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丰宁县供销社早在1987年就以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土畜产公司、副食果品公司为依托,建立县联社支农服务中心;以各基层供销社为依托,建立基层支农服务部46个;以分销店、双代店为依托,建立村级支农服务站61个,形成了遍及全县的县、乡、村三级支农综合服务网络。县、乡、村三级服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日,我社与安乡调查队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全县8个乡镇17户棉农及部分轧花厂、棉贩、棉种经销商的棉花生产、出售、流通、经营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棉花低产低价,伤透了棉农的心1、2014年我县棉农棉花大减产大减收。调查的17户棉农2014年植棉185.9亩,比2013年226亩减少17.7%;棉花平均亩产378斤,比2013年减产16%,比单产最高的2012年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