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世界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知名度高、资源价值好等特点,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中国的12处世界自然遗产地因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而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随着遗产旅游的不断发展,各遗产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生态、环境问题。国内外专家将遗产旅游和遗产保护作为重点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世界自然遗产、自然遗产旅游与保护,运用参考文献法,分别对自然遗产地原真性和完整性、分区、立法、产权、社区参与和教育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应加强中外对比分析、不同地质地貌及人地关系方面的研究,促进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遗产旅游体验的真实性及其塑造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产旅游地的商业化趋势及遗产旅游与当地文化脱离的现象日益严重,直接导致对遗产旅游体验真实性的关注激增。目前遗产旅游体验的真实性陷入了“符号与内涵”,“通俗与高雅”和“商业化与地方化”的困境,不利于遗产旅游体验真实性的塑造。以“存在性真实”为出发点,总结出4种塑造遗产旅游体验真实性的途径:(1)旅游对象价值感觉化;(2)居民意见主导化;(3)体验形式参与化;(4)旅游解说全面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面临两难境地的实际,本文在系统总结中国遗产旅游的发展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寻求中国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的双赢之路,提出了应具有的指导思想和一些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遗产旅游受到旅游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起初阶段的遗产旅游研究起源于对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近几年的研究更多的是出于遗产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冲突。国外有关遗产旅游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本文从遗产旅游的概念体系、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护与开发、遗产解说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综述,以给我国的遗产旅游研究和发展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旅游大众化发展的当下,文化遗产已然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受到各地政府和旅游企业的普遍重视和大规模开发利用.2004年“高句丽王城王陵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吉林省集安市的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也凸现出来.本文根据申遗成功后集安市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之间所表现出来的诸多互利关系,论证了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并得出促进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双赢互利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以世界遗产为焦点的遗产旅游活动已经成为遗产价值展示和遗产经济产业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整理,文章对国内遗产旅游的研究进展及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遗产旅游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世界遗产为焦点的遗产旅游活动已经成为遗产价值展示和遗产经济产业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整理,文章对国内遗产旅游的研究进展及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遗产旅游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遗产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我国是"遗产富国",发展遗产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但我国目前发展遗产旅游存在一些认识偏差.今后,在遗产旅游发展过程中,首要问题是要纠正对遗产地及遗产旅游理解认识上的偏差,核心问题是要解决"遗产高品位"和"工作不适应"的问题,难点问题是解决遗产旅游资源与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取得显著成绩。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发展的现状,总结了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提出解决和改进的相关对策,以推进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工作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州亚运遗产及其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亚运会将给人们留下以亚运场馆为代表的有形遗产及文化艺术等大量无形遗产,旅游开发对于亚运遗产的利用及广州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该以建立健全亚运遗产旅游开发机制、制定亚运遗产旅游开发规划、积极承办体育赛事与会展、大力开展亚运遗产旅游营销等措施推进亚运遗产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1.
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包含物质实体真实性和无形元素真实性两层含义.黄鹤楼在物质实体层面的真实性是缺失的,但其文化内涵中的无形元素是真实的.本文基于对黄鹤楼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分析,探讨了其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即无形文化元素有形化的困境、审美环境的割裂、历史与现实的差异,进而提出黄鹤楼文化旅游开发应有景点展示、审美空间、文化活动三个层次,各个层次分别包含从基础到深层的开发内容.经营者应逐渐提升开发层次,针对不同的开发内容采取不同的策略,以此实现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的许多城市中,文化遗产丧失其原初功能后面临被废弃的命运,旅游业的发展为其带来转机,但同时也造成对遗产真实性的破坏.针对这一矛盾,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会同国家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提出遗产地成功发展旅游业的7个指标,以协调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甘熙宅第是南京市现存最大的民居建筑群.白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并改建为民俗博物馆作为旅游景点开放以来,其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但也存在忽视社区参与、非物质遗产失去活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积累、传递和传承人进行传承的.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商业化道路提供了市场平台和新的活动空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明创新带来新的动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积累带来新的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活动提供了新的生机.发挥旅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必须正确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转型指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的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14.
文化遗产具有可敬畏性及匠心特征,旅游者通过对其观赏能够普遍获得很高的满意度。古温泉文化作为遗产旅游资源的一个分支,有待于做深入的具体研究。开展关于古温泉的文化旅游,有助于平衡现代大型地热温泉度假村的快速遍及现象。在给出温泉文化遗产概念和综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以山东临沂温泉为例,就汤头、串汤降温、里汤与外汤、时间与季节汤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内容挖掘,讨论了温泉与汤头的视角差异强调了古温泉水工范畴,指出温泉文化遗址公园、为教育功能的修复或复原、温泉利用应保证文化真实等有实践意义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化遗产旅游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其资源基础的文化遗产却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与开发体系。在理论上,文化遗产旅游也缺乏较为系统的论述分析了我国文化遗产旅游所存在的基本问题,同时对国内外的文化遗产旅游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体系内容及其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有8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促进四川省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实现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开发利用和保护,文章首先分析了四川省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概况以及困境,然后建立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对8处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平均得分为7.89分,有5处遗产未达到平均分,但这5处遗产的得分距平均分差距并不大;大部分农业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开发利用程度、相关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没有与旅游产业形成良好的互动结合。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四种促进四川省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模式,包括实景体验模式、遗产展馆模式、研学旅游模式和联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工业遗产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能够引导现代人了解以往工业文化和文明,是一种集观光、休闲、娱乐、科教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活动。无锡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也是乡镇企业的发祥地之一,留下了众多反映工业时代特征的历史遗产,但在目前的开发中主题不够鲜明,特色不明显,文章在创新模式,走联合开发道路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万里茶道”是涵盖生产类遗产、交通类遗产、管理类遗产以及服务类遗产的跨区域、跨国界的茶文化遗产廊道。本文运用改进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万里茶道”中国段节点城市的遗产旅游发展适宜性和障碍因子进行定量测评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万里茶道”中国段遗产旅游发展适宜性表现不均衡,生产路段为中度适宜,集散路段和外销路段整体上适宜性偏弱。(2)在遗产资源维度上,廊道内资源分布表现出分路段、多中心的特点。(3)在旅游产业运行维度上,适宜地区主要分布在生产和集散路段。(4)在经济社会发展维度上,适宜性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小城市适宜性较弱。(5)在生态环境维度上,适宜地区均分布在生产路段,集散路段和外销路段生态环境质量尚待提升。(6)根据各地适宜性水平和各维度的均衡性,将节点城市划分为四种类型:适宜-均衡型、适宜-失衡型、弱式适宜-均衡型和弱式适宜-失衡型。(7)除武汉外,旅游产业运行是影响各节点城市遗产旅游发展的首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