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高速稳定地发展,各种公共危机事件不可避免地发生,并有频繁化和社会化的趋势.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政府扮演着主导角色,但是单靠政府的力量却远远不够,非政府组织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在参与应对公共危机中的优势和必要性.然而,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危机治理中还存在缺陷,并未能有效发挥其功能.因此,要从政府扶持和非政府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两方面来提高非政府组织公共危机治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国际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造成的环境危机与经济危机,以及政府干预经济而失灵的现实,西方学术界开始探讨政府、企业与非政府组织三方之间的现代治理。现代治理一方面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划分政府与市场的界限,政府适度界入市场,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政府的核心职能是保护产权;另一方面要求政府与社会的界限,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治理,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同时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依据治理理论,本着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与居民自治组织相结合,变纵向强制型的社区管理为新型横向交叉式的契约型社区管理的原则,使政府、企业、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居民共同参与社区管理与社区建设.为强化社区管理意识,在借鉴国内外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与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本文从城市社区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制度和治理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试析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对公共危机中,政府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是大势所趋,但非政府组织有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必要性币口优势,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现实中存在着多种制约因素影响着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对此,应在从政府层次、非政府组织自身角度以及社会层次三方面努力推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使其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启胜  卿惠 《时代经贸》2013,(16):11-14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是政府监管型,民间力量参与较少。本文分析了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政府监管作用的不足、非政府组织监管的优势,结合食品安全相关法规阐述了非政府组织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最后提出观点:改变单纯依靠政府监管而忽视社会组织的监管,建立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管相结合的双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协调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行动,可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海洋塑料污染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上广泛关注的热点议题。日本在海洋塑料垃圾的治理方面,经历了从法律制度初步形成到配套健全、国际合作化的时期后,其在管理机制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方面比较成熟,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法律规范清晰。我国可以通过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多元主体治理的法律责任,包括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依法扩大非政府组织治理权利义务来完善我国的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矫正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矫正的法制不健全、参与社区矫正的非政府组织发育不足、缺乏科学健全的工作及评价机制、成员素质及待遇有待提高等问题。应当通过加快社区矫正非政府组织的培育、健全其内部管理机制、加大政府购买非政府组织社区矫正服务工作的力度以及加强社区矫正非政府组织人才的培养,提高其待遇等路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在转型时期,社会公共危机频发.而我国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时存在着预警机制不完善、协同应对不足等问题,这对地方政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考验.本文主要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分析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等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主体定位,探讨在救灾过程中各主体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建立比较适合国情的公共危机多元协同机制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加速,公共危机事件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失灵和不足.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柯燕 《经济研究导刊》2010,(29):171-172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加速,公共危机事件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失灵和不足。从治理理论、危机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研究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政府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以服务大众为宗旨,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公民社会与善治理论是其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理论支持,专业优势、效率优势、资源优势、沟通优势是其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现实优势。理论支持与现实优势表明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迅速上升,正在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施政和治理能力。为此,要将群体性事件纳入转型时期社会发展战略,要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拓宽群体性事件处置的主体力量,要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和程序建设,要掌握科学的舆论引导策略,在妥善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中打造现代政府新形象。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把各国政府推上了生态环境治理的前台,并成为近年来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要务。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除了直接提供环境服务之外,其主导作用体现在环境政策上的宏观调控(包括环境立法和经济协调)与微观上的公正裁决。同时,政府应主动寻求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的支持,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型的伙伴关系,并推行环境管理的地方化及区域合作,从而建立容纳多主体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框架,形成共同分担环境责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近年来的扩大趋势已成为不争盼事实,这与中国当前正在经历的深层次全方位社会变迁有关。在有关群体性事件“新特点”的研究中,以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在群体性事件的诱发、促进、形成、激化抑或化解的过程中,开始扮演令人侧目的角色和作用。在一个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中国,在一个网络社会,如果要想深化对群体性事件的进一步认识,如果要想实现更多群体性事件由“危”到“机”的转变,决不能忽略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深入分析。本文在转型社会的历史场景下,通过对群体性事件中角色冲突的深入分析,从体制层面探求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源,进而寻求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制度化整合机制与协调机制;同时,文章分析了网络舆情在社会公共空间建设以及民意代表方面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层政府应对群体事件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基层政府应对群体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策略,并在转型社会的秩序构建层面做出了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时代社会治理的一个新挑战,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对于怎样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学界进行深入的探讨.但它又有别于网络舆论事件、网络冲突事件、网络社团活动.同时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参与主体的分散性、客体的复杂性以及利益诉求的共同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也使得其在发生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学界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出发,分别对其构成要素和特性进行分析,以便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嵌套式规则体系的分析框架下,引入政府、企业与社会多方参与的合作治理机制,对社会性规制与CSR的耦合展开研究,其中,社会性规制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内化为企业行为的决定因素;企业通过履行其社会责任对政府规制产生影响;非政府组织的信息影响为二者的耦合提供外部监督机制和信息平台。授权型自我规制、共同规制与回应型规制是实现二者耦合的有效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7.
石羊河流域近50年来的沙漠化治理主要依赖政府和专家等社会"精英"阶层的决策,区域原居民往往是政策的被动执行者.本文从一个专门从事沙漠化研究的原居民的角度,对民勤的沙漠化治理进行了反思,提出今后沙漠化的治理应该从关注原居民利益,提高政策可执行性;转变治理思路,用经济发展推动沙漠化治理;进行区域经济功能重组,改变政府工作评价体系;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的制订,使公共政策本土化等方面考虑今后沙漠化的治理.  相似文献   

18.
区域治理理论认为,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等治理主体为实现公共利益可以平等协商公共事务,其本质是制度创新。然而目前我国区域发展面临较多问题和挑战,主要原因是区域治理理念滞后和治理体制机制缺陷。今后我国区域治理要树立科学的治理理念,构建有效的制度安排,设计有效运行机制,重点在行政管理、政策体系、法律法规、考核评估上进行制度创新,在公共协商、社会参与、利益补偿、信息传递、监督约束上进行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19.
柯燕 《时代经贸》2010,(12):112-113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加速,公共危机事件己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失灵和不足。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非政府组织在应对公共危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其在组织机制、专业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非政府组织成为处置公共危机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因此,政府要为非政府组织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拓展其充分发展的空间;同时,非政府组织也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来保证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最终使得非政府组织能与政府组织良性合作,及时有效地防治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